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296章

作者:笔名帅不帅

没事时候大屏幕放下来能看电影,有事时候可以作为录制厅,活动时候也能做舞台使用。

录制这一块本是为以后的某些自制综艺做准备的。

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蓝台提出要采访,而江炎觉得可以借用电视台发歌,但又要拍《少包》,空时又得拍mv,压根没什么时间去杭城,所以索性就说来我演播厅录吧。

于是聊着聊着,就聊出了现在这个采访形式。

一个主持人,拉上明星名人,说一些大家不太知道的事,顺道还能宣传一下自己的企业或者产品、作品。

于是他和蓝台一拍手,《林坤访谈》就出来了。

今天是第一期,所以大家都很重视,于是聚在一起看效果。

这种采访形式其实在港台早就有了,内地也有,但大体还是规规矩矩偏严肃的风格。

等到鲈鱼以及意力镜等人出现,还得等一段时间。

所以这次通过江炎的人气带动,说不好这个叫林坤的主持人能一下子火起来。

不过江炎也知道这大概不太可能,毕竟这林坤已经很用力了,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节奏。

主持风格依旧摆脱不了板正,想放开,也总是有顾忌,跌跌撞撞,有些别扭。

但话也说回来了,鲈鱼这种主持人,别看吐槽她的人很多,但说实话能把节目做出风格的,也确实是拔尖了……

回归正题,转盘发歌的形式确实是临时想的。

扔飞镖的小姑娘也是公司的前台,但那两首歌也确实是随机的。

因为江炎自己真的不知道该先发哪一首,选择恐惧症确实是存在的,嗯,主要是没时间选,随意一点就完事了。

没想到出来的是这两首。

不过无论怎么样,效果还不错。

特别是花了高价配置的顶级声效系统,节目看来相当不错。

“明天我看收视率能破5%!”蓝台的某导演高兴道。

“那就恭喜啦。”江炎笑着回答,他其实不太在意收视率的事,有他在,这其实真的不用担心,所以他直接提了建议,“林坤还得多看看老美,或者港台的访谈节目,我觉得他还是放不开。”

“嗨,那是因为你,别人可不会这样。”范友文在一旁调侃道。

“别人有样学样呢?”江炎反呛到,“而且咱们这节目就得做出点特色,要是跟别人的一样,那就没意义了啊。”

“小江说得对。”蓝台领导笑着点头道,“小林啊,你要听取意见。”

“是,领导……”

看着林坤那又是兴奋又是紧张的样子,江炎不禁摇头。

缺人啊,要是华少来了也好,他的潜力还是不错的,可惜他比自己都小一岁,还在上高中……

所以对于这次合作,他只是提了点意见,蓝台要深入合作他都没有答应,就当送了。

要是以后能成,那深度合作的土壤也就有了,要是不能成,那也不是他的责任。

话说回来。

这次用节目的形式高调连发两首歌,江炎自己也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歌坛变化。

直接影响的便是代言收入,最近的便是一帮服装品牌以及华纳的品牌。

这都是钱啊。

范友文又带了十几个技术人员过来,同时来的还有不少设备。

钱是哗啦啦地流出,所以是时候得回血一波了,争取早点进入研发状态。

另外,江炎当然可以通过异界继续捞钱,但到了他这个地步,动不动就是几千万的缺口,有些事真的不能随意做了。

所以有时候江炎也在想,纯粹地做个快乐的群演,慢慢成神,其实也不错……

《林坤访谈》结束,蓝台领导们也被邀请留下吃饭。

而明天开始,江炎将会开启24小时计划。

也就是《少包》,mv,科技以及电影策划等工作,一天24小时不休息地工作。

怎么达成,自然是通过金手指穿越卡时间了。

同时,他还有很多技能缺口,比如语言类的,比如导演类的,还有为了应付花无缺,他还得搞点武功类的,总之,他已经好久没刷技能了。

另外,他还有很多技术类的缺口,这是个细活,得慢慢来。

这次刚好能借着15部mv以及几个来横店的剧组刷一刷。

所以时间紧任务重,和领导吃了饭,江炎便投入进mv的夜戏拍摄中。

不过就在这时,他的一只专属手机忽然响起。

江炎犹豫了几秒后接听。

几分钟后,他对吴用说道:“买机票,去京城!”

