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910章

作者:恩深义重

惊得张果老连忙闪开。

那道魔气也趁此机会飞走。

不死天凰见状,也不多逗留,振翅便走。

吕洞宾、何仙姑、韩湘子追之不及,张果老虽自忖短时间能追上。

但光凭他一个,如何能够拦得住?

四仙会合一处,灵青等人也赶了上来。

所有人汇聚在龙首之中,看着空荡荡的荒野冰原,摇摇头。

铁拐李开口道:“仙童,问问三位元帅的位置,咱们继续追。”

蛋生听令去询问三位元帅,才知此时北俱芦洲上已经是妖魔四起。

虽然既定的包围圈没有破,但为了镇压群妖群魔,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风轮周元帅更是让大家不要追逼太急,免得包围圈还没彻底连接一起,便被六妖趁机逃脱了。

得知具体情况之后,灵青等人也知,追捕蛟魔王等人已经不是当务之急了。

当务之急是要让这些被魔劫引出来的大妖大魔们,还没造成实际的伤害前,先控制住他们。

灵青心想,现如今这等局势,荡魔帝君也该有所指示了。

果不其然,还没等他让蛋生询问,便有传驿司诏令传下。

荡魔帝君已然下令全军,让荡魔三十六帅不必纠结于眼前。

而是先各归司职,在整个北俱芦洲之上,布下荡魔大阵,先将所有的妖魔装在其中,然后再慢慢清剿。

至于灵青与八仙等人,则先回武当山,与荡魔帝君会合。

伏魔卫道,若论单人的话,自是将强大的魔头铲除,断绝日后其作恶的可能最好。

但对于一方势力,比如荡魔军来说,最主要的是将孕育妖魔的温床给铲除扫净,才是正理。

自上古年间,女娲大神采石补天,斩巨鳌四足以撑天地。

巨鳌遗下的躯体便落在北俱芦洲之上,令北俱芦洲成为穷山恶水的苦寒之地。

数场大劫大战过后,一些残枝败叶无法占据丰袤之地,便只能来此苦寒之地落足。

久而久之,便令北俱芦洲成为了世间极恶之地。

而荡魔帝君的前身,玄武,便是承巨鳌之功德而生。

同样的,也承担了这片恶地的因果。

数千百万年来,他历经数世修行,于此世拜入玄都大法师门下。

修行有成之后,秉承天地与自身之志,誓要荡清魔氛妖气,还北俱芦洲之清净。

如今位列仙班,为北方玄天真武大帝君,执掌北俱芦洲。

因此,对于荡魔帝君来说,此次魔劫的主要关键,是在于将六天魔王与四大妖圣给镇压了。

但更重要的,还是先将北俱芦洲之上,不断蜂起的妖魔给镇压下来。

一件事物存在的基数越小,哪怕其头部能量再大,也成不了气候。

当然,也不是说他就放任六天魔王与四大妖圣。

他召灵青与八仙前来,便是为的此十头妖魔。

武当山金殿之上,荡魔帝君高踞宝座,见众人前来,将众人请至两旁落座。

开口道:“众位师弟辛苦。

此次魔劫,我心有所感,此劫当时我证道之劫数。”

听他如此说,灵青与铁拐李等人不由大喜,恭贺道:“恭喜师兄,大道可期。”

荡魔帝君摇摇头道:“现在如此说未免为时过早。

此劫若过,未来才能大道可期。

若不过,虽不至于一世修行化作泡影,但也是雾锁重关、迷途不定。

只能谋求下一世了。”

铁拐李等人却并不担心,仍是笑道:“师兄过谦了。

以师兄累世之功德,此劫必然可得成就。”

然而,灵青对于荡魔帝君所言,却是心有不解,为何这劫数不过,就只能谋求下一世了?

不懂就问,听了灵青的疑惑,何仙姑解释道:“天仙五劫,乃是修行上的劫数。

而要证道永恒,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炼自身世界为天,天与道合,而还神于太虚,我等称此为还虚。

于天仙而言,唯有神还太虚,化灵于诸天大道,才能得保永恒。

因此,度过五劫之后,还要经过还虚之劫,才能真正证道大罗。”

蓝采和接着道:“这还虚,便是要成就大道之唯一。

而这唯一,又岂是那么好得的?

于诸天万界而言,光是天仙便布下万万千。

就算是排队,都不知要排到何年何月。

因此,基本上一世能够一次感应到契机的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

若是失去了,再等便不知何年何月了。

还不如再转一世,重修一回来的容易呢。”

荡魔帝君也道:“说是排队只不过是个比喻,真正的契机,肯定不是从前往后轮着来的。

而是看自身修行,与于大道之上的感悟。

但这等契机,最是损道,若不能抓住契机更进一步,那就只能一退再退了。

虽修为不减,但这前路却是渺茫无踪了。

就是排队也很难排到了。”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北极相会

灵青顿时了然,虽因他修为不到,对于还虚之劫还没有正确的认知。

但他也知道此劫对于荡魔帝君的重要性。

同时,也对于自身的修行,有了一些想法。

自己先前准备夯实自身,果然是正确的。

无论如何,坚实自身总是没错的。

有了强大的基础,这机会来了才能牢牢的将其抓住。

否则的话,给你再多的机会,抓不住也不中用啊。

眼前的荡魔帝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数世修行,成就都非同凡响。

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证道大罗,显然是他没有抓住契机,或者说连见到契机的资格都没有。

而今生,有了先前数世的积累,再有师门长辈同门相助。

此时机会到来,又岂有不成之理?

灵青见荡魔帝君神色坦然,便知他虽口中说的谦虚,但内心显然是胸有成竹。

对自己信心十足。

荡魔帝君对于自身确实是信心十足,他从此世悟得荡魔之道以来,便一直坚信不移,践行不止。

无论路旁风景再美,他都没有忘记脚下的道。

此次魔劫,六天魔王的打算是什么?他不在乎。

四大妖圣又为何与其勾结在一起?他也不在乎。

是否能借此劫,斩灭这十头大妖大魔?他仍旧不在乎。

他所在乎的,便是要以自身荡魔之道,荡清北俱芦洲之妖气魔氛,还其一片清净。

待劫数过后,他自然可以窥见前方大罗之路的门户。

正是因此,他放弃围堵四大妖圣,放弃令麾下元帅将臣搜寻六天魔王。

转而令其布下大阵,以镇北俱芦洲升腾的妖魔之气。

俯瞰整个北俱芦洲,其形如同一只倒翻身形,头尾散落,四足俱无的大鳌。

此时,半空之中有三十六枚闪亮的星辰高高升起。

作为巨鳌心脏的武当山上,一左一右闪烁着两颗星辰,其中主阵者分别是万法教主神功妙济许真君、洞玄教主辛真君。

巨鳌头尾之上,分别为水火、龟蛇二神将。

其余诸位元帅,以赵公明、关羽、温琼、华光为首,遍布北俱芦洲各处节点。

又有天罡地煞、早晚朝班、干支各宫等五百灵官相助。

可谓是将玄天荡魔一部所有的力量都压了上来。

就是为确保此劫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由于调度人员太多,哪怕都是天仙主阵,此时也未能令大阵彻底成型。

一座魔谷之中,六天魔王正仰头看着半空中的星光,心头不解。

他们不过是掀起一场魔劫,以作掩人耳目之用,为何荡魔帝君竟如此大动干戈?

二魔败魔忍不住问道:“荡魔这老乌龟是疯了不成?

至于这么大动静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