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7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岳讬和硕讬领着十几名族人,逛了两日的蓬来就失去了兴致,准备不日告辞。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蓬来城外的难民区,各种关于金州的口号,口口相传在流民的耳朵中。

“哼。”

硕讬看见了一名金江军的影子,冷哼道。

虽然没穿着金江军的军服,但是那股味道太过明显,轻易就能让人分辨出来。

“想不到蓬来竟然会出现蛮子,当地官府为何不管。”

身边都是自己族人,硕讬无所顾忌的骂道,在辽西的时候,他可不敢这么说。

“这么多流民,官府又不赈灾,他们也怕,有金州收拢过去,这些当官的高兴都来不及,如何会管。”

岳讬如此想到。

“那可不行,岂不是让蛮子壮大。”

硕讬一直不服气金江镇,因为金江镇打败了蛮族,所以极为敌视金江镇。

“金江镇的辽人居心叵测,迟早会乱了汉人的江山,我们此去京城,必当警示汉人皇帝。”

硕讬恨恨的看着那名金江军的身影。

辽人,汉人。

听到弟弟的话,岳讬忍不住嘴角翘起。

弟弟还是很聪明的,这个主意亏了他能想出来。

只要大周的百姓们,接受了所谓汉人,辽人的说法,那就太令人激动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造成十万兵都达不到的效果。

“不能让他们这么顺利。”

看着难民们,硕讬又想到了一个主意。

第五百零八章 我是平辽侯

“小桕虽然贪玩,将军不也常夸他,夫人何必心急,外头有人看顾着,惹不出麻烦事情来。”

周氏笑道。

老话常言美人容颜易老,夫人十年来倒是没什么变化,看着秦可卿,周氏羡慕的想到。

秦可卿一袭雪青弹墨牡丹蜀锦衬裙,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外面套着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大襟衫。

大襟衫下露出花式马面裙下摆,全身被烟水百花大袖袍半包住。

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纹蝴蝶,胸前衣襟上钩出几丝花边,腰系一条金腰带,贵气而显得身段窈窕,气若幽兰。

颈前静静躺着一只瓶形银针筒佩饰,平添了一份淡雅之气,耳垂花篮式鎏金银耳坠,用一支珐琅彩杂宝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盘成精致的柳叶簪,再掐一朵玉兰别上,显得清新美丽典雅至极。

柳眉轻点,樱桃唇瓣不染而赤,浑身散发着股兰草幽甜的香气,清秀而不失丝丝妩媚。

散发着雍容的气息,含一丝媚意,极为的勾人。

自古英雄爱他人妇,今日的秦可卿,凹凸有致,挥动着手中的鹅黄手帕,更是魅力无双。

“我管不住他了,等老爷来,让他老子去教训他。”

秦可卿红唇白齿,恨恨的骂道。

“你是做哥哥的,可不能反被你弟弟带坏。”

又转头看向一旁乖巧的唐晏乾,秦可卿揪心说道。

“我不会的。”

小孩的眼睛黑白分明,唐晏乾半抬着脑袋,认真的看着娘亲,吐字清晰。

“如果我要出门,我会事先告诉父亲,如果父亲不在,我会告诉娘,经过同意我才会出门。”

“我不会让娘亲生气的,娘亲不用伤心,等弟弟回来,我会教导他,让他下次不要这么做。”

说话是一门学问。

如何把话说的慢条斯理,不急不躁,让人听得有感情而不觉得枯燥,就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父亲说过。

言语是人们最有力的武器,掌握了言语,就是获得了无形的力量,可以撬动身边无数的人。

唐晏乾语速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配合灵动的眼神,委实让秦可卿心里生起骄傲。

“真的吗?”

秦可卿不知不觉放低了声音,温声细语的说道。

“嗯。”

唐晏乾用力点了点头。

“我最近几次出去没有胡玩,是和同窗们一起,父亲说只要我表现的好,不惊扰百姓们,就不会阻止我出门。”

“可是来报恩的。”

周氏笑道。

长公子从小就聪慧,自从去了朝鲜,回来后就变得沉默了许多,本来以为吃了苦,不知什么时候起,又恢复了开朗。

这种孩子,别说勋贵人家,哪怕是放在平民百姓之家,都是祖上积了德才有的。

秦可卿坐在榻上,忍不住拉过面前的儿子到怀里,摩挲着他的小脑袋。

秦家比不得贾府,也比不得王府,背后没有可以依靠的娘家。

弟弟秦钟在外头奔波,两年来处境并不怎么好,虽然没有说,她又如何不知道呢。

也就是看在她的情面上,还能留在金州,不然早就和那薛蝌一样,发配到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

所有事都靠着她一个人支撑,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无名无分,谁能晓得她的苦。

贾府不是省油的灯,王府更是一头吃人的虎。

没有娘家的势力,秦可卿委实觉得凄苦。

有时候她反而羡慕晴雯,晴雯的处境和自己不一样,没有那么多顾虑。

自己的儿子是长子次子,秦可卿没有那么多退路。

她不奢望太多的盼头,只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可随着夫君外头的事业,读过书的秦可卿,不能不未雨绸缪。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们。

至少。

让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她怕的就是简单的愿望也无法被满足,越是怕越是不愿被动的等待。

唐清安进来的时候,就是看到儿子唐晏乾在书桌读书,秦可卿在外间坐着。

“怎么还在读书,已经在我那里读了一个时辰,小心坏了眼睛。”

唐清安笑着说道,走到儿子身后,看着他在读道德经。

谁说小孩没有心思的。

自己上回考教了唐晏乾道德经,这些日子以来,唐晏乾就常读道德经。

和后世小孩变着花样玩手机一样,与大人东躲西藏,内头的主意多的很,连大人都防不胜防。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唐晏乾没有起身,父亲以前教导过他读书的时候要专心,不用为了繁文缛节打乱自己的节奏。

读书需要沉浸在里头,被外物打断后,想要继续高效的学习,又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才能重新投入。

“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德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

唐清安拍了拍唐晏乾的肩膀,今天读书的时间已经超了,继续埋头苦读反而不易,所以打断了儿子,继续笑着告诉他。

“治人者诚信不足,被治者就不会信任治人者。”

“此是亘古不变的自然道理,你年龄还小,还不懂其中的奥妙,但是当牢记于心。”

“是,父亲。”

唐晏乾起身恭敬低头。

“去外头转一转,散散心,等会家来吃饭。”

得知父亲要留在母亲处,陪他们一起吃饭,唐晏乾笑容越发灿烂。

打发走了儿子,唐清安看着秦可卿,两人当了十年的夫妻,为自己生了二子一女。

“什么事让你不开心了。”

“哪有。”

秦可卿否决道。

看着秀色可餐的秦可卿,唐清安拉起她的手。

“我俩好久没有一起走走,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吧,正好今日我有空闲。”

秦可卿就这么被唐清安牵着手,在门口时,唐清安主动为秦可卿取下织锦镶毛斗篷为她系上。

两人一路走到后园,话虽然没有几句,但是老夫老妻,就这么牵着手,已经足够明白对方的心意。

走到一棵枯树下,两人才停下脚步。

秦可卿望着干净的树枝,想着八九年前,自己和老爷在这颗树下,那时候府里只有自己,老爷又毛手毛脚。

想到羞人的事情,秦可卿直觉脸烫。

突然,背后传来一股温暖,秦可卿以为唐清安故态萌发,急忙要阻止他。

今时不同往日。

家里人多,孩子也多,如何还能像以往那般胡来。

“别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