第230章 你真的很像一个人

机票是买不到了,所以只能包机,但包机手续很麻烦。

时间赶不上了,咋办?

好在金碧辉煌的项老板有个朋友是义乌老板,刚好要去京城,所以直接借用人家的飞机。

江炎说会不会太麻烦,项老板没说什么,直接打了电话。

对方一听是江炎,很是欢迎。

后来见了面才知道,这可不是粉丝,而是和老徐认识。

再加上江炎有名气,所以这才会想着认识。

你看,明星其实在真正的老板眼里确实不太能上台面。

不过江炎也无所谓,他又不是纯的明星。

到了义乌机场见了面后,江炎感叹,这真的是有钱人呐,一个精瘦的中年人,全身上下看着不到几百块,却有一架私人飞机。

虽然飞机不是超豪华的,而是有点破的,只能坐十人左右的小飞机,但这也是飞机啊。

互相认识后,江炎送上了小礼物表示感谢,这是礼数。

老板客气收下,随后两人在机舱坐下聊天。

老板姓陈,纯义乌人,江炎当时就想起了陈江河,可惜他也知道不可能,那毕竟是虚构的。

不过陈老板也是真的从鸡毛换糖开始做起,现在依旧做小商品,五金件、打火机、气球、各种塑料件还有袜子、内裤等小服饰。

东西都很小,每样只能赚几分几毛钱,多的也就几块钱,但真的是架不住量大。

除此之外,陈老板最让江炎感兴趣的就是他有好多厂,接任何代工。

这就有的聊了。

“现在我除了国外的还不太行,其他的都还算可以。”

这老板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

这比装的……江炎看着这机舱,所以还真被他装到了。

江炎在想,等到进了世贸后,这姓陈的老板说不好资产又能爆一把。

不过他也不羡慕,都是老板,你起步早而已,而且做的是小商品。

我虽然现在只是做个小明星,但我以后是要做高科技型企业的。

所以他的气势也丝毫不输,很快便和陈老板开始了扯淡模式。

从经济到文化,从历史到科技。

从全球产业中心的转移,到国家宏观的战略。

从传统制造业到科技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哦,这里应该说是未来服务业的转型。

甚至说到了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的作用。

一套套的,每样都点了一些,讲地不多,但听着确实是那么回事。

反正都是熟悉的套路,利用领先二十多年的优势,说起一些东西来虽然没法很精细,但“头头是道,颇有见解”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香江叶经理都能被镇住,现在这陈老板也差不多。

于是旅程的后面,陈老板对江炎的态度已经大为改观。

从一开始认为的小辈+加有名气的明星,到后来的“不得了的后生”。

这种转变看得江炎心里暗爽。

到最后快落地时,陈老板直接问建议了:

“依老弟之见,我今后这路要怎么走?”

江炎笑道:“我就一演员,瞎说而已,给不了建议。”

陈老板:“见外了不是,一般演员可没你这么厉害,你就说说嘛。”

江炎无奈道:“真的给不了,如果你非要,那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党的领导吧,绝对错不了。”

说了等于没说,但陈老板依旧笑着点点头:“老弟啊,你还真的很像一个人。”

江炎失笑:“……我还不是人了?”

陈老板笑道:“我是说你很像我见过的一个人。”

“谁啊?”

“马什么来着,对了,杰克马,杭城的,他可太能说了,不过你比他好,不会满嘴跑火车。”

“……”

江炎捂脸。

……

3月14号,凌晨四点,江炎落地京城。

上一篇:我的科技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