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第342章

作者:相位行者

这个生物……是琳所熟悉的生物种类,它们的习性还真是非常相似。

它可以被称之为……‘月上的创造者’。

第664章 环球旅行

最近,琳一直在研究着这个隐藏在岛屿之下的‘创造者’。

实际上它和以前曾经见到的创造者有着很大的差别,不管是在各个方面都是如此……

它有着像是树根一样,遍布整个洞穴的管道系统,不过这些管道几乎都是不可移动的,只有少数的管道上的触手具备肌肉结构,可以从地面中伸出。

这些管道基本都是储藏食物用的,有一些管道长期保持着空心状态,这些管道连接到岩壁的那些‘嘴’上,就是用来产生巨大吸力的,虽然说它的体型看似很大,但和绒球上的创造者比就相当的小了,它只是占据了这块岛屿的地底上百米的区域而已。

而那个创造者则遍布了整个大陆……

在这个月上的创造这的体内不可能有什么剑蚤和真菌,它也无法长出树叶等结构,里面的细胞和微生物种类也是不多,可以说很简单的感觉……

所以说它是一个很原始的生物,琳也找到了它的‘本体’,只是一段比较大的管道,里面有一些神经节结构,可以控制别的区域活动……

不过它没有真正的脑,而且琳认为它的智力程度比较简单,只会做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更不可能达成交流什么的。

但就是这个原始的生物,让琳看到了创造者的‘雏形’。

有可能偶然有一个这种创造者离开了月,到达了大地之上,然后它在无限丰富的绒球上达成了进化。

而这里的创造者,它们没有进化的机会,因为只是养着这里的一群‘萝卜’和别的生物,它们就已经尽全力了,因为月的表面气候恶劣,它们也没办法到上面去。

不过,繁殖的时候除外。

琳发现这个创造者的繁殖方式也很原始,它会在岛屿上伸出一根触须,然后释放出巨量的‘种子’。

这些种子非常细小,会被月面上的风暴吹走,然后会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长出来……

这种繁殖和分裂不同,但和‘孤雌生殖’很相似,所以说,这里可能也有别的‘创造者’。

不过,发现了这个部分之后,琳就想到了绒球上的创造者,该不会它也会制造出新的创造者?但以前的时候,琳并没有发现创造者有什么有关于繁殖的器官,它可能抛弃了繁殖的能力,不过的确这种能无限长大的物种也不需要繁殖,实际上它是一个有着无数可能的物种,只要环境适合,就能够成长起来。

这些创造者都很相似,就是饲养生物。

这个创造者主要是用灰尘来饲养这里的菌类,同时养活了这里的别的生物,琳认为它一般只吃水坑中的菌类,而不吃这里的萝卜和别的生物。

因为……琳认为它那些触手是很难抓到那些萝卜的,虽然说制造吸力很消耗能量,但这里的菌类也相当之多,完全足够给它供给养分。

而在绒球上的创造者因为绒球的环境太好,它已经不需要自己喂养生物,只需要等生物自行成长,然后再去吃掉它们就好了。

可能在某个时候,它的智力开始成长起来,慢慢地它就打算控制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了。

但是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呢?

琳想知道,创造者是如何从月上到达绒球上的,而且还带着一些会制造白膏的菌类。

因为在这里的种子不管在风暴中怎么飞,也是不可能离开月的,虽然说月的引力没那么大,但也需要很快的速度才飞的出去。

而且经过虚空到达绒球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琳觉得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创造者离开了这个月,成功的到绒球上发展。

而且,之前看到的那一堆爆炸的碎片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开,琳之前在那发现了一个像是头骨的玩意,但是这里并没有类似的生物。

实际上这里的生物根本就不长骨头,和那块头骨所代表的生物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果是发生了什么爆炸,让种子飞出去了呢?虽然创造者的种子为了抵抗恶劣天气十分的坚固,但不太可能抵抗那样的爆炸。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创造者到达了绒球呢?琳觉得应该主要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接下来,利维坦在这里继续观察了一下这里生物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菌类是主要的生产者,因为只有它们能分解这里的灰尘。

