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77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犹如蛮族最开始全占辽东时,展开了屠戮。

各地兴起了不可计数的义军,声势浩大,仿佛下一刻就能把蛮族逼退辽东。

但是众多的义军首领,皆没有足够的威望,无法组织起来。

大周的朝廷更不行,人们只会猜忌和离心。

各部义军之间缺少信任不能团结,加上被蛮族分割各地,他们之间不能互通。

哪怕义军声势浩大,最后也被蛮族一一剿灭。

多尔衮知道自己弟弟的心思,想要让自己当大汗,但是思来想去,多尔衮放弃了和豪格争。

他如果和豪格争汗位,那么蛮族很快就会分裂。

就算自己杀了豪格,皇台吉为豪格留下的势力,也不会服从他,只会仇视他。

豪格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该不该信任多尔衮。

多尔衮肯定是有野心的。

他不回赫图阿拉城,而是带着人们去了更远的地方,说明了他不愿意听从自己。

但是他的表现,又无时无刻表现出了他,的确对汗位没有企图的心思。

换做成自己是多尔衮,无论何种计策,他也不敢只带几人,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回到赫图阿拉城。

犹如现在的形势。

眼前的多尔衮,他的生死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他带来了最大的诚意。

多尔衮见豪格眼中没有了凶光,心中已有了八成的把握,趁热打铁的劝道。

“我在北,你在南,可以互为犄角,对抗金江军。”

豪格眼睛动了动。

他一直在担心,金江军前来攻打他,连他父汗都败于金江军之手,对于能否守住赫图阿拉城,豪格没有信心。

听到多尔衮的军略,他忍不住询问。

“如果金江军前来,我们能不能合力打败金江军?”

“当然能。”

多尔衮肯定的语气,回复了豪格。

蛮族上下缺乏信心,多尔衮就把说话的语气,改成了坚定的语气,以提高周围人们的信心。

不过他也不会不顾实情的瞎说,而是改变了说话顺序。

“失去了辽东,看上去是我们的失败,其实也是我们反败为胜的机遇。”

豪格眼睛一亮。

他现在不缺各种应对的言论,就缺胜利的保证。

至少。

多尔衮的话,让内心压抑日久的豪格,心情明亮了起来,让他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

多尔衮笑着看向众人。

“我们蛮族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偌大的奴儿干司,神出鬼没,千里转进,极速如风,让人无法防备。

遍布的河流,山脉,森林,沼泽,洼地,没有辽东条条的道路。

想要彻底剿灭我们,至少要派出好几万大军,可是军队多了,却无法保持只一路行军,必然要分路,才能正常行军。

加上长途跋涉,士气疲劳,粮道难通......”

多尔衮一一细数下来。

按照他的说法,金江军只要进入奴儿干司,就是他们的末期。

可是。

豪格皱起了眉头。

多尔衮的说法中,唯独没有守城。

那么。

赫图阿拉城怎么办?

第四百四十六章 绝对不是将军的授意

开原驻军一万,昌图驻军五千,铁岭驻军五千,打着传统的金江军旗帜。

三角形镶红波浪边。

沉阳新成立的新合军骑兵,两千人的队伍,两骑一列,延伸出一道蜿蜒的队伍。

队伍中各色的旗帜,唯独那高举的特立独行的军旗,最是周围的人们感觉新奇。

从奴儿干司打完仗,驱逐了闯入奴儿干司的人,得胜归来的新合军,和以前的气氛不同了。

打量着进城队伍的刘承敏,发现了区别。

前番他去沉阳,巡视新合军,那时候的新合军,虽然训练日久,但是缺少了一股和睦的感觉。

来源太过复杂,草原人,叶赫人,汉人,朝鲜人,苦兀人……

只两千人的规模,竟然高达好几族的人。

“看来派去奴儿干司作战,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刘承敏点点头。

徐辉好奇。

“哦?刘总兵有何高见?”

周围的人竖起了耳朵。

“以前人心不齐,一起卖过命,有了过命的交情,很多矛盾就不是矛盾了。”

“原来如此,是极是极。”

徐辉抚掌而笑。

经过刘承敏的提醒,他联想到了正在镇江城,训练的一营新合军。

根据地方汇报。

同样有刘承敏所言的那些弊端,让人担心影响战斗力。

不过听了刘承敏的说法,如果打完一仗,就能让众人和睦起来,那倒是不错。

刘承敏没有继续多言。

事情当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简单。

金江镇强大,军资充足,军纪严明,打了胜仗等等许多条件,都是需要符合的。

新合军入营后。

章毅带着将领们,来到总兵府,向刘承敏汇报详细的战事经过。

总兵府中。

除了刘承敏,以及他的属官,还有朱文,徐辉。

刘承敏请朱文坐上主位。

“喧宾夺主的事情我可不干。”

朱文笑呵呵的说道。

刘承敏也不在客气,径直走向案几后,回过身看向朱文和徐辉,然后抬起手,请他们先坐。

朱文微微颔首,徐辉笑而不语,几人不约而同的坐下,其余人在纷纷坐下。

其间的火候恰到好处。

可以说金江镇的官场风气越来越强了,哪怕是刘承敏也容纳了其中。

也可以说金江镇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草台班子。

随着地盘和人口越来越充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已经越来越有了大气象。

换句话说。

已经有了自己气场的金江镇,像眼前的三人,他们已经和关内格格不入。

例如徐辉。

他的大哥徐寿福战死沙场,得到朝廷的抚恤,他也可以去兵部,领取他的恩职。

但是他从来不会考虑去效力朝廷,哪怕有一天,朝廷派人联络他,许诺高官厚禄,也无法让他动摇。

因为他在金江镇,已经有了一番气度。

数十年后。

金江镇新升的气场,经历了时间的积累与质变,会和大周越发格格不入,更难以融合。

例如当年的安南。

不过和安南不同的是。

金江镇的统治者,将军他从来不言独竖一帜,而是高举大周的旗帜,那么意义又不同了。

徐辉就和关系深厚的同僚分析过。

将军为何屡次老调重申,多次当众说金江镇永远是大周的金江镇,辽东永远是属于大周的。

金江军就是周军。

徐辉的朋友认为,将军此言论,听上去忠心耿耿,实乃所图甚大,不满足偏安一隅。

得到这个分析,徐辉心里很激动。

他虽然不知道将军能不能办成,但是这份期许,让他心甘情愿的等待与追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