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215章

作者:千越南秋

谁让这次和以前他主动提出的那些项目不同,他本人对于生物制药相关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根本没有办法主导此项亲自参与研究。

更不要说帮助其他成员提升自己的水平。

毕竟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要想其他交流人学习呢。

原本刚宣布成立项目组的时候,徐磊看到大家表现的非常自信,全部都是胸有成竹的状态后,心里面还是比较高兴的。

起码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过程中会面对多么大的困难,能有强大的自信和这份心态就相当于项目成功了大半。

这让他原本心中的担忧都少了不少。

可直到现在徐磊才明白敢情大家之所以这么胸有成竹,是因为他们还以为自己会亲自主导次项目的研究。

奈何这次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

主要在新产品没有正式解锁出来之前,徐磊还没有办法百分百确定是否是抗癌药物相关的东西,所以目前也只能暂时仰仗在场的这些人。

弄明白事情的真实情况后,徐磊也感觉自己有必要要和大家说清楚。

项目组一旦正式确立,马上就要步入正轨开始抗癌药物的研发试验工作,这种事情自然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想清楚这点,接着徐磊便也不再犹豫,当即开口向众人进行解释。

“这次项目的负责人由秦小曼秦博士担任,虽然生物制药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但我相信依靠着公司的量子计算机和智脑星童以及在做众人的努力,照样能够在承诺时间内研发出全新抗癌药。”

“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那就先由秦博士汇报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的研究进度吧。”

徐磊口中的秦博士,乃是研究中心内最具有实力和天赋生物制药领域顶尖人才。

尽管如今只有三十出头的年龄,且还没有评选上教授职称,可实力却是母庸置疑的,并且有着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

作为研究中心几个人中水平最高的人,由她担任项目负责人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不过就在徐磊下完这项命令之后,包括秦小曼在内大家都是感到非常意外,不曾想徐磊在生物制药这个领域竟是最薄弱的。

只能说以前徐磊展现出来的天赋实在是太过变态,似乎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知识水平和独到的理解。

这也使得下面人都产生了类似的观点。

认为徐磊属于全能性人才。

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面让他们发现了自家院长的薄弱之处,虽然这样一来就是的抗癌药物项目的研发工作难度一下子提升了几倍不止,可却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徐磊确实和他们大家都一样,属于真正的普通人。

并非像公司内盛传那样,简直是无所不能。

而对于徐磊安排让秦小曼担任项目负责人,大家倒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毕竟在日常的研究实验中,秦小曼有着怎么样的实力水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知道她确实是有这个资格担任负责人。

局面演变到这一步,虽说看上去在半年时间内攻克出全新的抗癌药物显得非常困难,但他们也绝对不想给自己丢脸。

尤其还是在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败绩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你自身最大的努力来完成此项目。

于是在经过短暂的议论之后,众人便和徐磊一样把目光投向秦小曼,等待她上台做报告。

第240章 计算的结果

面对众人热切的目光,饶是秦小曼见过不少大场面,此刻也不由得有些愣神,实在没想到自己就这么成为项目负责人了。

其实当初她在海外实验室工作的时候,也是被未来科技做的事情,以及徐磊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才毅然回国加入未来科技研究中心。

成为里面众多科研人员中的一份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研究药物造福患者。

而值得一提的是,刚开始秦小曼多少有些担心。

害怕未来科技的研究中心会和阿理的全球研究院一样实行盈亏自负。

如此根本不可能促进技术的进步。

毕竟无论哪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想实现突破升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

也就是说在很长时间内,都要源源不断的往里面烧钱。

且根本不用去想赚钱的事。

若盈亏自负的话,恐怕很快研究就中断了。

例如海外的强升等医药公司,他们每年在新药研制上投入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所以药物上市后售价才会如此昂贵。