然后就是和它们共生的微生物,再往上就是萝卜之类的较大的生物了,它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以灰尘为主的简单环境,可能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里……没有任何生物离开过,也很久都没进化过了。

如果把它们哪一个抓到绒球上的话,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大气环境而死,除了创造者和沙砾怪之外,它们似乎都无法忍受氧气。

不过琳也觉得没必要带走这些生物,但这有很多东西可以利用。

比如说那些灰尘……

琳让利维坦待在了灰烬之岛上,开始大量的吸收分解这些灰尘作为养分。

如果要在这里探索的话,现在利维坦的体型还不够稳定,容易受到风暴所影响,就像是之前那样,很难进行脱离。

所以琳要改造利维坦的体型,顺便把它的体型弄的更大,并且加大里面的脑结构,可以探测周围更远的地方……

这一切都需要一些时间,而这个期间可以继续观察一下这里的生物生活。

……在这之后,过了几十个昼夜。

现在,又到了起飞之时。

在灰烬之岛上,利维坦看着风暴环绕的天际,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碟形生物,而是一个更大的……碟形生物,它的直径达到三十米,庞大的身躯在空中飞行能保证绝对的稳定度,而且它的全身装甲都用灰烬之岛找到的壳质物重新打造了一遍,比原来更为坚固,也更加的闪亮耀眼。

利维坦已经在这里留下一个基地之种,它将持续观察这里的生物,而利维坦现在将继续飞向天空。

‘轰!’伴随着灰尘喷发的巨响,利维坦旋转着飞上了天际,在尘雾弥漫的天气中迅速地飞向了远方……

在这之后,利维坦就在月之中持续地探索着,每一座岛屿,每一个地方。

因为体型所带来的新稳定性,配合着计算风暴内的风向,利维坦能够稳定地度过所遇到的几乎所有风暴,但是那些比较强的风暴,利维坦就会选择躲开。

琳探索了月上的大海还有岛屿,利维坦也几乎绕了月一整圈了。

月并不是很大,如果说体积的话,大概只是比绒球上的大陆要大一些而已,难道是因为个头太小,所以引力也会比较小?

月上几乎都是海水,没有什么大陆,每一个陆地都只能说是岛屿而已。

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维坦也发现了几座别的灰烬之岛,它们都和之前的一样,是一种定时喷洒灰尘的岛屿。

似乎是因为月之内有什么奇怪的变化,这个感觉和绒球上海底里的那些烟柱很像,在别的一些灰烬之岛上利维坦也发现了生物,但多数是一些微小的生物和菌类,没有之前那么丰富的生物,更别提有个创造者了。

不过,有一些岛屿上,琳还是能看到类似萝卜的生物,它们也是躲藏在地底之下,并以那些菌类为食。

萝卜大概是月上最多的,较大的多细胞生物了吧。

除了灰烬之岛外,别的岛屿大多数都是岩石岛,在海面上也有很多直径只有几米的小岛,真不知道它们是在这种环境下是怎么形成的……

除了唯一的那一座外,利维坦没有找到第二座有那些爆炸碎片的岛,别的岛屿大多数都十分平坦,好像被清扫过了无数次一般,上面什么都没有。

而那个头骨到底是什么生物,现在依旧是谜团……

利维坦继续探索着整个月的时候,月所待在北之大陆的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了一半……

利维坦探索了月上面的几乎每一个地方,琳也制造出了一个有关于月表面的地图,上面标示了所有的岛屿,和风暴的规律等等的情况,琳发现月上面的气流并不是随意的形成,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记录下这些之后就能知道月上面的所有天气情况。

总的来说,月的表面几乎没有任何适合生物居住的地方,因为光线昏暗不定,昼夜的温度差距也特别的大,这些生物它们只有躲藏在地下才可能生活,在看了月之后,琳甚至觉得冰封的绒球都是一个生态丰富的世界……

