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第34章

作者:恩深义重

门忽的打开,一名身穿灰色粗麻道袍的中年道人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三人。

“几位是来求仙的吧!”

“正是,还望仙人收留!”

三人见状连忙施礼道。

“贫道还不是仙人,先跟我来吧,等你们见过了师尊再做安排。”道人说了一声,转身向内走去,三人也连忙跟上。

“多谢道长。”三人对视一眼,拱手道谢一声,也不再言语。

只是紧跟着道人向院内走去。

一路上灵青等三人亦步亦趋的跟在中年道人身后,不敢胡乱走动。

只是双眼不住的乱瞟,好奇这仙家宫观到底是个什么景象。

这道院并不华丽,到处青砖黑瓦,翠竹青苔遍地,偶尔飞白点绛的缀着数株奇花异草。

不多时来到一座大殿,中年道人径自领着三人进殿。

进得殿来,两旁香炉之上清烟袅袅、如仙如雾,使人闻之心静念清、遍体通泰。

那大殿深处,碧游床上坐着个素发垂领,神观爽迈的道人。

头戴紫金莲花冠,身穿三华五气衣,腰系水火锦丝绦,足蹬净袜白云履。

手中一杆银丝拂尘搭在臂上,双目微视微暝、神光湛然,好一副仙家气派。

“师尊,今日又有求仙学道者。”

中年道人进殿后对着那老神仙行了一礼说道。

“我等心慕仙道,万望仙人收留。”

三人见状,连忙拱手作揖求道。

只听得老神仙轻声问道:“你等既欲求道,须得能忍受山中清苦,不知你等可能受得了么?”

“能,惟愿师傅慈悲收留,我等定能吃苦。”

三人闻言心中大喜,立刻得寸进尺连忙改口应道。

“善,既如此,你等且先住下,每日与观中同门,一起挑水砍柴、洗衣做饭、洒扫庭院。

去吧。”

师傅点点头,将手中拂尘一挥,遂闭目不再言语。

“是!师傅!”不仅三人,那中年道人也躬身行了一礼,一同退出殿外。

“陆青。”出得殿外,中年道人唤了一声,就见一个年约十五、六的道童走了过来。

“师兄!”

“你带他们三人安排个宿处,让张师弟给他们找些活计。”

中年道士向那个名叫陆青的道童吩咐道。

“是,师兄。”道童拱手应道。

“你等且随陆青去吧。”那中年道人向三人略一点头,转身离去。

“是。”三人见状连忙躬身应道。

“你不是?”

当道人走后,张哲和朱光两人就看着名叫陆青的道童疑惑问道。

“张公子、朱公子,还有这位先生,请跟我来。”

道童微微一笑,伸手在前面引路。

“你是特事部的吧?跟着灵关道长的三十六个特事部成员之一。”

“是,我叫陆青,直属于特事部鲁省分部。”

通过和陆青的交谈,三人也了解到。

灵关道长现实中本就是崂山上清宫的道人,从小在观中长大。

上次进了副本之后也直接拜入了山门。

这观中大致可以分为未入门的学道弟子,也叫不记名弟子。

名录门庭的入门弟子,也叫记名弟子。

可获师傅亲传的入室弟子,也叫亲传弟子或嫡传弟子。

最后则是得了师傅全部本事的真传弟子,基本上就是一道一门的下一代传承者。

不同于他们这种上得山来,却还没入得师门的不记名弟子,也不同于陆青他们这种记名弟子。

灵关道长是真真正正的拜了师傅、得师傅传法的亲传弟子。

出副本的时候,他领了个下山历练的任务。

在世俗中遇到良才美玉可以带回山门。

于是才有了这次二进副本的机会。

这上清宫虽然不曾大开山门广迎八方之客,却也不是那种闭门读黄庭的宫观。

上得山来本就是来求仙学道的,所以都可以称之为学道弟子。

凡俗但有求仙者也不会拒之门外。

一如《崂山道士》中的王生,一如小二哥所说的寻仙访道之人。

灵青等人都属于这种,还得自己前来崂山求道。

而灵关道人这次进副本不同于大家,是带着名录凭依的特事部三十六人直接到了崂山脚下。

在别人还在往崂山赶的时候,他们已经成功拜入山门了,成为入门弟子正式开始修炼。

当然该有的考验、历练一样不少,就像陆青这样,充当道童服侍师傅、师兄们。

但终归是要比大家有利的多,可见那灵关道人愿意将这些名额给特事部定有所求。

第四十四章 山中清苦

“三位日后就在此休息,先放下行李,我带你们入门。”

正说话间,陆青已经带着大家来到一处小院,将其中一处房门的门牌翻个面,露出个“甲戌”字样的房号。

进去一看十分简洁,靠东墙处有一个通铺,放着三套被褥、私柜。

西面有三张书案、书架,看来今后大家要同吃同住了。

陆青为三人各自安排了宿处后,带着三人到都管执事处录了名册,又一同到都厨处报道。

先打个照面,明日再安排活计。

之后又在司库处领了两身粗麻道袍和一应用品后,已经是红日西斜。

在食堂吃过晚饭,三人人生地不熟的,不敢乱闯,也就直接回了宿舍。

三人也算来的巧,每屋住三个人,轮到三人的时候前面也没有空位了,就将三人安排在一起了。

周围住着的大都是之前一同进副本之人,副本中人前来学仙的稍少一些。

不过此时找来崂山的天赋者算上三人也仅有二十余人。

当时阵中除了灵关道长和特事部的三十六位童子之外,还有包括田勇、张哲等人在内的七十余人进入了副本。

周围紧贴着大阵的,包括灵青在内的也有数十人。

不说全部人员到齐,这人数甚至还不如特事部的人多呢。

看来上崂山这一关确实不好过,也不知最后有几人能来到。

回到院中,早来的天赋者为了欢迎三人准备在院中凉亭处聚聚,也算是交流交流感情。

毕竟如果不出意外,大家日后说不定还能有一份同师之谊呢。

闲聊中,灵青等人问过了那些早来的人,别说传授仙法,就连诵经、练武都没有大家的份。

每日除了挑水砍柴外,就是洗衣种地,净是干些杂活。

“还不如不来这崂山呢,一路上受了这么多的苦。

早知道我就跟那个人去学剑了。”

其中一个名叫刘云的富贵子弟牢骚道。

之前就听他说了,他家在现代趁几十个亿的身家,算是颇有资财了。

但为了进这个副本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搭了不少关系才得了个二等的名额。

降临的初始地点附近就有个有名的剑仙。

当时他还犹豫要不就不来崂山,直接拜那人为师得了。

不过那村子离崂山也不远,他犹豫了一下后,还是选择来了。

毕竟说是有名的剑仙,但谁知道是真是假,能有几分本事?

到底不如崂山来的有保障。

一路上也是经历了一些奇诡之事。

他本身又没有太多的手段,不过是些功夫,又得了件粗鄙法器和一些符箓。

可以说得上是九死一生才来到这里。

进门时也知道要先干些杂活磨砺心志,但没想到真是光干活,啥也不教啊?

“唉,谁说不是呢。”

二十余人聚在院中闲聊,其中也有人附和道。

“行了,别抱怨了,自古拜师学艺不都是从挑水砍柴做起嘛,何况求仙。

只要心诚,师傅自然会教的。”

其中一个年纪大些,名叫李立的安慰大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