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581章

作者:牛油果

“届时,恐怕就是两相僵持之势,这老儿若不管不顾,要拿你人头去为他儿子报仇,江都这边,未必能顶得住压力,我怕你顶不住啊。”

江舟笑道:“世伯,难道我一直龟缩,他就不会对我动手了吗?”

襄王煞有介事地捋须沉吟,摇头笑道:“以虞老儿的脾性,哪怕是你对他不敬,若不给你教训,他能一辈子不快活,何况你当他的面,把人家儿子的头都给砍了?”

江舟正色道:“世伯莫要污人清白,那是我丁师兄砍的,与我何干?”

另一边,一直装哑巴的广陵王翻了个白眼。

之前没看出来,这小子也是个皮厚心黑的小狐狸。

“话是这么说,可你哪来的底气,敢夸口一战覆灭虞国?”

广陵王满是怀疑道。

他不仅是怀疑,对于江舟的话根本就不以为然。

虞老货苦心经营虞国多年,其国中实力并不他襄国稍弱。

即便是帝芒有心除去此人,也不敢轻动朝廷大军。

只想以种处手段,削弱虞国。

此番借施公绪之事为由,令江舟彻查骷髅会,也不过是为此。

江舟适才所言,却是想要一战定乾坤。

不仅要杀虞国公,还要将虞国覆灭。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江舟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先下手为强,不管成与不成,我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敢情!”

广陵王一瞪眼:“你拉着我家下水,事若不成,损的是我家的家底,你当然没损失!”

“你小子该不会是打着让我们两家两败俱伤,你自己坐收渔利的主意……”

“砰!”

“啊!”

襄王一巴掌夯在他后脑勺上。

看也没看被他夯得脸着地的广陵王,拿起一方锦帕擦了擦手,笑呵呵地对江舟道:

“贤侄啊,你老实跟我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后手?”

他凑过来低声道:“是不是那位无双武圣来了?”

襄王相信江舟不是信口开河之辈。

但除了这一位,无论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江舟有什么底气敢说这样的大话。

江舟对他的试探只是一笑:“二爷向来行踪无定,晚辈又哪里知道?”

二爷?

难不成还有大爷?甚至三爷四爷?

襄王暗自揣测。

江舟虽然没承认,不过却也让他心中有些底了。

行踪不定,那不就是既可以现身彼处,也可以现身此处?

只看他的需要而定?

襄王当下沉吟道:“本王麾下,也只有白水营二十万军兵,若想抵挡襄国大军,以防虞老儿垂死挣扎,还是稍有不足啊。”

江舟道:“若是虞国大乱,比如……其大军无粮,甚至是……虞国公身死呢?”

“哦?”襄王目中微光一闪。

第560章 运筹帷幄

“此话怎讲?”

江舟在襄王关切之中,慢慢说出自己的打算。

待他说完,襄王手抚长须,仍在考虑其话中的可行性。

不得不说,“覆灭虞国”,也是他所期望的。

可以往这只能是一个“美梦”。

不是说襄国无力对抗虞国,而是两国交战,可不是一战之胜负可定。

若是朝廷不出手,或是其余外力掺杂,他即便有信心能做到,也很可能是要持续两代、三代的长远目标。

而江舟所说的话,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说是覆灭虞国,有点夸张。

实际上即便虞国公一家死绝,虞国也不可能立时便亡了。

虞国公此人阴是阴了些,手段却也同样极高。

手下官员将领,国中之民,都对他很是拥戴。

即便虞家人死国除,“心怀故国”的人也是必然少不了。

除非真的大肆杀戮,将所有敢“心怀故国”的人尽数杀绝,那才称得上是灭国。

否则,后续的麻烦绝对少不了。

但如果真的除去虞伯施老儿,对他来说已经有着十分大的诱惑力。

虞伯施被当今人皇有意无意,幽困于阳州一地。

看守虞老儿的“狱卒”,可不正是他自己?

这样两相僵持,何尝不也是将他襄王幽困于此?