而琳之前见到的创造者,可能是最后一个了,它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因为在别的任何一座岛屿上,都没有见到这种生物。

如果说,创造者只能居住在岛屿中的话。

因为利维坦只是探索了月的表面,还有别的地方没有探索,也许这里还有别的生物的大量聚集场所的可能性。

月的海,是现在琳唯一没有探索过的地方。

第665章 月下深海

琳是对月之海这么评价的。

利维坦现在在黑暗的海水中,慢慢地摸索着周围的环境,在这里移动,比在上面的风暴中移动还要危险。

……但这只是感觉,实际上在月的深海之下非常的平静,这里远离了海面上的风暴,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安静了下来,能够听到的只有时不时传来的轰隆响声。

‘轰……’现在,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了。

似乎是从海床上发出的,但周围没有任何的异常现象,利维坦现在正在一处海沟之上慢慢地游过。

这里的海水十分浑浊,海中到处都漂浮着细小的颗粒,就像是在空气中的灰尘那样。

现在还不知道这些颗粒是从哪里来的,不过这也导致海水中混杂着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即使月上的生物也无法抵抗……

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生物,再加上海中的可分解物质很稀少,所以甚至连菌类也没有。

灰烬之岛那里的水是经过岛屿内层结构过滤的,所以才会有生物聚集。

在这片海域中,只有虚无的宁静而已……但是,在这海底之中还是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利维坦游到了海沟的边缘,伸出触手轻轻地打在了海床之上。

触手的动作激起了大片的泥尘,触手快速地动作着,将周围的泥尘全都挖开,海底的泥尘以已经积累了不少,但似乎因为水流的关系,尘土还没到达很厚的程度,触手挖掘了差不多两米深的时候,利维坦所发出的光照到底下的岩石。

这个岩石上,出现了很多突起的轮廓。

这些轮廓基本都只有几厘米长,在扫尽泥尘之后,可以看出它们的清晰痕迹,这些东西有圆形,有长形,各种各样的形态都有。

它们是化石。

而且和现在所看到的那些月之生物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虽然形态不同,但化石中的壳质物成份和之前在灰烬岛上那些生物的壳质物成份是很相似的。

它们大概是一个进化体系中的生物,不过海中的这些更原始而且更小。

如果挖开周围别的地方的泥尘,也能发现一些类似的化石,它们的形态极为丰富,目前利维坦就是一边挖一边游过来的,现在已经发现了上百种的生物了。

这一切都表明着……这个海以前是生物极为丰富的地方,也许以前的环境并不像是现在这样,而是很好的地区,月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剧烈变化的?

这些化石的形成时间不明确,因为留下来的都是壳质物,而这些壳的内成份探测年代比较困难,和绒球上的测法不一样。

虽然泥尘之下化石丰富,但在泥尘之中却没有任何生物,这里本来是特别容易聚集菌类的地方,但每次搜索的时候,琳都感到有些失望。

不过现在利维坦只是探索了一部分海洋,还有别的地方没有去过……

利维坦现在游过之前的海沟,进入了一个到处都耸立着石柱的地方……

在黑暗而充满杂质的海水中,利维坦利用声音来探测周围的环境,这里的这些石柱实际上都是小岛,它们一直延伸到海面之上,不知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怪的石柱。

这些石柱的周围,也能看到一些化石的轮廓……

利维坦观察了一下这些石柱,琳发现有些化石长的和绒球上的原始生物有些接近的样子。

‘咕’。

忽然,利维坦听到附近传来了声音,根据探测,那是几个水泡,以及一个比较大的东西……

利维坦转过身,看向远处,利维坦所发出的光芒在充满尘埃的海水中只能照到一片朦胧的景色,在这片朦胧之中,能够看到一个奇怪的物体正在海床上。

利维坦游了过去,在清晰的光芒之下,琳看到了……一副骨架。

是之前在堆满碎片那个岛屿上见到过的生物……

上一篇:治愈系篮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