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7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眼前的一伙人,绝对推的干净。

刘承敏消气了。

众人没想到,往年的招数不好使了,得了总兵的一顿痛骂,灰溜溜的失望而归。

将领不爽,

愿意逃入奴儿干司,或者辽东境内的部落,都是世代流传下来的熟部,服从大周的管理。

见到他们哭嚎着被驱赶回去,很多士兵们心中有些膈应。

悍军,最见不得其他的军队,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但是没有军令,谁也不敢擅自出动。

都压着一肚子的火。

将领们的火无处发,那就使劲的操练士兵们,把士兵们操练的嗷嗷叫。

士兵们怨声载道,精疲力尽的回到营房,有气无力的乱骂。

草原人也骂,当官的也骂,想到谁就骂谁。

在一片骂声中。

贾鉴从草原回来。

原本准备直接回去金州,想到朱文在沈阳,所以去了沈阳,向朱文询问他打探的情况。

朱文把他派去打探的情况,详细告知了贾鉴,又说起了最近的形势,突然冒出一个叫做鄂博的人。

有统一把他伴的迹象,如果放任不管,此人多半能成功,会对金江镇造成不小的影响。

“你觉得该如何对付此人?日后对我们金江镇是敌是友?”

“必须把他打下去。”

贾鉴肯定的说道。

深知草原形势的贾鉴,预料此人的崛起,对奥巴是不利的,对金江镇也是不利的。

知道形势危急,为了不耽误时机,他决定先去一趟开原。

“刘总兵脾气变得和善了,越来越像一名官员,做事颇为沉稳,令人刮目相看。”

贾鉴见到刘承敏后,笑嘻嘻的说道。

刘承敏斜着眼睛。

“你能负责?”

贾鉴摇了摇头。

“总是要有人负责的。”

没有军司的命令,擅自出击,谁也不敢担责,刘承敏思前想后,只有他能承担其这个责任了。

“你们就会把我放在火上烤,要是万一将军责罚下来,你们别只看戏才好。”

刘承敏心中本来就倾向收拢投靠的草原部落,不过犹豫会不会和大哥的谋划背道而驰。

贾鉴是大哥的亲信,他既然如此说,那就是有必然的把握。

现在欠缺的是程序上的流程。

战事千变万化,机会一错而过,刘承敏愿意担起责任,哪怕事后被责罚。

他把原来那批将领又招来开原。

“长城外的我不管,自有将军计划,只要他们不冒犯我们,任由他们即可。

但是奴儿干司谁允许他们踏入的?你们都是娘们吗?全部跟我把胆敢进入奴儿干司的人都赶回去。”

仿佛上一次拒绝众人的不是他一样。

不过众将不但没有埋怨,反而满脸喜悦的回去了。

作为当地的最高军事长官。

随着他一声令下,各部金江军迈过了长城,踏入了奴儿干司,很快就和擅入奴儿干司的鄂博的人发生了冲突。

士气,武器,军备,经验。

早就被操练的上火的金江军军士们,进入奴儿干司后,勇猛无比,发挥了十二分的战斗力。

不听劝诫的敌人,毫不客气。

见动了真格,吃了亏的把他伴的人,纷纷逃了回去,不敢继续停留在奴儿干司。

事已至此。

已经恶了一方,当然要拉拢另外一方。

逃入奴儿干司,或者开原,铁岭,昌图各地的草原部落,刘承敏请官府去接纳。

他可没有多余的军粮,可以接济各部。

刘承敏派出军队之前,就把消息告知了官员们,官员们也告诉了朱文。

沈阳的朱文,密切的关注这里的形势。

确认后。

大手一挥,从沈阳运去了粮食。

正如刘承敏所言,既然恶了一方,定然要拉拢另外一方。

战事来的快,去的也快。

但是动静闹得极大。

贾鉴把详情,带回去了金州,供给将军和军司做出指示。

舆图前。

唐清安还在思考,该做出什么选择才是最有利的。

又如何避免奥巴的手段,把草原内部的矛盾,转移为草原和金江镇的矛盾。

“这件事是好事。”

谢友成最先做出了判断,看向众人,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熟部。

是爱好和平的部落。

长城外的牧地都是草土肥沃的地区,但也是最威胁的地区,只有熟部才能在这片牧区生活。

鄂博的行为,会引起各熟部的恐慌和敌视。

提供了金江军入草原的合理理由,又能获得熟部支持的条件,为金江镇创造了有利控制草原的机会。

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拿下把他伴

“如果没有鄂博的话,我们几年内都很难获得熟部的信任,需要长期的互市,才会慢慢获得熟部的认可。”

贾鉴笑道。

如果鄂博不吞并周边的部落,而只是采取联盟的形势,倾向粘花部落,会对金江镇造成很大的麻烦。

奥巴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主意。

让金江军惩戒不服从科尔沁管理的部落,相当于为奥巴谋好处,而金江镇只会落得熟部的仇恨。

现在鄂博的行为,失去了人心,他自己剪除了自己最大的凭仗,让我方没有了顾忌。

众人最后一致认定,可以趁机出兵,既能提前消灭心向粘花的势力,又能让金江镇早日长城外的熟部。

谁知道。

将军竟然没有作声。

难道将军会不同意吗?众人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反对,纷纷露出探究的目光。

鄂博的行为,是突然的,也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上的老奴和皇台吉。

两代人实际上控制了科尔沁以及喀尔喀,就是因为不停的有鄂博这种人。

林丹汗的败去,头上没有了统一的大汗。

野心的人按耐不住,纷纷跳了出来,他们每一次的野心,都能让周边的部落不满,就是给后金创造了机会。

靠着不满这些人的部落,后金轻易的获得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和友军。

轻而易举的打败这些人。

每一次的胜利,都加强了后金在草原上的统治力。

例如喀尔喀草原。

粘花在大明和后金之间,谁弱就帮谁,以此强大自身的战略失败,被不满他的部落,联合后金打败了他。

随着粘花的战败消亡,在皇太极的时候,喀尔喀终于彻底落入后金之手。

现在金江镇打败了蛮族。

同样的形势,当然还是那些有野心的台吉,按捺不住要出头,称霸一方,立下基业。

犹如鄂博。

谢友成和贾鉴的提议,正合历史上后金的做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是唐清安想的要更远。

不论是大周或者蛮人,还是草原台吉,他们治理的那套方法都落伍时代了。

唐清安不是自夸。

他只需要发展海军,鼓励海外移民,支持海外扩张,以大周人口的规模和技术。

整个西方世界加起来都不够看。

但是世界太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