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 第192章

作者:千越南秋

看到自己的猜测被否决,韩格顿时明白徐磊是真打算以公司的名义建造医院,虽说凭借未来科技的影响力要拿到各种审批手续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对于公司突然进军医疗行业他还是比较诧异的。

不过想到徐磊在公司发展上的前瞻性,这件事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关键。

建造一家医院没什么,可保证其正常运转却比较麻烦。

无论什么性质的医院,肯定要收治病人对其进行治疗,这就需要大量的优秀医生以及专家教授坐镇。

否则弄一帮水平不行的医生过来,只会影响未来科技的声誉。

可国内医疗体系的专家本就数量稀少,未来科技想让自家的医院快速声名鹊起,就只能去其他大医院我里面挖人。

如此难免会产生摩擦。

何况对于医疗体系上面还是比较重视的。

念头快速运转到这里,韩格还是觉得有必要和徐磊说清楚,最好能在这件事上划定范围。

“徐总。”

“咱们公司要进军医疗行业的话,倒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医院的建设。”

“可是关于医生资源……”

徐磊听到这里,还没等韩格把话说完,便明白他担心的是什么。

毕竟智能医疗舱本就是为了缓解医疗压力,徐磊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医疗资源上的问题,好在他要建造的医院根本不需要医生。

为了打消韩格的这个疑虑,很快徐磊便直接回答了他这个问题。

“放心吧。”

“你只管负责医院的设计和建造,规格要按照最顶级的来,至于医疗资源和医生的问题就不用过问了。”

“咱们的医院不需要医生。”

韩格听到前两句还以为徐磊早就考虑好了医生的事,但正当他准备松上口气的时候,却被最后一句话直接愣在了原地。

什么?

医院不需要医生?

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可他又不好意思再次追问。

医生是医院的核心组成部分,担任着治疗患者的重任。

这种事情就算三岁小孩都能明白,徐磊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既然还是这么说了,便证明这其中肯定有他不太了解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打破砂锅问到底怎么看都会显得自己愚蠢。

反正等医院建成,究竟是个怎么样的道道他自会清楚。

所以紧接着韩格便也不再过多询问,连忙开口应声把这项任务揽下来。

“是徐总,我会尽快完成这家医院的建造。”

话音刚落。

随即转身离开不耽搁时间。

直到韩格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徐磊则拿出自己的全息智能量子终端,准备先将智能医疗舱的详细图纸给绘制出来。

对于这个智能医疗舱,如今在他严重并不算很有难度。

无需专门成立研究项目组。

最多在精密手术机械臂的制造上可能要找个相关专业的帮手。

只要将这台智能医疗舱制造出来,并通过数据信息的训练,使之达到信息屏中介绍的功能效果。

便能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像新能源汽车那样批量生产。

……

……

几天后。

借助公司的龙湖之光量子计算机以及星童的帮助,徐磊总算把脑海中的智能医疗舱详细图纸绘制了出来。

并让星童安排采购所需的各种仪器材料。

主要智能医疗舱除了包含很多医疗仪器功能外,还能进行介入治疗手术。

这些都要走官方渠道才能买到。

也就是未来科技今天在全球都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很多问题自然变得不值一提,不用太多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

但不得不说。

如果当初科技博物馆首个解锁出的展品就是智能医疗舱。

恐怕徐磊空有技术个人也无法将其制造出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格那边在这几天时间内也没闲着。

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徐磊的要求,把这座医院给建造起来,他把自己原本的工作全部交给了手下人。

以至于能全身心投入到医院上。

短短几天不但顺利解决了各种审批手续后,还成功选择好了医院的地址。

韩格尽管不知道徐磊要打造一座什么样的医院,竟然连最重要的医生都没有,可出于对自己这位老板的信任,他总感觉这座医院建成后会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

于是最终他把地址选在了公司龙湖园区附近。

虽说距离市中心稍远,需要重新规划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可起码方便了园区内上万员工的治疗。

而建造地址确定,接下来的施工就更加容易。

当初在资金充足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座龙湖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也没花费太长时间。

更不要说一座医院。

相信用不了几个月,这座未来科技的第一家医院就将拔地而起。

此刻就在韩格为了医院忙前忙后的时候,徐磊则来到了研究中心胡新仁所在的研究车间。

自从胡新仁成功设计出高效率的智能化生产线之后,他便闭关带领团队开始工业机器人项目的研究。

可由于他本人的要求较高,哪怕有着量子计算机和星童的辅助,始终没有研制出能够满意的工业机器人来,就连梁福星他们设计的灵思智能工业机器人芯片都在胡新仁的要求下进行了多次优化更新。

徐磊特意过来找他,是因为对方在机械臂相关领域中研究颇深。

能够帮助他完成智能医疗舱。

几乎是刚走进车间,徐磊便注意到了正忙碌着的胡新仁。

并且在他身旁还有着两个智能机械臂帮忙。

从其工作时灵活的动作来看,胡新仁确实在这上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恐怕距离他心中的工业机器人也已经不远。

不过正当徐磊准备开口的时候,却见胡新仁率先反应了过来。

连忙起身走过来打起招呼。

“院长。”

“怎么想起突然到我这里来了,是不是公司又有什么新项目?”

或许是对徐磊足够了解,胡新仁直接便猜出了徐磊的来意,说这番话时脸上满是期待神情。

毕竟能被徐磊找上门,就算是有新项目也和他擅长的领域有关,在参与研究的同时对自身同样是种很大的提升。

第219章 我远不如院长啊

胡新仁能有这么敏锐的直觉,徐磊还挺意外。

不过面对这句询问。

徐磊并没有直接开口表明自己的来意。

反倒关心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情况。

视线停留在旁边的那两个机械臂上,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好奇。

“胡教授。”

“这就是你研究的工业机器人项目,灵活程度恐怕比着真人也不差多少啊。”

胡新仁看到徐磊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这么高评价顿时嘴角挂上笑容。

但表现出来的却非常自谦。

“不怕院长笑话。”

“这两个小玩意是我做出来帮忙的,虽然功能不是特别多,却也比我那些助手好用。”

“至于我设想中的工业机器人,目前技术上遇到点瓶颈。”

“恐怕短时间内院长你是见不到了。”

因为研究中心为了保证人才的延续,各位教授专家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都会带些新人学生担任助手。

这样在研究过程中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但作为学生经手的项目数量肯定非常有限,在某些地方难免会做不好。

有种笨手笨脚的感觉。

何况还是工业机器人这种重大核心项目的研究。

为此胡新仁担心自己的项目进度会无法得到有效的进展,便让那些助手负责简单的任务。

他则特意弄了几个智能机械臂来辅助自己。

可真别说,这些智能机械臂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人力。

所以这使得胡新仁在研究工业机器人时,身边都会有几台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智能机械臂。

“既然遇到了瓶颈,那不妨换个新项目发散下思路,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徐磊听完胡新仁的解释,当即微笑着对其讲了这样一句话。

上一篇: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