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3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贼军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而朝廷则由于咽喉被扼,将导致腹心内溃,犹如被刀桶入了咽喉。”

李长松坚定的说道。

京城二叔送来的消息,令他对国内的形势知根知底。

“为了朝廷安危,本使准备听奉平辽侯号令,只等京城勤王之令下达,即随金江军入关剿匪。”

“诸位可否愿意随我一同而往?”

李长松重重的问道。

“末将等愿意追随节度使。”

众将抱拳。

这就是仁义的力量。

唐清安十余年来如一日,仁德之名传播各地,众人对平辽侯产生不了敌意。

而平辽侯并没有举叛旗的动静,导致北镇将领决定投靠平辽侯,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

金州虽然没有正式派兵侵占登来,但是加大了在流民区的人员。

没有穿戴金江军军服的士兵,悄悄的高达了上千人。

官府可能有所耳闻,因为对城门的管控加派了兵丁,但也没有做出多余的动作。

手里无兵,朝廷又指望不上,地方官员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维持局面不崩。

拖延一天是一天。

龙山大营总兵吴兆元,深感不安,竟然放弃了龙山,率军后撤,一直退到来西。

与来州的来山大营形成犄角之势,以应对金江军可能的威胁。

他的撤退,导致原忠顺王在登州布置的防线毁于一旦,轻易的让金江军控制了地方。

除了城池,地方上已经是金江军在维持。

两个月的时间里,登来的形势变化之快,令人们咋舌。

不显山不露水。

金江军稳步的蚕食,扩大了根据地。

朱秀见状,直接派出了一营,整整三千人马,不打金江军的旗帜,接管了登州各地空白的军防。

没有人顾得上弹劾吴兆元。

贼军在中原犹如烈火燎原,无法收拾,山东境内曹县,单县已经出现了贼寇的身影,最远深入巨野。

各地都在固守待援,等候朝廷大军剿寇。

因为朝廷不消灭贼寇必死。

运河落入贼寇的手中,失去了南方的粮食,京畿不攻自溃。

山海关各将。

总兵左钦,游击马忠周,游击时春。

奉诏入关。

辽西军各将。

拒奉诏入关。

但是辽西军趁着山海关兵力撤走,顺势占据了山海关,此事又是遵守了朝廷的调度。

各地节度使,乡兵,民兵搜刮一空,重新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宣称百万大军。

命退回陕西和甘肃的固原总兵刘明先,宁夏总兵李坚,在屯驻于河南湖广一带的程之信等,参加围剿贼寇的作战。

这是朝廷费劲了周章,才重新组织起来的力量。

为了让将领们奋勇作战,皇帝大量的下发了职位,作为实力与兵力最多的一支,程之信不但成为了节制使,也获封伯爵。

同时。

为了安抚平辽侯,下诏封公。

保国公。

世袭金江镇节制使。

乃八公镇国公,理国公等之外,第九位获得公爵的人。

……

“李长松已经投靠了平……保国公。”

刘英看向赵雍。

作为辽西军一直以来的两位总兵,他们打仗的本领不强,逃跑的能力却不弱。

能打仗的将领都死了,不会跑的也死了。

留下了的只有他们这种。

熬着熬着,成为了最高军事长官。

“保国公。”

赵雍嘴角动了动,眼里看得出羡慕。

“你说他有没有可能皇帝?”

“什么意思?”

刘英莫名其妙的反问。

“如果他当了皇帝,能不能给个国公咱们当当?”

听到赵雍的奢望,刘英下意识的摇头。

“金江军人才济济,就算保国公真当了皇帝,你我想要出头当国公,恐怕没有这个资历。”

“凭什么?”

赵雍语气不满。

“他当皇帝坐天下,难道连个国公多不愿给咱?”

越想越不甘心。

“咱得让他知道,想要获得咱们的投靠没问题啊,但是他得承诺,日后让咱当国公。”

刘英听闻,神色怔了怔,缓缓瞅了眼赵雍,所有若思的收回视线。

过了几日。

贾鉴和李长松,带着北镇的将领,亲自抵达锦州。

此时。

刘英,赵雍等人,早已来锦州等候。

这次的碰面,是三方之间心照不宣的大事,商讨投靠保国公的后续事宜。

辽西军还有三万兵,除了控制辽西走廊,最近又控制了山海关。

比起北镇。

辽西军的本钱不小。

别看金江军势强,但仗着地利的辽西军,还是有一守之利。

特别是新得的山海关,没有辽西军的同意,金江军甭想从山海关入关。

李长松本钱小,且已经造成了既定的实事,金江军派了两营,份驻扎了各兵堡。

相当于控制了出北镇城外的地利,北镇成为了孤城。

虽然北镇失去了反抗之力,但是也获得了信任。

所以宴席上,李长松极力夸赞保国公的仁义,以此打开话题,让辽西军松口。

刘英只顾吃菜,赵雍见刘英的样子,心里暗骂一声。

两人知根知底,刘英是老狐狸,指望不上他。

于是,赵雍直接开口。

“辽西军不同北镇军,辽西走廊人口十馀万屯田,兵力高达三万,驻守三海关,背靠京畿。”

赵雍点名山海关的重要性。

“有了山海关在手,不但为保国公打开了大门,还能为保国公增添三万精兵。”

“老贾,你认为咱说的对不对?”

贾鉴原来是史鼐在辽西的幕僚亲信,和赵雍刘英等是老熟人,并不陌生。

放下了快子,贾鉴笑着点头。

见对方认可自己的话,赵雍竟然伸手拍了拍贾鉴的肩膀。

“还是我们自家人说话痛快,咱也不卖关子。”

赵雍当众诉说了自己的要求。

私下的承诺,他还不放心呢,只有当众的承诺,他才心里安稳。

如果唐清安愿意毁弃承诺,失信于天下,承担如此大的后果也要失约自己,那他赵雍也无话可说。

“咱不放开山海关,保国公绝对入不了中原,只论此功,咱是不是首功?”

“是。”

贾鉴认可道。

国内的险要关隘有很多。

论地利各有优劣。

但谁让时代变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