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40章

作者:恩深义重

打量周围一圈后,灵青等人这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这里抄经啊。

此时殿内有二十余人正静静的默读经书,然后抬笔在面前的纸上写几个字,再接着看经书。

都全神贯注的沉浸在其中,对于大家的到来全没在意。

这些人大多都看着面善。

既有入门的师兄,也有未入门的,其中甚至有两人和大家同为进入副本的天赋者。

怪不得每天除了干活吃饭的时候,其余的时候压根见不到他们他们的人影,原来他们是早就想到了来这藏经殿。

过了一会,那道童和另一名道童抱着一摞经书白纸,和笔墨砚台走来。

每人身前分发一本经书,一套笔墨纸砚,然后静静的离去。

灵青和其他人相视看了一眼后,发现好像除了抄书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至于说转身离开,估计也没人会这么做。

那还等什么?抄吧!

于是灵青也不管其他人,低头看向面前的经书。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这经文在道门之中可以说的上是鼎鼎大名了,哪怕是一些道文化爱好者也大都听说过。

通篇五百余字,是道门炼养求道的根本法门之一。

最有名的就是正文起首第一句:“大道无形。”

也正是这句奠定了正本经书的格调。

而“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则阐明了悟道之本在清净。

按说平时这种经文在网上随处可见,哪怕在网上买也不过几块钱一本的事。

没什么可看重的。

但那也得分在什么地方看的。

在马路边上看见了不见得会去瞅一眼,师长让看也不过随手翻两遍,不会太过深思。

倘若是一个年寿过百,精神矍铄的老道说诵持之可以得道延寿,也许会将信将疑的诵读求索。

而在一个明显是为仙家圣地的地方,面对这本经书之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渴望。

会从心底愿意让自己相信它是真的。

说不得自己会从中悟出什么神仙功法,即刻得道升仙。

人总是不能避免这样的分别心。

由此可见,经不轻传还是有道理的。

灵青也不能避免。

他迫不及待的翻开封面,捡起笔正想着开始抄写时,突然一愣。

貌似有些不对,为什么那些师兄们都在读经啊?

看了一会他发现了一些端倪,好像几个未入门的师兄们都是念一遍经,再写几个字的。

写几个字再开始念经。

既然如此,那就先念一遍经再说。

于是,灵青缓缓将封面掩上,双目微闭,嘴唇微动,但却并不出声。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

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

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随着他在心中默诵完毕,他顿时感觉一股清凉之意在脑海中蔓延开来,同时自己先前的浮躁之心平静了少许。

这玄蕴咒就是为了诵经所念的。

在技能面板中,清楚的写着诵念此咒能够“在诵读、学习神秘知识时能够获得微量灵感加成。”

虽然不知道这微量加成能加多少,但此时能多点是点,况且还可以为玄蕴咒增加一点熟练度。

第五十一章 清静心念

默诵一遍之后,他才再次缓缓的翻开封面。

一道经文浮现在他的面前: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

不一时,灵青就沉浸在经文之中,随着他不断的阅读经文,感悟其中蕴藏的道理。

脑海中的那股清凉之意越聚越浓,始终让他保持在清心正念的状态。

且有股清净之意在他心中不断的酝酿。

另一边的田莹同样也早早的发现了,没有急着抄录,而是本能般的默诵玄蕴咒,然后再默念经文。

在跟着文喜道长学这八大神咒的时候,田莹最先领悟的就是这玄蕴咒,同时也是第一个领悟此咒的。

对此咒的领悟为众人之首,当时很是得文喜道长赞誉。

不知是她天生有着对着神咒的天赋,还是因为至今她还是学生的缘故。

但想来还是天赋的原因,毕竟和她同为学生的李俊对玄蕴咒的领悟也和灵青等人差不多。

除了两人之外,其余人在看到经文之时的心态和灵青之前的心态差不多。

都是迫不及待的翻开封面准备抄写,想着能够在抄录的过程中领悟一些仙家妙法。

然而当他们拿起毛笔蘸满墨水,对照着经文上的字开始写时。

才发现无论他们如何写,那墨水都无法在纸上留下丝毫痕迹。

这既让他们感到新奇,感叹仙法之妙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心焦。

墨水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证明这抄录经文必有其妙用。

但无法抄录,再是有何妙用,领悟不到也不顶用啊。

张哲和田勇两人也是如此,左顾右盼的希望能够从别人那里得些提示。

然而,当他们抬头一看,发现灵青和田莹此时都正在捧着经书细细默诵时,顿时心中一动。

看看他们,再看看读了经再抄书的师兄们,自然明白过来了。

一时之间灵青、田勇等四人纷纷进入状态,捧起经文默诵。

同时两人也不是蠢笨之人,同样想起了玄蕴咒的作用,在读经之前也静心默诵一遍。

李立看着人高马大,且憨厚老实的样子,但他却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很快就发现了灵青等人的异样。

和求助的看着他的李青使了个眼神,让他看向灵青等人怎么做之后。

也开始学着他们,定下心来默读经文。

跟着一同来的两个女孩也不傻,别人都这么做,自然也跟着有样学样。

虽然他们没学过玄蕴咒,但这抄录清静经的要求本就是要使自己摒除杂念。

感悟经中大道,清心静气之后方能落笔。

于是等灵青读完一遍经文后,发现所有人都正在默读经文。

不由得有些感慨,大家能够通过特事部的考核,获得进入副本的资格,确实都不是泛泛之辈。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将心头杂念摒除之后,捡起毛笔饱蘸浓墨开始准备下笔抄录。

“老”!

笔尖游走之间,灵青已经写出了第一个字。

与此同时他心中一丝对于清静经的感悟,也随着笔触融入到这个字中。

原本灵青并不会写毛笔字的,甚至就连硬笔书都写的有些不堪入目。

但当他在进副本初选择了书生身份时,不仅仅获得了经义知识,还有一手毛笔字。

当然了并没有多高的水平,仅仅可以说得上四平八稳而已。

但当他看到这个字时,竟然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在写这个字时,心中的所赋予它的含义。

这并不是因为自己刚写,所以才能有这种熟悉的感觉的。

而是心中自然而然的就知道。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当他再次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仍旧能够明白今天书写时的所思所赋。

所谓字如其人,字有神韵等词,说的就是人能够以书法线条,来表达和抒发自身的情感心绪变化。

别人也可以通过其文字,来感知这种情感和心绪变化。

但这不仅需要高深的书法造诣,还要看的人有着不低的鉴赏水平。

若是让一个不通文墨之人去看那大书法家的字,也许只能得个“好”字。

但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字中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意境,就一问三不知了。

而现在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那种入木三分的书法水平,写不出神韵十足的字来。

如此一来那就只能是外力所致了,至于是这笔墨纸的原因,还是藏经殿的特殊,那就不得而知了。

就跟白天砍柴时的疲惫Buff样,想不出来他也不再纠结。

放下心思,专心开始抄录起经文来。

然而不同于默读经文之时,对经文的感悟,会蕴养脑海中的清静之念。

随着他不断的书写,脑海中由读经酝酿而来的清静之念,开始随着笔触注入到每个文字当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