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204章

作者:千越南秋

毕竟完成一场病灶清除手术算不了什么。

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一定。

医学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持以严谨的态度。

当然。

面对那些专家教授提出的不同见解,徐磊则依旧脸色平静,丝毫没有担心什么。

但当手术继续进行,不少人却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这场进行的是什么类型手术,有没有患者的病例情况?”

他们虽然对智能医疗舱的手术过程观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对其精妙的手法表示称赞,但尚无法确定患者是得了什么样的疾病。

或许是迟迟未能看出患者端倪,这才忍不住出声询问。

可徐磊却并没有告诉他们的打算,当即微笑着回答道:“大家不妨继续看下去,我想以各位的丰富医疗知识,肯定能轻松猜出患者的病情。”

尽管不少人自我感觉有些难度,但话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他们也不好质疑什么。

只得继续把注意力放到屏幕上。

而恰在这时只见赵利江的神情越来越惊喜,像是发现了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

接着脱口而出。

“这是针对良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居然还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肿瘤介入,今天可真是收货巨大啊!”

作为这个学科的资深元老级人物,赵利江在此方面的观察肯定要比其他人更敏锐些,所以才能看出这位患者的病情。

原本未来科技的这台智能医疗舱能够进行介入治疗他是知道的,毕竟相关的功能介绍宣传视频可是火爆全网,按理说并不会引起赵利江太大的反应。

之所以当着那么多同僚表现的有些失态,是因为这台智能医疗舱使用的乃是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

可以说就算没有智能医疗舱,单是这项新的操作方式都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

思维快速运转下,当赵利江的念头停留在这里,只见他主动向徐磊询问道:“不知道能否斗胆问徐总一件事情,这台智能医疗舱是谁制作出来的?”

徐磊将赵利江的问题听进耳朵,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智能医疗舱能够通过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快速计算判断出最优的手术方式,这可不是单靠医生随随便便就能摸索出来的,赵利江表现的如此激动倒也正常。

第229章 争抢的教授们

对于赵利江徐磊并不陌生,昨天他在看完人员的详细资料后,可是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作为帝都协和医院副院长。

却始终坚守在手术台上,丝毫没有在意自身受到的辐射影响。

加上其本人在患者口中有着较高的口碑,倒是颇为符合星源综合示范医院的院长人选。

不过徐磊也明白,想从协和医院挖人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

而正是出于这点好感,面对赵利江的问题他倒也没有敷衍什么,随即开口回答道:“不瞒赵副院长,这台智能医疗舱乃是有我设计,在我们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共同帮助下制造出来。”

“其中也多亏了量子计算机做出的贡献。”

随着徐磊的话音落下,包括赵利江在内众人皆是敬佩之色。

实在无法想象徐磊以如此年纪便取得了这么大成就,先前的最高科技奖也好现在的智能医疗舱也罢,都是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

但感慨归感慨,大家对徐磊所说的话却没有丝毫怀疑。

因为有量子计算机在,依靠未来科技强大的科研团队,要制造出这种智能医疗舱倒也并非没有可能。

而这个时候赵利江则完全激动了起来。

恨不得立马带回去几台智能医疗舱。

看到智能医疗舱轻松使用全新的操作方式完成了肿瘤的介入治疗,他心中对这台医疗舱便没有了任何质疑。

同时他很清楚若自家医院内拥有几台这种智能医疗舱,其对患者的救治压力将大幅度缓解。

科室内的医生也无需超负荷运转。

并且还能够增加患者的收治数量,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关键像他负责的介入治疗科室,每次医生做手术都要穿戴厚重的操作服,但尽管如此长时间的话身体依旧会受到辐射的影响。

可若是今后介入治疗全部交给智能医疗舱,其情况便能得到有效改善。

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早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但偏偏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来改善。

为此只能以牺牲医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医治患者。

今天智能医疗舱的出现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彻底让国内的医疗体系发生改变,眼下这个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无论如何都要牢牢抓在手里才行。

几乎是在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的瞬间,赵利江接着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再次开口抛出了一个问题。

“徐总。”

“不知道贵公司现在有多少台智能医疗舱?”

此话一出。

也顿时引起了在场其他人的注意。

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徐磊。

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们或许不像赵利江那样在医疗界有着很高的影响力,但也明白智能医疗舱对医疗体系的影响。

能让赵利江都这么上心,说明智能医疗舱的效果确实非常强大。

既然好不容易来到滨江市,那说什么也要确定购买智能医疗舱的订单。

所以大家的关注点都变成了智能医疗舱的产能问题,想从徐磊口中得知详细数据,以至于面前全息屏幕上的手术画面都没人观看了。

徐磊听到赵利江这番话,在结合在场众多专家教授的神情,自然明白他们此刻对智能医疗舱已经没有任何质疑。

到了眼下这个时候,可以说智能医疗舱的前期工作算是全部完成。

接下来就看智能医疗舱何时能完成全国医院的覆盖,让影响力尽快突破百万点。

而对于智能医疗舱的产能情况,徐磊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便实话实话告知了对方实情。

“智能医疗舱刚通过各方面的测试。”

“尚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如今我们公司正在加紧搭建智能医疗舱的模块化生产线,相信很快就能实现量产。”

“目前可以投入使用的只有我们医院内这几台。”

说句实话。

在亲眼见到智能医疗舱的强大效果后,赵利江是非常想带一台回去。

否则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去,总有种什么事都没办成的感觉。

只是正当赵利江为此表示遗憾的时候,旁边的其他人可就忍不住了,当即直接开口下起订单来。

“徐总。”

“我们魔都第一医院先预定三十台,如果有货源的话请务必先给我们。”

这句话也犹如干柴中的火星,瞬间让其他人纷纷反应过来。

连忙西葫芦画瓢下订单。

因为按照徐磊的说法,短期内是没有智能医疗舱可以向他们供应的。

那么谁先下订单,等智能医疗舱生产出来后肯定会先交付,这对医院来说绝对是有非常大好处的。

起码光是热度就能达到全网级。

以至于大家相互竞争之下,愣是让监控室逐渐演变成了菜市场。

“我们羊城儿童医院也先预定二十台。”

“智能医疗舱必须先让给我们协和医院,谁不知道我们这里的救治患者压力有多大。”

“凭什么先给你们协和,我们医院的患者数量不见得比你们少。”

“智能医疗舱主要是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谁不知道你们协和医院拥有水平最强的医疗团队,我看压根就用不到智能医疗舱。”

“这话纯属放屁!”

“智能医疗舱理应先配备我们滨江市的医院,徐总这点您可要做主啊。”

……

望着争的几乎都面红耳赤的众人,徐磊也可谓是哭笑不得。

恐怕任谁看到这一幕,都不会想到这些人都是国内各大医院内的专家教授,平时要挂专家号才能见到的人物。

不过能出现这种场面,恰恰证明了智能医疗舱的魅力。

当然。

徐磊肯定不可能放任他们争吵。

毕竟众所周知医生的脾气基本都是非常大的。

并且技术越厉害的医生脾气越大。

像医院组织专家会议讨论某场手术实时方案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会争吵的非常激烈。

万一继续下去动上手,那情况可就不太好了。

人家兴冲冲的从其他城市赶到滨江市,本来是想谈合作购买智能医疗舱,这要是弄的满身伤回去岂不是会让人误会。

未来科技可不会强买强卖。

于是徐磊也不敢迟疑,当即在嘈杂的争论声中尽量抬高自己的声音。

“大家静一静。”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