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835章

作者:恩深义重

而这事也不耽误两人,他们可以借仓颉造字的机会,感悟自身的道。”

“倒也是。”田莹一笑,心中释然。

“我知道光师兄的道早已定下,师兄的道也定了吗?”

灵青摇了摇头,有些叹息道:“定的有些多。”

“……”田莹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确实,因为灵青所修法门十分繁杂,当每种法门修行到了极致后,对应的真道也有些多。

《先天一炁真经》中的炁丹符器阵,德鲁伊传承中的野性、召唤、自然、元素,《青皇玉典》中的长生、青木,《玄天九变大法》中的杀道,《周天星斗法》中的星斗等等。

每一种都对应一种真道。

似乎任意选择一道,都可作为天仙之机。

但这真道也是有上下之分的。

如玄元始三炁,在先天立意上,就要比阴阳五行之气高。

灵青所能参悟的道中,也有上下之别。

“我自修行之处,便有意走以一化万,道衍世界的道路。

但若是以符而言,却并不怎么合适。

符道虽于修行之处而言,十分的便利。

但于见道而言,感觉终究是隔了一层。”

听到这里,田莹顿时认真起来。

她此时尚还处在慢慢构筑自身之道的阶段,而灵青已经开始为了日后天仙的修行,而开始对于自身的道进行取舍。

像灵青所说的这些,对于她构筑自身之道,也有极大的帮助。

她不觉得自己能像灵青一样,所参悟的道,多的需要为了选出更好的道而烦恼。

她最多只有一两个,甚至一个选择。

那么她就要在选择之前,尽可能的将这个选项构筑的完美些。

而灵青的每一种考虑,哪怕是他用不到的一些想法,都能为她指明方向。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符道,其本身便是有形之道。

是生灵,也包括先天神灵的理解所衍化出来的一种有形之道。

用符来构筑的世界,终归是有形的产物。

而且,符虽能相生,但给人的感觉,终究是有些‘死’。

有些刻意,不甚灵便。

等而言之,器、阵、召唤、野性,甚至是长生、杀道、星斗等也有些片面,无法尽道。”

听得入神的田莹,好奇的问道:“那师兄现在有头绪了吗?”

灵青点点头:“有。”

“哦?”田莹身子微微向前一探。

“道光师兄的道,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丹就是人?”

“是的。丹就是人,而人为天地之灵。

以他的道而言,于天地,丹是世界,人就是道。

之所以能生育天地,之所以需要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全都是为了人而存在。

有了‘人’,天地、日月、万物才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他炼天地如丹,需人在其中开辟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金丹九转,化身为人。

他将所有的道都放在这一丹、一人之上。

当然,我与他的修行不同,虽感悟甚深,但也不可能同修一道。

我从他那里参悟的是,丹就是灵,然后斩化出了丹道分身。

进而以灵为根本,合以一化万、符化世界的理念,演变为灵衍世界。”

第九百四十四章 乐风大典

“我等修道之初,都会受物质影响,认为世界应当由实物构成的。

如原子、分子、离子,亦或是一缕缕的元气。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而当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悟道,又会明白无形的力量。

如心灵、神念、意等。

掺杂了自身的意,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以自身撼动天地的力量,令其为自己所用。

到了现在,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己,就明白,原来‘我’才是唯一的。

我思故我在。

我想,便有灵情波动散发,我的灵情与别的灵情碰撞,就形成了灵性的光辉。”

灵青顿了顿后又道:“当我感知了所有的灵性光辉,化作自身的灵光之后。

我,便可一念生而世界生,一念灭而世界灭。”

田莹听了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师兄认为,修道,修到最后便是修我。

有我便有道。”

灵青摇摇头:“道亘古而常在,不因事物而转移。

然而,我要修道,便需有‘我’,才能见真道,才能有我的真道。”

田莹顿了顿,说道:“虽然尚未完全明白,但也有了个方向。

心中有了个模糊的雏形。

看来我的道当应在此次祝融城乐风大典之上了。”

她虽然不像灵青一般,感悟了自身的众多道理,开始选定日后的天仙根基。

但好歹也是修行了数百年,本身对于道也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

此次只不过是差一个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实际的契机罢了。

听了灵青的剖析,当即心血来潮,感知到此次乐风大典对自己的道至关重要。

之后她便时时陷入思考,见她如此,灵青也就没有多言,而是慢慢的欣赏有音部落的音乐。

一场欢宴渐渐终结,田莹也慢慢的回过神来,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灵青此时也将石介绍给了田莹。

听说他为了学习音律,从部落中跑了出来,田莹也感到好奇。

考验了一下他的天赋后,发现于音律、舞蹈而言,都颇为的有天赋。

便令他在部落之中随意的学,随意的请教。

日后有什么成就,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至于说,拜师什么的,灵青没有帮他提,田莹也没有说。

日后能不能拜师,也看他的表现。

又过了数日,太子长琴见田莹久不至祝融城,便派人来请。

田莹来到这方世界之初,也如同灵青等人一般,成为了有音部落的巫。

同时,也第一时间她找回了自身的修为。

当她明白此时尚处于巫的时代,并且南方虽因炎帝的影响,与炼气士的冲突并不严重,但也并不甚和睦时。

便也没有张扬自己的身份。

当然,也没有刻意的隐瞒。

只不过她修行的方式,本身就是以歌舞剑的形式,与有音部落的巫道十分相合。

若不是对巫道、炼气道都十分了解的话,再仔细的观察她,也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别。

后来因为她对于音律的感悟和造诣,令偶然发现的太子长琴感到十分好奇。

相谈之后,见识了她的以音化剑,以剑作琴,载歌载舞的特殊“巫道”。

便将她引为知己,常常邀请她前去论证音律。

此次在他的主张下,大巫祝融在祝融城举行乐风大典,便请了田莹做大典的乐风官之一。

如今大典即将开始,还不见她来,自然是派人来请。

田莹本来对于这乐风大典就很感兴趣,此次大典能成,也有她三分功劳。

又发现自身的道,将应在此次大典之上,当然不敢耽搁。

当即请了灵青一起,带着整个有音部落就准备出发。

毕竟,有音部落本身也不大,算上老弱也不过数百人。

作为此次的乐风官,田莹也会参与相应的点评、指点、修改与收集整理的职责。

算是此次大典的重要人物之一。

自然不能悄无声息的便去了。

这不仅仅是对于自己身份的自矜,同时也是对大典和来参加大典之人的尊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