但心动归心动,江舟所言,其中颇多变数,令襄王心中多有顾忌。

襄王思及此,朝江舟笑道:“贤侄啊,早就听说你有沙场陷阵之勇,在吴郡曾杀得楚逆叛军大败,想不到你还熟知兵事,有运筹帷幄之能啊。”

江舟摇头道:“世伯说笑了,不过是为势所迫,因势利导罢了,哪里谈得上什么熟知兵事?”

襄王摇头道:“你就不必自谦了,兵家之道,上兵伐谋,下谋算人,上谋掌势,你这一个因势利导,已经道尽其中精要啊。”

他说着话,已经先后朝广陵王投去了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又朝江舟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广陵王:“……”

说话就说话,瞅我作甚?

江舟:“……”

听你这么说,我好像真的挺牛比?

襄王这眼神,怕是已经给他加上了某种脑补。

脑补就脑补吧。

只要你信我,想怎么补怎么补。

“既然贤侄有如此魄力与筹谋,本王也不妨陪你赌上一把。”

襄王感叹之后,一拍膝头,仿佛下决心道:“待七日之后,那十万白水营完成贤侄交代之事后,就直接调拨贤侄麾下听用。”

“至于虞国各处出兵要道,本王自会亲自带领大军镇守,绝不会让其越过两江口半步!”

虞国地阳州东南,右临东海,其余三面俱为阳江、怀水所环绕。

从虞国出兵之路,都集中在阳、怀两江交汇之地,那里便唤作两江口。

虞国若真要起事,两江口是其必经之路,也是必争之地。

江舟这些日子也做过了解。

两江口一带,几乎都掌握在襄、虞、牛这三家之手。

结合一点红等人带回的消息,这牛家怕是已经与虞国勾结,甚至是投向了虞国。

换言之,两江口原本三足鼎立之势,恐怕就是虞国公营造的一个假象罢了。

真要战起,虞国完全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战而下,出入自如。

这一点,他刚才也已经和襄王提及。

襄王虽惊异,却并没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反应。

显然应该是早就有所察觉,只是未曾有十足把握。

他让广陵王带走牛家的船时,他应该就已经知道了。

江舟摇头道:“两江口乃出虞必经之地,此番能否一战而下,令虞国倾覆,却又不使战火绵延波及阳州各处,此地最为关键,世伯还是留下那十万大军。”

虽然知道襄王敢说出这话,必然有着依仗,但也并非有十足把握。

这十万大军对他来说可有可无,对襄王却是很重要。

襄王闻言一怔,正色道:“贤侄,虞伯施那老儿可不是表面看的那般简单,”

“不说其国中高手如云,据本王所知,其长子虞复,自幼拜入七绝宫,与七绝宫关系极为密切,其二子也是曾分别于稷下学宫与摘星楼中学艺,”

“稷下学宫不拘门户,学宫中大儒贤人也都是高风亮节之辈,不大可能会为一居心叵测之辈出力,”

“但摘星楼不一样,那位高楼主虽然久不履红尘,其收徒却是随心所欲,不问正邪善恶,也不拘天资优劣,只凭一己好恶,故而摘星楼是六圣地之中,最为良莠不齐、正邪难分之地,”

“以虞老儿之居心,绝不会只让自己儿子安于学艺,也不知在楼中拉拢了多少不甘寂寞之辈,”

“纵然你能请出那位武圣前辈,想于重重大军拱卫,高手环绕之间,将其斩杀,恐怕也非是易事啊。”

“何况你还要奇袭虞国大军存粮重地,若无大军为你冲锋陷阵,你要如何行此事?”

江舟笑道:“这点晚辈自有准备,不过请恕晚辈卖个关子,时机一到,世伯自会知道,您届时只管整军备战,待飞龙谷烟火一起,便可发动大军。”

襄王抚须沉吟,半晌才道:“既然如此,那本王便拭目以待了。”

江舟起身拜道:“多谢殿下!”

……

上一篇:青芫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