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83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第一支先锋发起了攻势。

“呜呜呜”

越来越多的号角声响起,海滩上旗帜越来越多,纷纷涌向了毫无动静的营口大营。

当唐清安在众将拱卫中下船,海口大营已经被周兵所得。

“各部清点人数,整装兵备,命花眼,邓兴,杨清,李伯升,李齐不可拖延,立刻出发。

一个时辰之类,赵部,徐部必须从船上运完器具,全军出发,命彭大海坚守此营。”

快。

想要成功就需要快。

快到让老奴的援兵回援之前,夺下海州。

可是两万人从船上到岸上,所需要的的时间就不少,还要把器具,马匹从船上牵下来。

唐清安亲自到岸边督促,却也无法提高一丝。

随着岸上人声鼎沸,马匹惊乱,越发的乱了起来。

前锋各部已经出发,而船队上的物资还没有运完,到底缺乏训练,不能快速的完成目标。

等大军重新出动,已经过了小半日。

打下营口大营才不足半个时辰,而大军出发竟然耽误了半日,谁也没有想到。

看到突然出现的周兵,梁房口关的守将万万没有想到。

这许多人都是从哪里来,为何自己一丝警讯都没有接到,梁房口关才五十人。

随着老奴大军围困北镇,后方各处无忧,驻守军士都抽调北上,老奴准备等夺下北镇后,趁势突入辽西走廊,说不定有机会一口气拿下山海关。

如果能拿下山海关,蛮族的国势就稳固如山,对大周京师之地的攻守,皆在蛮族一念之间。

花眼已经夺得了头功,其余先锋为了争功,各部合计五千人,直扑梁房口关。

梁房口关的几十人如何守得住,不过此处的守将是蛮将,竟然战至最后一人。

这一次没有战船火炮发威,周军的损伤竟然比夺下辽河口大营还要大。

随后就是耀州驿,耀州驿离海州城只一百二十里,守军高达三百人,不过此处绝大多数是汉兵。

抵抗的程度远远比不上才五十余人的梁房口关,轻易的就投降了。

众人商议后,派了骑士去告知中军,不等回复就急行军往海州城,急行军一个日夜,就可赶到海州。

根据投降的汉将告知,海州守军只有两千人。

老汗下令,后方各部遣兵北上,合计有两万余人,海州原来有守军五千,调走了三千。

不过辽阳会增兵海州,到底多少人,何时到就不清楚了。

唐清安收到前军的军报,派给了严正中。

严正中正调派船只进入大辽河,接到将军的急报,翻开一阅,告诉传令兵,让他回去告诉将军,他保证完成任务。

海州是重镇。

辽左西部四大重卫,城池高大,地利比不上金州,但是有淮海东来第一城的称号。

全城人口如今有一万余人,其余都被征调为民夫,为蛮族大军运送物资。

花眼等将绕海城河,从塔山至海城,超过了原来的计划,第三日才到,刚探清楚地形,占据了高地。

次日,唐清安的大军竟然抵达了。

从海上进入大辽河,顺着支流入海城河,唐清安大军渡河直行,只比前锋慢了一日。

河道不比大海,大船都停在海口,小船在海城河运送军士,也带来了佛朗机。

海州城南就是此河,所以运载火炮没有费什么力气。

不过小船受不住火炮的后坐力,只能运送到陆地。

海州四门紧闭,城中严阵以待。

他们已经收到了军报,得知有大军突入境内,不但派了骑士出去求援,还把城中壮丁组织发了兵器上城墙。

虽然城外的周军越来越多,通过规模预测到竟然高达两万,但是守将还是有信心守住此城,坚守到援军。

只是蛮将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么多的周军,到底从何而来,当看到海城河夺下了码头的船队,心里隐约有所猜测。

通过船只,他联想到了,这应该就是那最近声名鹊起的金州将军。

人的名树的影。

既然是此人亲来,他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指挥各部防区,整理守城的器具。

海州西边是白虎山,在宋朝时,义军抗金守城,金兵就在此山窥视城内动静。

如今物是人非,转眼间四百年过去,换成了汉人在山上,蛮族在城里。

山里还修建了一个亭子,在亭子里不但可以看到海州城墙,回头望去,还有一座已经废弃的山庙。

“攻城。”

