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8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望向北方。

大周和蒙古左翼敌视了百年,互相厮杀了百年,如今局势大变,蛮族崛起,北镇若有失,蒙古难道能单独对抗蛮族吗。

换做是自己,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蛮族大军直奔北镇,沿途各路城堡,闻风皆降。

十余万大军,把北镇围的水泄不通。

有人建议,按照军事常识,围三缺一才是正确的选择,可以让守城的一方报有侥幸,说不定会突围而出,放弃城池。

老奴笑了。

他不要给北镇里面的军士侥幸,就是要浩浩荡荡的碾压,压破对方心里的防线。

一份叠加一份的恐惧,威力不只是等于两份。

各营才安营扎寨,蛮军就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北镇城门上火炮齐发,威力巨大。

攻城的蛮兵无视身边的炮子,哪怕族人的断肢残颅溅到身上,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比野兽都还要野兽,没有人性的恐惧,脚步没有加快也没有稍缓,各阵前行稳定,不显丝毫慌乱。

右翼四旗攻打东门,左翼四旗攻打小西门。

等又近了些,城墙上的周兵火箭,弓矢,炸药俱发,城墙下的蛮兵倒了不计其数,却没有一人后退。

双方立马陷入了纠缠,随后右翼分兵去堵塞东城入水口,左翼分兵挖开小西门闸口。

等护城河的水流干,蛮兵们推着楯车攻城门,城门上倒火油,掷火罐应对。

蛮族的神射手们混在队伍中,给了城墙上士兵不少的伤亡,让对方不敢轻易露头。

守军将领则逼着躲避的士兵们严守岗位,才半日,双方就死伤不计其数。

也只半日,小西门的桥就被蛮族夺了下来,开始竖云梯,列器械,登城而上。

城垛守军和上了城墙的蛮兵展开肉搏,靠着以多打少击退了数次。

最凶险的一次,蛮兵已经在一处城墙上站稳了脚跟,随后登上几十名蛮兵,正扩大战果时。

李达祖的亲卫,以三层列队火器兵,抵近次序而放,才夺回了此处城墙。

一日不曾停歇,到了夜间,周军提灯照亮城墙,蛮兵以火把攻城,竟然比白日的攻势更加的猛烈。

只到了下半夜,蛮兵才鸣金退兵。

李达祖率领各将巡视城墙,补派兵源,鼓舞士气,看到黑夜里格外醒目的蛮族大营,李达祖愣愣的看过去。

上午的时候,周军伤亡不大,下午开始上升,到了夜间直接翻了数倍。

每当有蛮兵登上城墙,更或者打退周兵,掩护其余蛮兵登云梯,周军的伤亡就会不成正比。

只第一日,北镇各处统计,伤亡士兵一千四百余人。

整个北镇目前才三万兵,伤亡竟然高达近二十分之一,要知道他们是守城啊。

这么大的伤亡,令李达祖心惊,身后的将领脸色也都十分的难看。

又等了两日,却连蒙古援兵的影子也没见到。

北镇上下陷入了绝望。

而聪明的林丹汗,趁着蛮族全军攻打北镇,没有选择南下,而是东行。

率领大军扫荡不遵他号令的蒙古部落。

这些个部落,仗着蛮族撑腰,胆敢有二心,林丹汗早已按捺不住,原先派使者去老奴处,也是为了麻痹他。

至于北镇。

在他看来无所谓。

因为他的内心中,不但要征服老奴,整个辽东都要是他的,然后西征左翼蒙古。

学祖上最伟大的大汗,统一目前已分裂几百年的蒙古部落,最后光复蒙古的荣耀。

老奴见到蒙古部落派来求援的骑士,笑得合不拢嘴。

“那小儿真是聪明。”

“哈哈哈。”

听到大汗的奚笑,蛮族大将们纷纷大笑起来。

“你们回去后,告诉你们的台吉,迁移部落先避开他的大军,等我得胜归去,再替你们的台吉主持公道。

我原先就让他们防备一二,可惜你们的台吉左右摇摆,到底不愿听我的。

现在有人替他们做了决定,如今到底要选择谁,他们终归得做出决定了。”

