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2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八万四千兵,其中来自各族的士兵,数量为七万余。

第一镇归镇,结束了西征战事,留下了两千兵驻守归化城,守城参将为贾环。

第二镇侵占了载宁平原,达成了目的,军司下令,不许再生事端。

第三镇冬季大练兵顺利进行。

各地的青壮涌入辽东,由兵备司主官陈恒安顿,短暂的训练后,即送往了第四镇。

还有源源不断的兵甲火药炮弹弓矢各项物资,以及济州岛运去的粮食和军饷。

三万新军,抵达琉球国奄美群岛的大岛进行编练。

关东八州上野,下野,上总,下总,常陆,安房,武藏,相模已经战火燎原。

中国五州外样大名与亲藩大名发生了战争。

加藤忠广与松平忠直败退到近畿,遭受了德川一直的袭击,继续退到大阪,被谱代大名松平忠明接纳。

本多正纯在东北举旗,为天皇报仇的口号,获得东北各藩响应,南下攻打德川家光。

接连打败了酒井忠世,土井利胜。

随着德光忠长的战败之局,仿佛刺激了日本的局势,反对幕府的力量越来越多。

现在德光忠长能不能熬过德川家光的进攻,就是重中之重。

如果德川忠长坚持到德川家光退兵,那么日本重回战国就成为了定局。

短时间内,谁也无法消灭谁。

而如果德川忠长被德川家光消灭,那么德川家光就能带着大军返回京都,靠着兵力优势,北上消灭本多正纯。

那时候德川家光还能维持日本的局势,要不了多久就能平息日本。

因此。

三万新兵还没来得及磨合,操练不足一个月,就被彭大海送去了日本本土。

参将李齐帐内,诸人垂头丧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什么货色都往我这里送,把我这里当成什么了。”

李齐愤怒的骂道。

即骂彭大海,又骂金州本土。

“真是乱弹琴。”

几名营总中,最年轻的葛世峰一言不发。

虽然他脸色没有变化,看上去很平静,其实内心也很不爽,其实帐内众人都是如此。

谁打败仗能开心?

从年初带领九千杂牌兵入日本作战,逢战必败,如果不是自己跑的快,早就被包了饺子,一口气被幕府军吞掉。

第一战形势不对,葛世峰跑了。

第二战,第三战……

这一年来,葛世峰就没有打过胜战,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到底是兵的问题,还是他能力的问题。

“本土的兵不愿意给我,我不计较,那把驻扎在琉球国的兵调给我也行啊。”

李齐拍了桌子。

“你们倒好,把几万新兵送来,怎么,未必也太看得起我李奇,我要跟将军写信,你们太不讲道理。”

秦钟满脸赔笑,哄着李齐。

在日本国内,负责第四镇军队的大将是李齐。

打了一年的仗,一次捷报都没有,李齐跟着要疯了,这种丢人的事,他不敢想自己回金州的那天,会如何被同僚们嘲笑。

而且老打败仗也不行,军队的士气已经滑落到了谷底,不想办法解决,往下没法指挥。

“李参将的苦楚,金州上下皆知,所以咱们不是送了一批名好苗子来么。”

秦钟小心翼翼的解释。

李齐冷哼两声,没有继续甩脸色给秦钟。

此人毕竟是夫人的弟弟,长公子的舅舅,不好太过得罪,发泄了一通,李齐没有过分为难秦钟,转头让葛世峰他们去接受新兵。

原来的九千兵,一年下来只剩下五千余兵。

如此高的伤亡,没有溃散的原因很简单,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往哪里跑呢。

也是这个原因,对于三万新兵的到来,李齐没有太多的担忧,不担心有逃兵。

在伊豆整编了三万兵,兵力高达三万六千,重新出发甲斐城,支援德川忠长。

德川家光听到探报,得知汉兵又来了,规模竟然高达数万,内心一声叹息。

功亏一篑。

甲斐城不能在围攻。

幕府军也是强弩之末,摸不清汉军的虚实,德川家光选择了退兵。

甲斐之围,不战而解。

李齐抵达甲斐,开口就是要粮要银。

德川忠长提供了一部分,无法让李齐满意,家老鸟居家、秋元家出面,从领地百姓家中搜刮殆尽,运去李齐军营。

随着日本的内乱,三代幕府之治的成果付之东流。

刚有恢复人口的势头,随着战乱急转直下。

这一年,日本同样大灾。

九州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民变,而当地藩兵远在近畿。

第五百三十四章 柳湘莲的定策

尹豆是日本中部地区,往大海凸出来的一块半岛,三面环海,只有狭长的西部与本土相连,地形易守难攻,与金州类似。

加上海边还有不少的岛屿,其中有三个岛可以当做远征军的后方补给点,距离近运输方便,且更安全。

所以是第四镇一开始就盯上的目标,逐渐成为远征军的大本营。

粮食,物资皆储备在尹豆。

近一年的战争,幕府军和倒幕军双方皆无力再战,各自退回重新积蓄力量。

趁着良好的机会,李齐下令大军撤回尹豆,进行整编操练。

尹豆地方的大名,被李齐以亲幕府的名义杀死,获得德川忠长的认可,也默许了远征军驻扎在此。

“我不管你们有多么困难,二十万石粮食,必须在半个月内送来,否则后果自负。”

葛世峰严厉的说道。

“嗨。”

经过通译的翻译,对面的日本家臣,忙恭敬的喊道。

态度很好,但是又立刻叫屈。

通译在转告葛世峰。

“他说日本国内遭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希望我们能减去一半的数量。”

通译是周人,原来在大坂经商。

满脸的兴奋,话中称为我们,可见其内心下意识为此自豪。

葛世峰在日本国内作战,当然深知日本国内目前的状况。

一年的战争波及全国,加上大旱,春耕秋收皆被影响,雪上加霜,今年的收成,十成还能有四成就是丰收了。

但是战事激烈,各地的大名,征召了众多的足轻,根据情报,日本国内各方势力,军力总数高达百万。

幕府军有近三十万,亲藩二十万,德川忠长有十二万,倒幕军十七八万,各地大名为了自保,军力也扩充到了二十余万。

在1600年,日本人口约在一千二百万左右,并没有什么大增长的契机。

直到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本应该在德川家光晚年,日本开始进入人口暴涨时期。

从德川家光晚年后的百年时间里,日本的人口增加了两倍,超过了两千万。

又过了一百年,人口超过三千万。

现在的时期,日本的人口,估计在一千四百万左右。

一百万青壮被抓去当兵,严重消耗了日本的粮食,而且又破坏了稳定的农业环境。

加上天灾的影响,如果明年的日本不能战事平息,把青壮放回去种地,那么必定会引起全国饥荒。

其实按照正常的历史进度,今年日本哪怕没有发生战争,受到了天灾,国内的百姓也陷入了粮荒。

九州国的民变,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经过战争十倍的放大。

不但九州国发生了民变,乱民军数量达到了二十万,本土不少的地方,也成群结队的产生了流民,沦为了盗贼。

盗贼抢劫百姓,又加深了对地方的破坏。

总之。

战事不能平息的话,日本的人口,会急剧的下滑。

葛世峰是辽东的孤儿,从蛮族铁骑下虎口逃生,对此有清晰的认知,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们金江军五虎,是将军亲卫营出身,常年伴随将军左右,作为五虎之首,葛世峰清楚的知道将军想要的是什么。

一个九州国,必然不会满足将军的胃口。

日本。

才是将军真正想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