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1100章

作者:牛油果

看了这一切,他完全明白了。

不想戒都不行,若知血肉中有如此污秽,纵是世间美味美色,也都下不了口了。

江舟忍住恶心,细观内身。

种种血肉污秽之中,最明显处,却是一条如白玉天柱般的脊骨。

只是其上斑驳污秽,还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细小孔洞,无数奇形怪状的小虫进进出出,蠕动不止,麻麻密密,惨不忍睹。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骨头。

仔细一数,脊上共有四十五骨,胸有十四骨,左右胁肋各十二骨,还有九节百骸诸多细微脉络,如罗如网,纤毫毕现。

原来所谓“骨四十五”,却只是以脊骨之数代指,并非指人身仅有四十五骨。

只因这条脊骨,乃诸骨之统,亦勾联诸脉。

七宝金身,精、血、炁、髓、脑、肾、心七宝,身内骨、脉却不在其中。

此法正好为他补上二缺。

念头天眼一成,便能“观身不净,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

再生“四大”之力,时时刻刻,无时无刻,便都在“炼身”。

这就是所谓的“常不净,常能净”。

总的来说,这部法门的关键之处,便在于“念头天眼”、“四大炼身”两种法。

不过江舟却觉得,最精奥处,当在于一个“常”字之上。

他曾自枯荣老僧处学得枯荣之道,领悟了几分常与无常。

所谓涅槃正觉,有四德:常、乐、我、净。

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

四德是“如来”的境界。

仅得一“常”,虽非如来,却也是涉入了佛门至高境界的门槛。

所以经文总纲中便有“实见身已,不为诸恶之所乱,如是循身观,能到涅槃”的结论。

这《身念观》,根源便直指“恒常”之境,不愧是西方教根本大法之一。

他这是得到宝了。

可惜,此篇之中,只有如何观想“骨、脉”之中的念头天眼,又如何以天眼照见骨脉之中种种不净,如何以“四大”炼化诸般不净。

江舟观想天眼一成,身内“五行”也早已成就,“四大”不过是转眼便能成。

内身之中,渐生地、火、水、风之奇力,涌入诸骨诸脉之中,一点点浸透。

在外间看来,却是只觉他周身忽然有光明绽放,却明明不见光亮。

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一蒙尘之镜,忽然抹去了一层灰尘,镜中原本模糊之景顿时清晰无比。

简单地说,就是他看起来忽然干净了、顺眼了,还隐隐有丝丝异香传出。

“邪了门儿了……”

在一旁死死盯着他的李真显有点傻眼,喃喃道。

纵然是他,也觉得江舟忽然顺眼了许多。

燕小五也在目不转睛地盯着,闻言连连点头附和。

这他踏娘的还是他的江兄弟吗?

高柢也是目泛异光,轻声道:“四大皆空……”

第1076章 轻慢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清静梵行,复生天眼,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立念在身,能舍烦恼,不为诸恶之所乱……”

江舟心中流过最后一句经文,与此同时,九窍、毛孔之中皆有地、水、火、风四大力涌出。

如云烟喷涌,汇于脑后,成四色庆云。

身内洁净,脑后、周现皆现万千白毫,绽放宝光,如现日月光轮,放大光明。

燕小五一惊:“娘耶!你成佛了?!”

在他眼里,江舟此时的模样,脑后悬日月光轮、头顶四色庆云,可不和传说中的佛陀罗汉一般?

端的是宝相庄严。

只可惜,江舟周身九窍诸孔毫光一现即逝。

身内洁净一瞬又复蒙尘黯淡。

西方教之旨,万物皆源于四大,四大亦为尘毒。

置身凡尘,诸欲横流,呼吸吞吐,饮食诸物,终不免污垢蚀身。

为何向往极乐净土?只因那里无尘无垢,修行西方大法,只有那里方是胜境。

不过即便是极乐世界,亦难除一切尘无垢。

虽借四大炼身,却非炼得四大皆空,方能得真正极乐,成就正果。

高柢刚才低声自语之言,听在江舟耳中,分明是已看出他身中究竟。

只可惜,四大皆空,如今于他而言终究是镜花水月。

只这一瞬的洁净,他都维持不得。

不过,这也正是四大炼身之妙。

在这一净一垢,一生一灭,一消一磨间,他身内骨、脉便得到了磨炼。

虽说是他得的只是骨脉观,但人身统属相联,岂可独存?

骨、脉得炼,其余血肉脏腑髓、精炁神识意等等,皆能提升。

只不过大抵是比不得专炼之部。

尝过这篇大法之妙,江舟对于《身念观》的其他三部已是志在必得。

哪怕鬼神图录中凑不齐,他也得找机会从西方教中谋得。

江舟心念一动,头顶拳头大小的四色庆云复化云烟,自九窍诸孔中隐没。

天地万物皆四大,相互消融同化。

内身四大,若放诸身外,时时刻刻都会流逝。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将体内五行凝炼出的一团四大之力,只这一小团,就耗去他这数年来苦炼的五行之炁将近四成。

只因方才功法初中,心神一瞬不觉,便让其流出身外,消磨了几丝。

足令江舟心中滴血。

尤其可见,那些佛陀菩萨罗汉之流,时时头顶庆云佛光,其道行法力之高,难以想象。

所谓的宝相庄严,那可真是拿老本来装逼啊……

李真显用略为复杂的目光看着他道:“你练成了西方教三十七道品?”

他是道门正宗,并不知江舟练的是什么,但知道如此气象,必是西方教根本大法三十七道品之一。

这绝非一般弟子能得传。

身怀玉清两大护教神通、西方根本法,似乎还有太清法,这样的底蕴绝非寻常人物。

这让原本还自恃根脚出身远高于对方的李真显有些气馁。

论天资、论道行,他已是手下败将,虽然有大意所致,却是不争事实。

本以为出身根脚远胜于彼,如今看来,似乎也未必。

这要是真跟他抢……

江舟一看他神情,便大概猜出他在想什么。

只能回了一句:“你想多了……”

不过李真显的表情明显是不信了。

江舟无奈,也懒得理他……

……

且不说江舟于行军之中引起的一段小插曲,虽让众人颇有些惊异,却也没引起什么大波澜。

一路疾行,各有心思。

有了身念观,江舟更是一心沉湎修行,懒理他事。

数日之后,长安城便已遥遥在望。

程咬金所部大军,并非皇城禁军,军营于长安西侧。

他将大军回驻大营,便率一支亲兵,带着江舟、赵太真等人直入长安。

早早已着快马将信报回长安,此时李世民已着有司相迎。

直接将江舟、赵太真几人都召入宫右陛见。

一番嘉奖赏赐自是少不得。

还亲自在太极宫中设大宴款待。

很明显,李世民主要想款待的还是赵太真。

先不说她下山来救程咬金大军,知晓其出身来历,就算是李世民,也要以礼相待。

而于赵太真来说,李世民贵为人皇,如今人皇之位虽不复太古之威盛,却也是天地正位,纵是她母亲亲来,也同样是要以礼相待的,何况是她?

也只可以臣下之礼陛见。

至于江舟,因“献血”有功,倒也得了不少赏赐。

只是份量毕竟不如赵太真,甚至在大多数大臣眼中,还不如李真显。

江舟倒也没有被冷遇的感觉,反而落得一身轻松。

上一篇:青芫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