骑士们从老奴处得到了补给,休整一番纷纷回去向自家的台吉复命。

此时,辽东湾,庞大的船队正在茫茫无际的海上航行,悄然无息。

第九十八章 肥肉

锦州史鼐焦头烂额。

辽西新募十几万兵,分了一半给北镇,如今整个广宁才不到七万兵,且绝大多数都是新兵。

北镇才有老将老兵,他这里并没有。

原来辽东都司控制了八成多的营兵,北镇则是不到两成的营兵,而辽西走廊并没有营兵。

辽东都司的失陷,导致的后果太大了。

萨尔浒和沈辽两次大败,大周全国的精兵都消耗一空,哪里还有精兵可调。

如果北镇万一不保的话,史鼐正考虑要放弃辽西走廊,全部撤退回山海关。

十余万新兵,已经是大周国内用尽了力气调来的军士了,所以辽西这七万新兵,关乎大周社稷。

辽东可以放弃,山海关绝不容有失,山海关关乎京城的安危,如果让蛮族趁势夺下山海关。

导致的恶果,就是大周要考虑迁都南方了。

所以用这七万新兵去支援北镇,史鼐并没有这个想法,该给北镇的他都给了,不能给的他给不了。

索性辽西设立的东海营几百人,出海竟然光复了金州,算得上史鼐的功劳。

这也是他目前能无视朝堂上攻讦他的奏章的底气所在。

现在等不来蒙古的援兵,就盼着金州兵了。

史鼐内心庆幸,辛亏自己听了贾敬的话,鼎力支持此子,才有今日的期盼。

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老奴真的很厉害,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的军事素养不是一般人,能有如今的成就,绝对不只是靠的运气。

唐清安知道自己的才能,实不能对抗其人。

不过他会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的视野其实也很开阔。

至少他知道登陆战,而老奴一辈子没有打过海战。

他对大海的认知,就是辽左北方的海面结冰了,竟然派骑兵去渡冰作战。

这就是他的短板,生活经历对这方面的欠缺,导致的弱点。

复州城里有八千兵,唐清安知道自己啃不动,也不想去浪费力气。

从军户余丁征募了一万七千人,报名者极其踊跃。

因为当兵吃粮领饷,在金州是最好的差事。

这一回除了原东海营再次扩张了一倍,征募四千人,已达九千人,李胜虎领一营三千人,陈凯武领一营三千人,二弟刘承敏领一营三千人。

另设一亲兵营计五百人,哨官张薄升为把总,是原来东海营的十队长出身。

新立二营,由原先立功的辽民为大小武官,两营又是六千人。

如此下来就是一万出头。

原来复州,金州各营,征募七千人,补充前番自身伤亡的士兵,以及抽调组建骑兵后的空缺之用。

原来的金州兵里,有不少各部打残了的骑兵,都被重新组织起来,有两千人建立骑兵营。

金州原来有战马不足百匹,北镇送来一千匹马,但是能做战马的只有六百匹,合计七百匹战马,远不足使用。

不过架子先立起来,战马的空缺,慢慢来凑。

没有马的骑兵,浪费在步兵上,的确太过奢侈了。

这些人都是原先辽左各处的骑兵,能活到当下,大多都骑艺娴熟,有几把刷子。

花眼,邓兴,杨清,李伯升,李齐作为先锋,各自统帅一千人。

赵缑用为左路参将,领辽民营三千人。

徐寿福为右路游击将军,领辽民营三千人。

唐清安为中军主帅,带亲卫营,领李胜虎,刘承敏二营,合计六千五百人。

后营彭大海,郭英领两人合计领两千人。

全军合计一万九千五百人。

水师都司严正中,把总李二,苟儿等将,领水兵三千人,大小战船三百艘载军北上。

金州城防交给金州兵备佥事冯胜之,后方旅顺城防交给旅顺兵备佥事顾应时。

陈凯武领一营三千,其余各总哨,合计六千人守卫金州城,四千人则严守各堡。

安排诸事妥当,唐清安拜了一拜冯胜之和顾应时。

“金州安危,就托付两位佥事了。”

“金州城池之坚固,非复州几千蛮兵可夺,又有陈千总等将领效命,将军无忧后方,我等恭祝将军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在码头上,一众官员送行,冯胜之和顾应时是目前金州品级最高的官。

而且从长行岛屯田开始,大小事务都皆由他们之手操办,在金州百姓里的威信,除了将军就是他们二人。

“如此甚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