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641章

作者:牛油果

虞拱说道:“听说,在千余年前,一个苦行头陀不知从何处来,一路苦行求乞,到了江都,见此处人杰地灵,便起了于此建庙定居之意。”

“便四处乞砖讨木,欲立寺庙。”

虞拱笑道:“不过建一座寺庙谈何容易?靠他一人一砖一瓦地乞讨,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来?”

“当时有不少达官贵人自愿为其出资建庙,不过都被那头陀拒绝了。”

“就这样过了几十年,这头陀竟然靠着乞来的一砖一瓦,建起了偌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最后一座供奉佛祖的宝殿,尚缺瓦片封顶。”

“这头陀已经老迈,油尽灯枯,时日无多,当其时,有一老妇,知晓此事,变卖了家产,换了几车瓦片,送给那头陀,只求头陀为她剃度,并在她死后,让她葬在寺中。”

“后面的不说,大人也该知道了,那头陀答应了老妇,这瓦棺寺的名字,正由此而来。”

虞拱撇撇嘴道:“千多年前的事了,谁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传闻中,也正是因这老妇,瓦棺寺一向是僧尼并存。”

江舟听完,隐隐觉得这故事中有几分古怪,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古怪,便摇了摇头,朝那戒坛上看去。

看了一会儿,便觉无趣。

和尚受戒,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一套,没什么意思。

正想离开,虞拱却忽然一拍脑袋道:“我想起来了。”

江舟投来疑惑目光。

虞拱道高兴道:“大人,一说这瓦棺寺,老虞我倒想起一桩奇事来。”

“这瓦棺寺中有一女尼,常常游走于市井之间,进出酒馆客肆之中,不化缘,也不传法,谁也不知道她这是为什么。”

“不过这女尼每日皆是如此,晨时出寺,游走市井,晚间便回,从无断绝,如此时日一长,她竟对这坊间之事,都一清二楚,巨细无遗,市井之中,谁若有难处求到她那,必定都能有一个答案。”

“这道兴坊若果真有老书吏那么一家,这女尼必定知晓!”

“哦?”

江舟听闻,不由心中好奇。

还有这样的尼姑?

不由道:“这女尼可在台上?”

虞拱手搭凉棚,寻摸了几眼,指着台上道:“在!就是那个手捧莲花的女尼。”

台上有十数个僧尼,手中皆捧一佛门法器,其中一个,正是手捧莲花。

“走,看看去。”

江舟说着,已经分开人群,朝戒坛走去。

所过之处,人群皆是自动分开,却没有人察觉半分,都是不知不觉间便让开了路,如此拥挤下,也没有生起半点骚乱。

才走近戒坛,坛上那为人受戒剃度的老僧忽然手中一停,朝江舟这边看来。

许多人这才发现,这老僧竟是双目空洞,内中竟无眼珠,黑洞洞一双窟窿,十分骇人。

却也奇怪,并无人被他这模样吓到。

那瞽目老僧竟站了起来,朝坛下江舟合什一拜道:“江居士法驾莅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这一举动,倒令得坛上僧尼与围观众人都将目光投来,好奇地看着江舟。

江舟倒不奇怪他能发现自己。

“你认得我?”

瞽目老僧缓声道:“居士佛光透顶,福德之气伴身,乃我佛门德贤,行走坐卧,皆有异象,于这红尘俗世,如苦海明灯一般,老衲纵然双目无珠,却也能看得真切。”

“……”

上一就一通疑似彩虹屁的话,倒让江舟有些猝不及防,稍感尴尬。

夸就夸,你也不用往死里夸,还苦海明灯……

当着这么多人,多不好意思?

人少的时候再说嘛……

江舟也没有反驳他那句“佛门德贤”的话。

毕竟他的地藏帝神佛得不能再佛了。

受了人家的好处,立马就和人划清界限,不太好啊。

既然让人叫破了行藏,江般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江某有一事相求。”

瞽目老僧波澜不兴,和声道:“请说。”

江舟朝僧尼中一指:“江某有些事情,想向这位大师求询,不知可否?”

