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33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久不见回应。

薛宝钗抬起头,看到了夫君一脸的呆像。

「哟,可是奇怪。」

「老爷像是第一次见林妹妹似的。」

「呵呵。」

回过神来,唐清安不好意思,装作若无其事的笑了两声。

众人中。

莺儿五味杂陈,香菱直白单纯。

「嘻嘻,我倒不这么认为。」

林黛玉腰靠着桌檐,显出了细腰肢,嘴里咬着手帕子笑。

没有搭理林黛玉,唐清安知道她又要说些胡话。

别看林黛玉开始抛头露面,但分寸极强,在外头不会轻易和人说话。

能接触的人又有多少呢。

自从上回廊下遇到林黛玉,唐清安开了几句玩笑,被对方不依不饶的逼了句抱歉。

唐清安不但没有生气,心中有些触动。

林黛玉不是冷漠无情的人,反而对爱情有很高的追求,但不同的是,她想要的是交心的人。

那种身心一致的爱情。

你懂我,我懂你。

我不需要你说出来,只是你知道我对你好,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对你好,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对我好。

很纯粹的爱情观。

能让人觉得发笑,细思后又让人感动。

「他呀,觉得我是多余,妨碍了你们。」

黛玉脱口而出,立马后悔。

将手里的帕子一甩,挡在了脸前。

「你何曾不是在屋里的,难道还能飞到别家。」

薛宝钗故意道。

「你混说。」

林黛玉急了,气鼓鼓的要走,被莺儿香菱拉住。

「好端端的玩笑,你怎么生气了。」

的确是自己挑起,林黛玉脸颊气鼓鼓的。

二十一岁的林黛玉,到底长大了,不会像小时候不依不饶。

「你们自己玩,别牵扯到我,牵扯到我就不要气恼,气坏了自个才亏了。」

唐清安看到方桌上的衣裳,猜到了她们为什么都在这里。

论嫁妆。

薛宝钗绝对是府里最有钱的人。

府里有月钱,唐清安不是小气的人,给的很大方,用的也是家里的生意来源,动不了官仓的。

但月钱又如何比的上薛宝钗的嫁妆。

「老爷留在这里吃饭吗。」

唐清安点点头。

府里的女人都有了身孕,薛宝钗向来柔顺,不应该冷落她。

第五百四十章 谋划辽西

京城。

树叶的繁盛,并没有显出京城的生机。

殿内。

皇帝大怒。

而满朝文武商量不出一个计策。

十余年的时光下来。

贬斥,下狱,罢职,剩下的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威望不够,要么不愿意担当。

忠顺王还活着的时候,皇帝疑心他,国内诸事不断,但是皇帝从来没有动摇。

突然传来他死了。

皇帝这才醒悟,叔叔在他心里的分量,是他的定海神针。

可惜。

悔悟又有什么用呢。

正如他叔叔上疏的密疏所言。

五年前没有全力应对金江军,五年后又没有全力应对贼军,皆抱有侥幸,必定埋下大患。

在朝廷还在观望拉拢平辽侯时,忠顺王坚定的要对付平辽侯,与金江镇割裂,封锁金江镇。

皇帝没有支持忠顺王。

到了朝廷要全力应对贼军的时候,又开始忽视平辽侯,忠顺王提出要封王平辽侯。

从道义上拉拢他,让他从仁义上无法背叛传朝廷。

但皇帝还是没有支持忠顺王。

忠顺王临危受命平叛贼军,结果皇帝又失言了。

导致忠顺王大军断粮。

皇帝后悔了。

悔不当初。

“诸臣误朕。”

皇帝冷冷的说道。

闻言,臣工们面色羞愧。

吴文华站了出来。

“臣请皇上允许迁都金陵。”

迁都还是不迁都。

一个月前朝廷还在争论,辽东的平辽侯突然上奏,反对朝廷迁都,让否定迁都的声音压下了支持迁都的声音。

否定迁都的主要分子,是京城的勋贵们。

就连平安镇节度使也不支持朝廷迁都,随着地方将领的态度,皇帝不敢一意孤行。

整整耽搁了一个月。

乱军攻入了是山东,形势更为危机。

现在迁都,路上充满了危险。

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乱军截住。

皇帝不愿意落入乱军手中,而他又想不到办法。

深深的看了眼吴文华。

“诸卿呢?”

“臣复议。”

有吴文华的牵头,不少的官员站了出来。

现在迁都,还有几分成算,否则再也没有了机会。

……

“皇上要迁都。”

……

一封急信,由桂勇亲自带出京城,快马加鞭未下鞍,到了登莱渡船而往金州。

“等。”

唐清安力排众议。

王子腾在操作金江军入关平叛,随便安个名头,就能让金江军获得大义。

抢占登莱,占据登州,莱州,秦州三府,为金江军打下先机。

即可让金江军先在国内站稳脚跟,又可防备皇帝南下。

别小看这个名义。

有没有这个名义,对金江军未来的局势,有巨大的影响。

“只怕错过了时机啊。”

谢有成担忧道。

众人皱眉深思,想着完全之法。

“可把水师伪装成商船,从黄河口进入,呆在黄河河面,如果皇上迁都,就以护驾的名义,在黄河边上拦住圣驾。”

“此计不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