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1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哪怕只看一眼,才能咽气啊,不然这辈子,他活了个啥,多年来的生死,让他麻木了,同时也唤起了他的斗志。

“为民请命,立新天地。”

老汉不太会说话,木讷的神色,只会喊这句口号,来诉说他的不服。

他会带兵了,会打仗了。

这份本事就跟他弄庄稼一样。

新王军中的老兄弟,都是外头各义军的抢手货,被外面的首领们当宝贝一样的招揽。

“为民请命,立新天地。”

一个个都喊了起来。

新王笑了。

看着眼前致死相随的老兄弟们,他明白自己没有一无所有。

“我带领你们出山。”

“出山。”

数千饥寒交迫的义军们,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打倒,反而越发斗志昂扬。

他们不是乌合之众。

他们有理想。

没有人有资格嘲笑他们的理想。

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王出天下平

田永命在河南南阳地区,被官军程之信击败,负了伤,就把队伍拉到湖北麻城、蕲州一带同刘破天部汇合。

“他娘的程之信,疯狗一样的咬爷爷。”

田永命大骂。

以往的手段不好使了,以前只要官兵剿的狠,贼寇就投降,官府收拢安置,要不了多久又复判。

如是数次,很多官兵也懒得再打,只要贼寇们上道,在逃亡的路上“掉落”些财物,大家睁只眼闭只眼。

“程狗破坏规矩,其他狗官不管管他?”

其余贼首纷纷骂他,刘破天还一脸的委屈,觉得程之信年轻,不懂遵守默契。

“河南呆不住了,到处都是官兵,咱们得突围出去。”

能活到现在的贼首,没有一个庸人。

一部分铁了心的归顺周军,反过来打他们,一部分死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他们这种。

虽然形势危急,但没人慌张,更没人怕死。

“走安陆。”

有贼首提议道。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熟悉附近地形的贼首提议道,既然要突围,安陆是最好的突破口。

说干就干。

众贼首当天就往安陆方向逃窜。

到了今日的地步,跑得慢的叛军早已被消灭,剩下的都是逃跑能力强悍的人。

跑得快就是本事,就是精兵的底子。

少部分乱军被官兵困住,大部分人顺利经过安陆抵达了承天、襄阳地区。

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又派使者入流民军大营招降。

并调度固原总兵刘明先、临桃总兵曹大旺、锦州参将程之信、延绥总兵王洪、宁夏总兵李坚等围困田永命部。

使者是一名生员卢鼎,是田永命的老乡。

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朝廷摸不清众贼首的底细,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军投降,名气大的几个贼首藏不住真名,漏了个底朝天。

田永命很热情的招待了老乡,并痛快的表示愿意诏安。

然后转头请了刘破天来吃酒,刘破天没有防备,酒过三巡,一人进来给了田永命个眼神。

田永命领会后,语气一变,直截了当告诉刘破天。

“老伙计,一山不容二虎,谷城太小,养不活两头老虎,所以……”田永命故意拉长了声音。

都是人精,刘破天脸色大变,恨恨的看向田永命。

“你要杀我?”

田永命摇了摇头,他倒是想吞并田永命,但这事不能做,名声不能坏。

他有时候很嫉妒龙在前。

两人并肩作战不少,到了现在,两人在义军中已经是名气最大的几支。

龙在前从来没有投降过,走的是最难的路,打的是最难的仗。

但这家伙竟然活了下来,那可就了不得了,流民军多如牛毛,但任谁提起新王,皆是翘起大拇指。

这等人连官兵都佩服。

田永命心高气傲,不认为自己能力比龙在前要差,认为自己的路子才是对的。

审时度势,方为上策。

谷城是个好地方,适合让兄弟们休养片刻,但是刘破天名气大,会影响自己的威信。

但自己又不能杀他,杀了他,那自己就成了小人,背信负义名声,谁都不会支持自己。

田永命笑着拉住刘破天。

“我怎么会杀我的兄弟?勿忧,你的兄弟们已经被我恭送出城,在城外等你。”

刘破天明白了田永命的用意,也不再废话。

“你好得很,以后各安天命吧。”

田永命让人送刘破天出城。

刘破天在城外与兄弟们汇合,有人不服,提出攻打谷城,刘破天摇了摇头,带着兄弟们离开。

顺利驱逐了刘破天,田永命贴出告示。

“本营志在匡乱,已逐乱军远遁。今欲释甲归朝,并不伤害百姓……”

同时,拘集当地乡绅耆老为他具结作保,要求周廷廷同意招安。

老规矩。

田永命把多年从大户搜刮的金银珠宝,毫不栗色全部拿去送给了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

周豫昌大悦。

周军缺饷,有了这许多的金银,他也不用再为此头疼,至于犒赏,他顾不上了。

于是向朝廷建议招抚田永命,并派人监其军。

“地方大户捧昌檄招抚,其述贼乞抚之词,不曰‘解散归农’,而曰‘愿带马兵七千、步兵三千合万众以剿贼自赎’。”

……

京城。

金江镇的大动作吓坏了所有人。

十余万大军西征漠南,几个月的时间就大获全胜,整个九边都陷入了危险。

朝廷花费重金,以辽西,山海关,天津,登州,来州建立的防线,成为了虚设。

有人弹劾忠顺王,这是文官。

有人建议赏赐平辽侯王爵,以安抚其人,这是勋贵,背后的推手是王子腾,算是他变相的为其妹求饶。

而且按照法理,王夫人才是平辽侯的岳母,哪里有女婿杀岳母的道理。

有人建议,不应该再把精力放在乱民身上,以招抚为主,尽快平息这场内战,集中力量应对平辽侯。

兵部尚书提出了担忧。

“田永命是大贼,会不会真心投降?弄不好养虎贻患啊。”

朝廷近些年来,有威望的老臣尽去,没有了足够威望的阁老,

“乱民之弊不在军,而在粮。”

“没有粮食赈灾,乱民犹如野草,生生不息,永不止歇,杀了田永命,还有李永命,王永命。”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难看,两鬓竟然斑白。

他自问自己亲政以来从无懈怠,可惜诸事不断,让他精疲力尽,满腔的愤恨。

多少皇帝不如自己,而自己勤政爱民,为何落得如此境地,老天何其不公也。

乱民的事,他真的累了。

一次又一次,每次的好消息最后都变成坏消息,再坚韧的人也受不起反复。

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他已经看透了官员们,不再信任官员们。

放眼大殿,嘴角露出鄙视。

“招了吧。”

他灰心的说道。

周豫昌上书说胜利就在眼前,他不信。

因为太多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结果每次都在骗他,等来的永远是坏消息。

这种让人无力的感觉,令他恨不得亲手提刀杀人。

但是他不能。

他是皇帝,他不能亲自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