归根结底。

就是想要收回成本。

好在事实证明秦小曼的担心是多余的。

未来科技不同于阿理集团,徐磊更远胜马耘。

研究中心完成人才的招募步入正轨后,首批共确定了几十个先进技术项目。

不但每个项目都能申请到足够的资金,还有着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使得众多科研人员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

加上公司内拥有的智脑星童,更是在诸多方面为研究实验提供巨大便利。

尤其近段时间徐磊成功带队制造出龙湖之光量子计算机,以可操控四百万个量子比特的量级彻底奠定自身量子霸权的地位。

以至于公司内的所有项目全部被按下了加速键。

项目进展飞快。

关键这点是其它海外顶尖研究院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记得龙湖之光刚问世时,海外更是有大量科研人员想要回国加入未来科技。

甚至都表示自己可以不要任何福利待遇。

这放在以前简直无法想象。

谁让他们这些海外留学博士专家连华科院都看不上。

单凭这点便能看出量子计算机的魅力。

因为就算在海外最顶尖的实验室中工作,想让自己的项目实现突破也只能按部就班的慢慢来。

三五年没什么进展都很正常。

可有量子计算机帮助计算,时间就有可能缩短到两年或者几个月。

该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当然海外那些科研机构研究院也不是傻子,明知道未来科技有了量子计算机,接下来各项技术都会突飞猛进的进步,又岂会轻易放这些人才回去。

要知道正是上次未来科技研究中心刚成立时,他们没有太过重视及时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这才让手里的不少行业人才流入到未来科技。

并演变出今天的尴尬局面。

对此秦小曼也非常的庆幸,为自己当初能及时做出正确决断骄傲自豪。

秦小曼和其他同行业人员始终在负责特效药物的研究。

在这两年的努力下也确实做出了成果。

其研发出来的药物不但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反馈效果也非常不错。

足以和海外医药公司生产的类似药品相比。

不过他们研发的项目乃是主要针对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

白血病虽说也属于癌症,可这种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肯定没法和强升的万能抗癌药相提并论。

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寿命的疾病,种类是非常繁多的。

如果针对每种癌症都要研发相应的药物,成本实在是太大了点,相信很多医药公司都无法承担。

同时为收回成本药店售价也势必非常高昂。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治疗几种或数种的抗癌药物孕育而出。

未来科技要想在此领域超过海外医药公司,则就必须要研发出能够治疗更多癌症类型,且效果高于眼下水平的全新药物。

秦小曼深深明白这点,才觉得自己肩膀上彷佛扛着一个沉重的担子。

压力山大。

尤其她还是项目的负责人。

作为公司主心骨的徐磊并不直接参与。

但不管怎么说,这同样也是代表着一种信任,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尽全力一试。

极短的时间内,秦小曼把这些念头在脑海中快速过了一遍,然后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在众人的注视下起身向讲台走去。

——

“徐总。”

“这些是我们关于白血病靶向药的研制情况。”

“目前已经取得巨大进展。”

“我的观点是在此基础上扩大药物治疗范围,争取能对更多种类的癌症起到作用。”

秦小曼将早就准备好的报告课件传输到会议室内的屏幕上,边为徐磊介绍关于白血病靶向药的研究进度,边提出接下来项目的研究方向。

所谓靶向药是在细胞份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

当药物进入患者体内。

会特异的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

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这种治疗方式使得靶向药又被称作生物导弹。

可秦小曼很清楚,这种方向研究想搞出全新的万能抗癌药并不容易。

最大的问题就是当面临多种癌症疾病,药物将无法准确的消灭肿瘤细胞,会导致患者体内正常的免疫细胞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癌症患者治疗后掉头发,身体机能快速下降的原因。

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同归于尽致使患者死亡。

只是考虑到眼下项目才刚刚确立,加上徐磊的不参与又严重打击了成员的激情,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往好的方面讲提升士气。

徐磊很认真的把秦小曼的话全部听完,看似平静的脸庞下实则隐隐有些凝重。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