瞽目老僧虽双目无珠,却精准地将脸转向那女尼道:“妙寂,江居士既有事垂询,你便暂随他去吧。”

那女尼也是面色淡然,合什道:“是。”

说完便款款走下了戒坛。

来到江舟身前:“请江居士带路吧。”

“……”

这些僧尼的行事风格,干脆得落得让江舟一愣一愣的。

撇了撇嘴,向旁一引:“大师请。”

三人也无人在意旁人目光,径直离去,就在不远处寻了一处茶肆坐了下来。

虞拱已经按捺不住,先问了出来:“妙寂大师,你可知道,这道兴坊一带,有什么人家是曾在贡院里做过书吏的?年纪大概在六七十上下。”

江舟以为,他们掌握的信息太过模糊,除了虞拱说的这话外,就没了其他,八成是没这么容易。

不过那妙寂女尼一听,便随口道了出来:“确有一户人家,姓余,在贡院为书吏者,名余斗,其子名余汉。”

虞拱大喜:“那余斗身在何处?”

女尼淡声道:“死了,十几年前就死了。”

“啊!”

第615章 追源

“死了?!”

虞拱免不了一惊一乍地叫起来。

江舟的取月异术所现,是三年前的秋闱大比。

那个老头明明还在其中出现,帮着那郭暇换回了书稿,怎么会死了?

虞拱不由疑道:“妙寂大师,你不会搞错了吧?”

妙寂神色未变,淡淡道:“若你问的是这道兴坊中人家,那就不会有第二个人。”

“余家世代在贡院为吏,到那余斗已有近百年。”

“至于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贫尼却不知了。”

虞拱不由朝江舟看了一眼,露出问询之意。

江舟也没有什么异色,想了想,朝妙寂道:“大师……”

妙寂对虞拱脸色淡漠,爱搭不理,这时却正色道:“江居士,你是我佛门德贤,贫尼不敢当居士大师之称。”

江舟一愣,旋即一笑,也不纠结,笑道:“既然如此,恕我托大,妙寂道友,既然余斗已死,不知那余汉一家,如今在何处?”

妙寂点头道:“余家虽世代为贡院书吏,但也正因如此,要维系历代子孙不丢了书吏之职,家中余财都用在了培养子孙读书,打点各路环节,家世向来清贫。”

“直到三年前,余家忽然得了一大笔钱,便举家搬离了道兴坊,不知去向,此后之事,贫尼却是不知了。”

虞拱急道:“哎,大师,你别不知道啊!此事事关重大,你再想想,那余家到底去了哪里?”

妙寂摇头道:“贫尼不知便是不知,这位大人若是不信,贫尼也无法。”

江舟挥手道:“虞都尉,既然妙寂大师不知,你也不要为难大师。”

说着,便站起身道:“妙寂道友,多谢见告,江某问完了。”

妙寂点点头,便站了起来,又往戒坛走回。

虞拱道:“江大人,怎么不多问几句?这妙寂尼姑确实如传言一般,消息灵通之极,也许会知道些什么。”

江舟看了一眼那戒坛,便转身道:“不必了,已经足够了。”

虞拱一头雾水,见江舟走远,赶紧追了上去。

“江大人,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老虞我继续去查查那卷书稿的下落?”

江舟有点奇怪地道:“虞都尉,你怎么对此事这么上心?这案子好像也不归咱们肃靖司管吧?”

虞拱一愣,旋即咧嘴笑道:“这不是事关大人你吗?我老虞自然要上心些。”

江舟翻了个白眼:“谁跟你说这事与我有关?”

“那个……”

虞拱刚想说那个郭瑜,可想想这事一直都只是郭瑜想找江舟,而不是江舟想找她,事实好像这事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啊?

他这是马屁拍错地方了……?

江舟摇摇头,背着手在街上闲逛起来。

心里其实也转动开来。

他这话像是随口一问。

但其实却并非如此。

郭瑜这事,从一开始就有点古怪。

他感觉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将这件事一直推向自己这边。

明明是和他毫无关系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间和他关联到了一起。

他自己可以说是因为好奇心和不平之心作祟,虞拱呢?

还有郭瑜,为什么从一开始就知道来找他?

江舟倒是没有怀疑虞拱,他完全没有理由。

上一篇:青芫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