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294章

作者:千越南秋

届时只要各核心组件到位,便能正式开始核聚变装置的安装工作。

另外。

徐磊既然解锁出了相关技术,那肯定是要打造百分百的国产核聚变装置,绝不会去采购海外公司生产的组件。

其实徐磊所讲的这些裴洪印也都明白。

只是他确实着急了些。

将这些话听进心里后,很快便把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有院长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接下来我会监督好各核心组件的制造工作。”

对于裴洪印自身的能力,徐磊无疑是很信任的。

何况他也已经研究了装置的模型。

让他负责装置核心组件的制造工作,徐磊便能腾出手来先解决另外一件同样非常要紧的事。

即超导抗辐照材料。

要实现核聚变发电,如何实现上亿摄氏度和等离子体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是尤为困难的两大难点。

持续、稳定、高约束的高性能超高温等离子体,是可控核聚变的核心。

高温下粒子的碰撞使粒子分批地横越磁力线,携带能量逃逸。

等离子体边界逐渐模湖。

最终从磁笼里钻出去,打到反应室的内壁上。

尽快采取复复合形式设计的装置,相比主流的托卡马克性能提升很多倍,等离子体的密度和维持时间更是难以想象。

但反应室的材料要求同样极为重要。

这关系到装置能否长时间的稳定运转。

而要想达到完美程度,就必须要求材料具备良好的抗辐照性能。

在研究所建设阶段中,徐磊便把研究超导抗辐射材料的任务交给了顾三林。

让他和其团队暂时停止手上的一切项目,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项材料上。

奈何想让材料在辐照情况下依旧保证原有的性能,这是件非常棘手的科学研究项目。

想轻易攻克基本不太可能。

因此连续几个月时间的研究,顾三林那边依旧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所合成出来的材料无法达到测试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徐磊也只能把自己更多的时间放在材料问题上,利用脑海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优化。

否则核聚变装置依旧没有办法完成。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杨森平的效率还算是不错。

当首批钛铁矿从月球上开采下来,并通过太空电梯运送到地面后,直接便分出了一半运送到滨江市。

等待下一步的氦-3资源提取。

简单的谈话说到这里,徐磊便也不在浪费时间,告知了裴洪印自己要去的地方后便转身离开。

由于材料的研究需要高温合成,刚建成的研究所明显没法达到这个条件。

所以这段时间顾三林的研究场地依旧在龙湖高科技园区。

裴洪印自然明白这段时间徐磊在忙什么,但他也明白材料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

正如徐磊所交代的那样。

现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各核心组件的制造。

使得这些组件都能满足测试要求,成人类首座可控核聚变的装置配件。

……

驱车离开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没花费多长时间徐磊便回到了公司龙湖高科园区研究中心,并且直奔顾三林的材料研究室。

“情况怎么样了?”

刚进去徐磊便注意到正穿着操作服的顾三林,可惜整个人看上去毫无表情,手中拿着一份报告眼神中满是遗憾。

很显然他刚进行完材料的实验。

尽管徐磊差不多猜到结果,但还是走上前打了声招呼。

“抱歉院长,我让你失望了。”看到是徐磊过来,顾三林勉强挤出一抹苦涩的笑容略显自嘲的回答道。

说起来这还是徐磊第一次看到顾三林备受打击的样子。

和以前那位意气风发的材料领域顶级科学家,简直是判若两人。

因为当初顾三林制造出了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星童机械体等相关领域内所需的特殊材料,这足以证明他自身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用心培养的科学家。

况且相比研究中心内的其他科研人员,他的年龄也并不算多大。

可以说具有很大的潜力。

这次徐磊把超导抗辐照材料的研发任务交给他,也是有着指点和培养的意思。

为其讲解了相关的大量知识点。

且基本都是来源自徐磊脑海中的核聚变技术。

奈何想法很美好,现实却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顾三林虽说带领团队尝试了几种材料的合成方案,但最终的测试结果均无法达到要求。

也就不能被使用在核聚变装置上。

或许以顾三林的能力早晚能攻克超导材料上的难题,但这个时间却是无法准确固定的。

先不说眼下公司正和联合研究组竞赛。

单是裴洪印也肯定不会因为材料问题长时间的等待下去。

俗话说见到光明就无法再融入黑暗,如今裴洪印已经见识到了全新的核聚变设计方案,整个人的兴趣已经被彻底调动起来,只想尽快将装置制造出来展开实验。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徐磊显然没有了其它选择。

只能亲自动手进行超导抗辐照材料的合成。

他尽管没有在材料领域深耕过,但脑海中拥有的详细核聚变技术知识足以帮助他进行实际操作。

起码材料成功合成的几率要比顾三林大上很多。

“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接下来就交给我吧。”想到这里徐磊随手接过顾三林手中的测试报告,并特意在对方肩膀上拍了下以示安慰。

放眼看去。

单凭报告上给出的各种数据来看,距离真正能使用在核聚变装置上的材料确实还有不小差距。

不过徐磊却相当有信心。

但徐磊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说出这番话后,顾三林的眼神顿时火热了起来。

整个人都还有些不敢置信。

“院长。”

“你终于要亲自动手了吗?”

“我就知道你在材料领域上的造诣绝对无人能比。”

在徐磊的对外说词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只是浅学了一点,属于刚入门的层次。

而其中正包括材料领域。

只是对此顾三林始终不相信。

想到每次自己都能在徐磊的不经意间指点下思路豁然打开,以至于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项目对材料的需求。

这绝对不是巧合。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徐磊在材料领域上有着极深的研究。

明明全知全能,却偏要隐藏自身的水准。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好在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显然是徐磊不想把所有的风头全部抢完,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这些科研人员。

但对方顾三林虽说非常感动,却也很想真正见识到徐磊的水平。

眼下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并且还是合成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超导材料。

他又怎么可能会不激动。

不过徐磊对顾三林的表现是比较懵的,没想到对方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可考虑到合成超导材料不是件简单的事,他也实在不想浪费时间,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在换上了操作服后前往材料实验室。

至于顾三林则紧随其后。

按照脑海中的技术知识,核聚变装置所使用的超导抗辐照材料主要是由钨铜等金属制作的特殊合金材料。

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合成。

因为顾三林和他的团队这几个月都在进行材料合成的研究,所以在原材料方面肯定是不缺的,完全能够满足徐磊此次实验的需求。

说起来徐磊亲自负责的项目确实不少,但直接参与材料的合成却屈指可数。

加上大家也都想看看自家院长在材料领域上的真正水平,便和顾三林一同进入到实验室,对徐磊的操作进行观摩。

当然。

具体的动手流程,肯定不需要徐磊负责。

更多情况下他还是以指挥为主。

就这样。

伴随材料合成实验的正式开始,整个实验室内的氛围也顿时严肃起来。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徐磊身上。

“准备加入原材料,注意温度监测。”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