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9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李适宴请汉城派来监督他的使者高德祥、沈大临及宣传官金芝秀、中使金天临。

几人没有防备的赴宴,还未等见到李适,刚入府中,就看到了李栴率领的士兵们。

“这是何意?”

高德祥大惊。

李栴懒得理会,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们就如狼似虎的杀了过来。

沈大临,金芝秀、金天临三人抱头逃窜,还未跑到门口,就被士兵们射杀。

他们带来的随从,听到里面的动静,还未等搞清楚,就出来一队军兵,手持弓矢,见人就射。

整个宁边城,轻易的落入了李适的手中,举起了大旗。

同时。

龟城,秦川,云山,宜川各地,没有意外的响应了李适的号召,一夜之间,平安道半个平原地区,落入了李适的手中。

朝鲜半岛是长条形,南边多平原,北边多山林高地丘陵,所以重要的城池和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边。

为了防备咸镜道的朝鲜军,做到速战速决,李适派出了手里最精锐的力量。

七百名使用鞭棍的骑兵,以及一百三十余名作战勇敢的“倭兵”,和两千名朝鲜军只扑熙川。

扼守长白山脉与太白山脉之间的熙川,没有过多的反抗,就投降了李适。

有了熙川,李适不在担忧咸镜道,鸭绿江的边疆诸城,由龟城的韩明琏牵制。

李适有了安全的后方,在宁边城,聚集了近两万兵,痛斥汉城的勋臣,指责伪君李倧。

当众斩李倧的亲信,带着大军往汉城而去。

大军过清川江,安州纹丝不动,按照约定,李适没有攻打安州,一路南下收复价川,顺川,江东,中和,抵达了黄海道。

沿途各城池皆没有反抗,五日的时间,除了鸭绿江边疆的城池,大部分城池都落入李适的手中。

等汉城得知消息,李适已经带领大军攻入了黄海道。

京畿道。

汉城。

朝鲜王宫。

金瑬,李贵,金自点,申景禛,李曙,李兴立等勋臣,皆露出了恐惧之色。

五日的时间。

这么多城池,望风而降,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几日,李适就能抵达汉城。

汉城才五千卫戍军,如何能抵抗李适的两万大军。

众人问向训练大将李兴立,能否守得住汉城。

李兴立知道不是自夸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告知众人。

“李适深谙军事,他带领的兵也尽是精兵,不弱于卫戍军,且扩充到两万之数,恐怕不能李敌。”

金瑬又问向金自点。

“各地的援军,可否五日内抵达汉城?”

金自点摇了摇头。

“只五日的时间,恐怕各地卫所军都没有招募起,如何能赶来汉城呢。”

众人都束手无策。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夺下汉城吗?”

李倧愤恨道。

只用了五日的时间,叛军竟然就突进到黄海道,平安道各地没有抵抗。

多少人在支持李适,李倧看着殿内的众人,心中疑心压不下去。

李兴立掌握了卫戍军。

他是否如表面那般的忠心,会不会也早已和李适勾连?就等李适带领大军抵达汉城,他就开门放叛军入城?

还有金瑬,李贵。

他们有没有和李适暗中商议?

李倧浑身发冷。

他不知道信任谁。

五日,正好是叛军的行军时间,各地连抵抗都没有,想通了这点,李倧还能信谁呢。

李倧只有牢牢的抓住平辽侯长公子。

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六位总兵

陶杰不急,根据刘兴祚对赫图阿拉城的推论,他认为不应该操之过急。

但是将军不同意。

要求他尽快和赫图阿拉城谈好条件,所以陶杰只能特事特办,又来了赫图阿拉城。

但是比起上回,他的态度更加强硬。

“将军仁德,愿意给赫图阿拉城生路,只要归顺金州,就可保留主力。

其余部族,由金江镇官员管理,如果答应,那么金州将提供物资,接济赫图阿拉城的百姓。”

要么接受他的要求,要么他就离开,双方之间,不再有余地。

上一回是投降,此次是归顺。

意义不同。

豪格愿意和陶杰继续商谈,关于其中的细节。

“为何就不能互不干扰呢?我可以发誓,永远不会再侵扰辽东。”

听到豪格的话,陶杰笑了。

“请问赫图阿拉城,无法和大周商贸的情况下,如何养活二十万人口?或者宁愿看着百姓们饿死吗?”

赫图阿拉城去年支援了多尔衮不少的粮资,谁也没有想到会遇到特大雪灾。

压垮了许多新搭建的屋棚,冻死了很多的牲畜。

好不容易熬了过去,结果又水灾连连,不少的田亩被淹没,无法获得收获。

铁,锅,盐,布,茶,粮。

各类的物资,都需要和大周贸易获取。

赫图阿拉城一地,已经无力维系统治,已经有不少饥饿的人逃离了。

如果和金江镇谈判破裂,还需要整兵备战,更是雪上加霜。

“平辽侯的博爱之名,人尽皆知,虽然以前和平辽侯交战,但是我们败的服气,心里没有怨言。”

豪格成熟了,不再是当年那个虚荣的小将。

真的没有怨言吗。

陶杰不置可否,平静的等着豪格的要求。

不少人支持归降金江镇,金江镇没有肆意屠戮蛮人,年余的做派,被人们看在眼底。

也有人不愿意归降,担忧被清算。

总体上。

愿意归降的人居多,总体的形势,赫图阿拉城也无力抗衡金江镇。

“平辽和如何保障我们部族的安危?”

豪格诚恳的问道。

见到豪格松口,陶杰认真回复。

“赫图阿拉城保留两黄旗旗口,其余部族由金江镇官员治理,施行兴修水利,开垦田亩之策。

只要遵守金江镇的法律,那么金江军就不踏入赫图阿拉城境内。

赫图阿拉城,只保留两旗旗兵,不得私自扩军,会有金江镇的官员监督。

同时。

其余部族的丁口,由金江镇成立新合军,向我们提供一万人。”

赫图阿拉城二十万人口,妇孺孩童远比青壮要多,两黄旗的旗兵,只剩下千余人。

其余的蛮丁,战斗力远不如旗兵。

豪格盘算一番。

两黄旗的旗口还剩三万余人,其中青壮不到一万人,这个数量刚好能养活。

其余的人口,由金江镇接济,但是只派官员来治理,不会影响赫图阿拉城的安危。

平辽侯可信吗?

以多年来平辽侯的威望和手段,不是出尔反尔之人,豪格认为是可信的。

最重要的是。

面对大半年来的灾情,赫图阿拉城真的养不活二十万人了。豪格无能为力的主要原因。

要么饿死人,分崩离析,被金江镇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要么接受金江镇的救济,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一万人太多了,我愿意出五千人。”

豪格提出了他的要求。

蛮族的青壮本来就不多,除了自身的军兵,还要派一万人加入新合军。

相当于每户都要出一丁,负担太重,降到一半,改为二十户出一丁,豪格认为可以接受。

陶杰摇了摇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