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766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8.《发如雪》江炎

9.《绿光》孙燕姿

10.《不为谁而作的歌》江炎

日榜前十,江炎占据七个,看上去并没有破掉江炎的最高纪录,但到第二天,日榜又会迎来大变化。

1.《兰亭序》江炎

2.《暗香》江炎

3.《发如雪》江炎

4.《今天你要嫁给我》江炎

5.《大碗宽面》江炎

6.《简单爱》杰伦

7.《不浪漫罪名》王杰

8.《白云山下》江炎

9.《不为谁而作的歌》江炎

10.《绿光》孙燕姿

榜单曲目和排名有了极大变化,但江炎的歌曲依旧占据6到8名。

虽说这种内战时间并不会持续太久,也许下周的日榜中江炎的份额就会下降许多,毕竟这21首歌确实会有质量上比较大的区别,而且别的歌手也会出新歌。

但这不妨碍“江炎式内耗”成为华语乐坛的一大奇观。

于是周榜前十不够用这种事情的再次出现,让一众见证江炎崛起的歌迷粉丝以及音乐人们大呼“熟悉”的同时,也让一众新人歌手大呼不可思议。

比如孙燕姿,她在2000年出道,出道的时候听过江炎的大名,但刚巧遇上的是江炎最弱的《DNA3》,所以她知道江炎厉害,但到了今天才算是亲眼见证江炎到底有多厉害。

远在新加坡为人生第一张专辑准备着的车底站神阿杜,看着榜单的时候思绪也是开始飘散: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辉煌?

而他的师弟俊杰则是早已带着耳机练歌:《不为谁而作的歌》《醉赤壁》,哇哦,江炎的歌超级适合我,我一定要好好练,争取有一天能唱给偶像听……

新的神专再次出现,江炎强势屠榜,也让一众媒体们陷入疯狂。

最舒爽的就是某几位乐评大咖写下的一篇文章。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他们的文章中说了,江炎以“日记”一般的方式,纪录着这一年的日常。

然后把感悟到的灵感变成了歌送给了大家。

这种极具个人风格的音乐人国内其实不少有。

但能把这些转换成这么多金曲的,江炎是头一个。

这是国人的骄傲,也是对手的悲哀。

对此,其余唱片公司以及其余对手们确实觉得很悲哀。

江炎目前四张中文专辑,前两张都是超过16首歌。

而前两次也都出现了“江炎式内耗”,只有去年的专辑因为江炎要打奥运,所以整张专辑只有9首歌,而且整体质量并不是特别强,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江炎“可以挑战”。

但现在,江炎用实际行动证明,新生代华语乐坛第一人,还得是他!

关键是人家压根没怎么想和你竞争。

就如文章中所说。

人家就是纪录日常。

光是这样,让你铆足了劲都比不上,这上哪说理去啊。

而江炎这个国内第一人,以一众闲庭信步的方式,随手就把这两年跳的很欢的一众新老歌手压制住了,这便更让国内粉丝们大喜过望。

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自然就是销量和热度大涨。

于是张爽这个国内第一mv导演火了,《DNA4》中很多江炎见都没见过的演员们火了,方文山、刘亦菲这俩乱入的词作者也火了,当然,方文山大家是知道的,但刘亦菲肯定是没人知道的。

除此之外,江炎那个疑似的“三十岁的女友”也火了,“风之子”篮球鞋也火了一把,在人民广场吃开封菜也成了一波小风潮。

当然最先火起来的,也真就如那16位乐评人说的一样,是江炎那十多首歌后面备注的“小说明”。

“在某某地有感而作。”

“化解尴尬所作。”

“读《将进酒》有感而发。”

和歌迷对话般的“真迹在哪,想看!!!”“不是我!”

