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38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但人家真搬来了马伟嘟。

那就必须得去见见了。

空间那么多货还等着他给抬价呢!

其实江炎不知道的是,王小俊为什么这么上心。

大部分是因为江炎“大水喉”的身份。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好友范大天的前程。

和资方搞好关系,以后的路能宽不少。

更何况江炎还是钻石王老五一般的资方。

只要不傻,都不会让他白白溜走。

而剩下的另一部分,其实就是他也想看看,那个奇怪的酒瓶子到底是怎么个说法。

所以他便第一时间给自家老师描述了这物件。

结果马伟嘟听完也来了兴趣。

一个疑似用失传工艺完美还原出来的宋代酒瓶?

那得见一见。

真要是个奇货,那说什么都得收进博物馆。

所以第二天下午,当江炎被王小俊带到一家博物馆门前时。

江炎是懵的。

不是见马伟嘟么。

怎么来博物馆了?

怎么着,还想让我上交国家?

这是断我财路啊!

好在王小俊解释了:

“这是观复博物馆,是马老师前年牵头创立,但不是私人的,属于公益性质,接收社会捐赠,去年对外开放,里头藏品巴拉巴拉……”

江炎见王小俊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心里很是诧异。

他对马伟嘟了解不多。

印象就是一个文化人,对收藏很有研究,上过百家讲坛。

可那都是新世纪后的事。

没想到这才98年,这家伙居然就能开博物馆了。

这得多大能量啊。

这年头博物馆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开的。

就好比江炎。

他要是多进几次异界,带出的古物兴许能塞满几大仓库。

但有藏品,不代表就有资格开博物馆。

那得上头有人,而且光认识还不行,必须得是过硬的关系。

对此,江炎只能说一个字:牛笔!

但是再怎么牛笔,那也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酒瓶子要真有门道,我可以捐赠,但那些玉器,我可是要卖钱的!”

酒瓶子才一个,捐了也就捐了,想来这就是王小俊如此上心,并且带他来这里的原因了。

但玉器珍珠玛瑙什么的,可足有一小箱。

真要让他捐,他可不愿意。

这都是钱啊!

然而王小俊一听到江炎愿意捐赠,眉毛都开了:“真的?”

他确实挺意外。

江炎有钱他是知道的。

但那酒瓶要是真有门道,那起码也是十万起跳的价值。

十万啊,说捐就捐,这不禁让他对江炎的感官都变了不少。

而江炎见他这一脸惊喜的模样,却差点吐出一口闷血。

我他吗……

就不该多嘴!

江炎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

但是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当场反悔。

于是江炎没好气道:“前提是你得帮我把货卖出去。”

“那没问题,肯定帮你搞定,其实你那些玉器也不是什么特殊古董,搁哪都能卖。”

江炎闻言,已经不想说话了。

搁哪都能卖?

那我来干嘛。

还白白搭上一个酒瓶子。

哎……

终究是吃了不懂行的亏!

“算了,进去吧。”

“好嘞!”

……

马伟嘟还有一会儿才到。

所以进了博物馆后,王小辉便先带着江炎参观起来。

这时候是下午四点多。

已经快到闭馆的时候。

此时博物馆内一个游客都没有。

江炎却认为哪怕是高峰期,人也不会多。

毕竟整个博物馆才四百平不到的样子。

藏品看着也不多。

更没有漂亮的小姐姐站台介绍。

光看那些个古董还真没啥意思。

也就吸引一下古董或者古文化爱好者了吧。

“来我给你介绍下,这是王雨,是我们馆里的修复师,擅长字画鉴定和修复。”

这时,王小俊带着江炎来到了一张工作台前,指着一个五十多的中年人介绍道。

“你好你好。”江炎虽然没多大兴趣,但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

王雨这时正在工作,见王小俊带了个年轻人来,只是抬头笑了笑,便继续埋头工作。

那态度敷衍的,让王小俊差点下不来台。

“咳咳……王工不太爱说话。”王小俊很是尴尬,于是拉着江炎走开,“走,我带你去看看瓷器。”

江炎不以为意。

来打扰人家工作本就唐突。

要不是这馆里只有这么一个工作人员在,估计王小俊也不会带他来打招呼。

但他刚想离开,这时却忽然定住了。

他的目光已经被王雨桌案上的那幅字吸引。

那是一幅褐底书卷,纸张有些地方破损严重,一看就有好些年头了。

不过吸引江炎的却不是书卷本身,而是上面的字。

他走上前去,把视线调成和王雨一个角度,仔细观察起来。

王雨见这年轻人忽然凑到自己身边,还做出一副认真的模样,顿时觉得这是对自己干的活感兴趣,又考虑到刚才自己态度似乎有些冷淡,于是就主动问了:“怎么,感兴趣?”

“是啊。”江炎点点头,旋即又补充道,“我是说对这字感兴趣。”

“年轻人还懂书法?”王雨问道。

“嗯,略懂。”江炎头也不抬道。

“嚯,还略懂。”王雨当场就笑了。

他没想到这孩子口气这么大,一点都不谦虚。

于是他问道,“那你说说,你看出什么来了?”

“这不是赵佶写的。”江炎脱口而出,却依旧没有抬头。

而一旁的王雨闻言,当场就愣了一下。

他本以为这孩子会从字体样式说出些什么道道来。

要是说得还行,自己也会给点表扬,以示鼓励。

要是说得有瑕疵,那就给他上一堂小小的教学课。

毕竟对国学有兴趣的年轻人不多,可不敢打击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