各营安营扎寨完毕,大军动了起来。

北门的门楼外的那座桥,根据降兵的介绍,叫做甲子桥,夺下此桥才能靠近城墙。

此桥正对着门楼。

周军顶着盾牌,推着楯车,扛着云梯,迎着城墙上的弓矢,潮水一般的涌了过去。

城中守将知道自己兵力不多,没有派兵出城守卫此桥,虽然惋惜这一处的地利,却到底懂得舍得。

正当门楼上的弓手们拉弓射箭时,周军后部的弗朗机大炮,选了一块高地,排成一列点火齐发。

打的城墙乱石飞溅,弓手伤亡惨重。

周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带着器具开始攀墙。

四个门都是攻打,唐清安把所有的佛朗机大炮从船上卸下来,集中火力对准西门。

因此他才来此山,在后方督战。

能轻易的运来佛朗机大炮,实乃地利,如果只靠陆运,委实没有这般轻易。

花眼很凶悍,所带领的部队,有很多他的老兵,颇为凶悍又是他部第一个登上城墙。

正当唐清安激动,却又转眼间被赶了下来,唐清安连发旗令让人支援都还没来得及。

花眼咬了咬牙,组织人手再攻。

又有一部已经攀上了城墙,竟然是辽民营的人,几人在城墙上,被砍成了肉泥没有退后一步。

辽民营越来越多的军士攀上了城墙,上了城墙死则死矣,无一退却。

赵缑用等大将在亭子里,皆松了口气。

他们就怕军心。

战争中,攻城最是考验军心。

如今看来,将军淘汰没有战心的军士,征募辽民的思路,果然是对的。

唐清安看的清楚。

犹如蚂蚁一般的辽军们涌上城墙,又被一一消灭,这都是信任自己的人啊。

“去传令炮兵,让他们看看城墙上的袍泽是怎么牺牲的,他们要对得起这些牺牲的袍泽。”

“轰隆隆。”

不久后,弗朗机阵地里,发出了雷鸣般的巨声,连绵不绝耳。

城墙上,其余处的蛮兵被火炮轰的头昏眼花,组织起来的壮丁吓得口吐白沫。

蛮将一脸的焦急,正根据令兵传来城墙的形势,发出号令调动各队,却在火炮之下,各处行动迟缓起来。

一名将官竟然亲自爬上了城墙,砍死了一个壮丁,却等来了几个蛮兵,支援他的周兵都被蛮兵砍死。

“李齐莫慌,我来了。”另外一人翻过了墙垛,看也不看就杀了过来。

第一百章 十日

没有马的骑兵,就犹如没有牙齿利爪的老虎,所有人都敢上去奚落一番,以报平日心里积攒的不满。

而什么时候,骑兵的待遇都是最好的,都是最受到重视的。

花眼原来也是个骑将。

用攻打海州城的凶悍,通过行动告知了所有人,没有马的骑兵仍然不落于人后,仍然是步兵中的精兵。

骑兵天然对步兵有傲气。

花眼被提拔为了游击将军,统领金州唯一的骑兵营。

没有战马的金州骑兵,如今甚至能做到一人双马,因为海州城里的战马有三千多匹。

这一天风景依旧,虽然还只是上午,却已开始热了起来,只有阵风吹过,才让人恨不得停留在风里,想要留住风里的凉爽。

以海州为中心,各处的东四方台,望台等等,连更远的千山堡,都派来了援兵。

少则数十人,多则两三百人,游离战场之外。

他们收到海州的求援信,并没有拖延,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海州这么快就陷落。

周兵,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连入城的机会都没有。

唐清安被困在了复州城。

不是因为城外那些苍蝇般的小部蛮兵,而是因为偌大的海州城里,连绵的物资。

不能给他们合兵的机会,趁着群龙无首的时机,在这个节骨点上,骑兵营出动了。

两千人的骑兵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从城门列队而出。

每名骑手戴着头盔,穿着骑铠,用鞓带在腰间束紧,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或垂,或叉腰,或抚马,或摸器

手臂上用绸布,棉花,皮革制成的臂缚,勒的胳膊显得线条凸出,孔武有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