还有引人遐想的“写给某位老北鼻”等等。

每条小说明在被歌迷如同发现彩蛋一般在mv中发现后,第一时间便在网上掀起了讨论热潮。

江炎那和一般歌手全然不同的偶像风格,让大家感受到了无比的欢乐外,也让大家对江炎的形象以及才华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这样具有魅力的偶像,自然就会引起更多的粉丝想要进一步了解。

于是大家对《DNA4》甚至对以前江炎的所有歌曲、采访全都抽丝剥茧般刮了一遍。

然后嘛,就是各种过度解读般的人物侧写出现了。

一开始还是比较正常的,比如:

“《DNA4》再次证明,江炎是一个难以被定义的歌者。”

“21首歌,致敬自己的21岁。”等等。

文章对多风格驾驭能力、多领域成功等江炎身上的老特质一通吹,让江炎的新老粉丝们看地很是舒爽。

然后很快就开始各种绯闻了,比如:

“江炎有可能被一个30岁的,穿着白色篮球鞋的女人伤了!”

这自然就是针对《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和它的说明的。

于是广大网友开始筛选,到底是哪个三十岁的老北鼻拿下了江炎。

当然比这更让粉丝们津津乐道的是,江炎居然喜欢老女人!

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重口味啊!

然后就有人分析:“作词人刘亦菲很可能就是江炎的那个三十岁的女友。”

刘亦菲这个名字一看就是女孩子的,而且是整张专辑中唯一的未知作词人,结合《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这首歌,mv中江炎变胖了,于是有人就猜测,这很可能是那个叫全智贤的南韩女演员的化名,于是刘茜茜同学直接哭晕在电脑前……

当然,这中猜测大抵还是玩笑居多,因为歌曲虽然有些露骨,但传递的意思偏向友谊,这点大家还是知道的,但这也不妨碍大家把江炎的择偶偏好定义为“老女人”。

于是一帮小姑娘哭花了脸,一帮妈妈粉开始狂喜。

“从《DNA4》中,看到了江炎接下《野蛮女友》的原因。”

择偶观等浅表侧写过后,接着就是比较有深度的分析。

有人就写了这么个文章。

文章内容大概是从江炎的一些伤心情歌以及励志歌曲结合来分析的。

作者就说了,江炎的情歌很棒,情到深处,让人撕心裂肺,江炎励志歌曲也很棒,音乐响起,让人昂扬向上。

有人说,这是江炎多风格驾驭能力的体现。

但这位作者表示不同意。

“人除非精神分裂,不然不可能做到这样,江炎有精神分裂吗?显然没有,所以只是其中的逻辑线没被发现而已。”

什么逻辑线?

经过作者结合了以前所有的歌曲,以及江炎所有的已经面世的和未面世的影视作品,最后结合江炎那悲惨流离的身世。

作者得出结论:

“江炎,赤诚之下,是难掩的孤独。”

作者说了,一个人只有足够孤独,才能对周遭万物能更深感悟。

因为失去过,所以珍惜得到的,因为失去过,所有会再次害怕失去。

于是爱情、友情,好的情绪,坏的情绪,江炎于是就能全都驾驭地好。

这一点最有利的证明,就是江炎这次以“日记”形式出专辑的原因。

而这样的江炎,也才能在许多领域保持最高层及的专注。

所以他歌写地好,唱功进步飞快,行事作风也不畏世俗的眼光,这从演戏能看出来,说瘦就瘦,说胖就胖。

所以江炎的目标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巴拉巴拉……

这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看得江炎自己尴尬癌都快犯了。

我他吗什么时候有你说的这么牛,这么高尚,这么不惧世俗的眼光了?!

而且我只是发了个专辑,曲子也只是随便选来凑数量的。

我怎么就孤独了?!

但操蛋的是,粉丝们居然还很认可!

有人更是把问题回归到了江炎最初的两首歌上。

《童话》和《悟空》。

说这俩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因为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所以悟空了!

好家伙!

江炎直接关了电脑,这他嘛没法看了啊!

但没等一会儿,吴用拿了份报纸进来了。

“阿炎,青年报报导你了。”

江炎懵逼间拿起报纸,顺着吴用的手指看过去,便看到了青年报上关于他的文章标题:

上一篇:我的科技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