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576章

作者:恩深义重

一日在山间遇到有人对话,说些抽铅添汞、坎离龙虎、日月升降之类的道理。

它心下欢喜,忙向那里游去,然到了地方却只听得“黎山圣母”四个字,却没见到半点人影。

灵青看到这里眼神一凝,只觉心中有所触动。

不过他也没来得及多想,就见随后景色再转。

白蛇经千年修炼,已经长成了一条通灵巨蟒。

它心中记恨采药人,便趁他外出时将他所炼的丹药尽数吞食,然后化形成人。

同时暴涨千年法力,并因此免除了三灾劫难。

待她又修行七百年,忽的心中一动,察觉自己成仙前当有一场劫数。

若能度的过便得道成仙,若是度不过则身死道消。

算了一阵后,心头闪过当初自己被牧童救下的场景。

心知这一劫当应在其身上。

当下向洞府中的“黎山圣母”牌位拜了拜,便离洞下山而去。

与此同时,景色一转,一道拿着油纸伞的身影行走在苏堤之上。

“白蛇问情

挑战难度:10-28”

“白蛇问情?”灵青看着这个名字,想起那条白蛇,和白蛇所供奉的牌位。

没等他多想,眼前又是闪过一些身份的选项。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其中竟然有“和尚”和“妖”的选项。

他在两个选项上看了看,随即选了道士。

继而他便出现在一座堤岸上,面前便是如诗如画的西湖。

灵青左右看了看,并没有看到方才在最后时刻出现的,那个举着油纸伞的身影。

他心中一动,在虎皮囊中翻了翻。

果然发现,先前在魔星副本中苏堤上捡到的那把油纸伞已经消失不见了。

“那个和尚……”他不由得想起了捡到油纸伞时遇到的那个和尚。

在心中转了一遍,想到了武松背后的那个佛门之人。

他在魔星世界与佛门接触的不多,除了鲁智深和站在他身后的智真长老外。

就是站在武松身后的佛门之人了。

想来那天遇到的,即便不是他,也当和他有所关联。

不过此时他就算想到魔星副本去找他的麻烦,也得等到一年多以后。

总得待他将两界牌坊祭炼成功之后,才能出了这个副本,再进到魔星副本中。

如今既然他想要自己来,那便安心等待,且看他有什么算计。

心中拿定注意,灵青一甩手中拂尘,便迈步向前走去。

他此时也没什么目的,便先在这杭州城内转一转。

此时宋廷已经南渡,建都临安,便是杭州。

灵青睁开法眼看去,那气运龙柱无有,王朝异象不显。

倒是城中有许多仙、神、佛、妖、鬼等气息潜藏。

然这般的人物却并不干涉朝政,只是在这人烟稠密的地方修行。

与魔星副本中道魔围绕人世善恶而争斗,大为不同。

显然这个世界,更像田勇所说的那一方世界。

凡人的归凡人,修行者归超凡。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修行者,与人接触的更为密切一些。

临安城靠近西湖的城门,从北到南依次为天宋水门、余杭门、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

灵青是从钱塘门进的,在城中转了一圈后,从清波门出来。

他左右看了看,来在一户人家前顿了顿,并没有上前。

而是转道去了不远处的一座三清观。

灵青敲了敲门,不一时随着“吱呀”一声,有个十一二岁的道童打开了观门。

探出脑袋看了看,见到灵青后,闪身出来问道:“不知道长有何事?”

“贫道近日新来贵宝地,想找个地方歇脚,不知贵观方不方便?”灵青打了个稽首道。

道童上下打量了一眼灵青,见其只一身朴素无华的灰蓝色道袍,心中想着自家观主往日里的行径,怕是不愿。

不过他见灵青身有风尘,倒是不忍拒绝,只是道:“道长少待,待我问过了观主,再来回复。”

“能否容贫道进去上炷香。”灵青道。

“这是应该的。”小道童点点头,将观门打开,请灵青进去。

这观前后只有一进,但左右却有两个跨院。

砖瓦陈旧,依着观庙形式所筑。

灵青随着他绕过影壁,正当中的是一座三间大殿,上书“三清殿”。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通往两边的跨院。

“道长请。”小道童将灵青请至大殿中,给他拈了一炷香,道:“道长请便,我这就去请观主来。”

“有劳小友。”

灵青见着道童离开,进了东跨院,便心中默祝了祝香神咒,然后拜了三拜将香奉在炉中。

恍惚间,他来到一处似有似无处。

正当他疑惑间,忽的见到一道朦胧的身影在一座山石上讲法。

不远处有一条小白蛇听了后一顿,随即向这山石处游来。

他虽看不清那身影,但却认得笼罩在其身上的先天一炁。

“师父!”

灵青叫了一声,正要迈步上前,却见其如风沙一般的消散了。

而那条白蛇在附近游走了一圈后,见一无所获后也不见了。

眼前景色又转,方才那道朦胧人影立在云端。

而下方则有一个中年采药人正一脸惊喜的伸手捉向一条白蛇,不远处还有个牧童正走来。

人影正要落下,却有一道浑身笼罩在金光之中的人影,拦住他的去路。

正当灵青要去听两人说什么时,忽的一道声音从自己耳畔响起。

“道友安好。”

第六百八十六章 赤帝真形

耳中听到声音,灵青面前的景象忽的散开。

一个头戴旧道巾,身穿蓝布道袍,五官生得清秀老道正看着他。

灵青看了看,眼前依旧是方才的那个道观。

老道身旁的正是方才那个道童。

“道友安好。”灵青放下心头疑惑,稽首一礼道:“贫道灵道清,不知道兄上下?”

“贫道姓刘,名泰真。”老道上下打量了灵青一眼,尤其在他手中的拂尘处停了一会。

道:“听道童说,你欲在我处挂单?”

又看了看拂尘才问道:“不知可有度牒在身?”

“有的。”灵青将一份度牒拿了出来。

刘老道接过来看了看,见上面确实是写着灵道清的名号,籍贯出处,修行庙宇都一一齐备。

看罢后他将度牒还给灵青道:“非是贫道不愿接纳你,实是我这观没什么香火,自家都周济不过来呢。”

“是贫道的不是了。”灵青一脸恍然的道:“贫道先前曾化得几分香火钱,今奉于道祖以表功德。”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铜钱,放入殿内的功德箱内,又冲三清像拜了拜。

“善哉,道友功德无量矣。”刘老道喜笑颜开的道。

随即将请到东跨院处,指着东面的一间屋子道:“今后道友且在这里宽住。”

“有劳。”灵青进去看了看,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值得看的。

就只有一张床榻,一卷草席,一个蒲团,连个茶壶水杯什么的都没有。

灵青一身的东西都装在虎皮囊中,倒也没什么收拾的。

遂又出来和刘老道,坐在院子中的石桌石凳上闲聊。

刘老道自称善能捉妖净宅,退鬼治病。

“这杭州城内有不少人家都曾找我作法。

只是这妖邪之事谁家也不会盼着有,除了用得到贫道的时候,他们都来请。

用不到了却也不愿沾染了晦气,因此咱这观中实无甚进项。”

刘老道说着叹了口气。

“我行走天下,曾听闻有人将法师奉为座上宾的。

道兄怎么没去显些本事,招人供奉?”灵青问道。

修行之人不都是善类,哪怕是正经的道门弟子也是如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