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7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京城上下皆颂唐清安大名。

唐将军出世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千兵败万兵,夺金复二州,只真蛮首级就达数百。

当送捷报,并推车献首的队伍进京,京城百姓们围的水泄不通,纷纷要看真蛮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铜铃大的眼睛,比老虎的头都要大。

“唐将军以千破万,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

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唐将军,天下清安,蛮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

金陵一个知府的奏章,不知道在京城怎么就传开了,百姓们纷纷叫好。

等唐清安坐船到锦州下岸,看傻了眼。

码头上不光人山人海,更有那身着官服的官员都在,为首者竟然是史鼐。

鞭鼓齐鸣

史鼐亲自迎唐清安下船。

“史公,小子何德何能,如何安受这等厚爱?”

唐清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今日。

“哈哈哈,当得,当得。”

史鼐早就收到了贾敬的回信,告诉了他什么才是笼络人心,而且讽刺了他一番。

什么权势不愿意让人才借光,犹如乡野地主老财,把金银藏在地下不见天日。

史鼐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贾敬说的有理。

其实最主要令他改变的原因,实则此子真的太争气了。

现在连太上皇和皇上都双双下诏,要奖赏此子,要求兵部大力提拔此人,不得令有功之人寒心。

把目前的形势略微的透露一番,唐清安听完后,只感到受宠若惊。

自己这番的功劳,七分都建立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知之明他并不缺,知道自己实际几斤几两。

这份盛誉,他有些怕自己担不起。

他原来就想着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啊!

“清安,你如今建功立业,也该成家了,我替你说一个亲事可好?对你可是大有帮助。”

唐清安想起贾珍,连忙解释了一番。

“哈哈,就是贾珍所托,荣国府贾政的女儿,不辱没你的人才,你可愿意?”

史鼐眼睛满是笑意。

看了史鼐的脸色,唐清安明白自己没得选,同意了这门亲事,贾府这一系的人脉,才会彻底帮助自己。

“但凭史公安排,小子大恩不言谢。”

“好好好。”

史鼐亲自拉起唐清安,在百官的迎接中,百姓们的呼喊中,热热闹闹的进城。

第七十五章 水师

虽然待遇与以往大有不同,但是当提起索要补给的时候,史鼐还是一脸的为难。

不是他不愿给,是他真的没有。

辽阳之破已经三月,而兵马出关者才一万七千余人,唯有宣府的一千兵算的上精锐。

蓟镇三屯之营三百足备爪牙,其余万余人则象人涂马,甚有马与械杖皆无者。

从京城运来的盔甲破烂不堪,锈迹斑斑,想要改造也没有工匠,只能空置,没有兵甲的兵将们,望眼欲穿等之不及。

整个广宁聚集了关内援兵三万一千人,招纳沉辽溃兵两万九千人,并新募辽兵一万六千余人。

合广宁旧军户,山海关驻兵,共计十三万人。

兵力虽集,但是兵多将少,重新提拔还要正合训练,不然就会将不知兵兵不识将。

收集了整个辽东,加上山海关,山东新运来的马骡,总共也只三万匹。

而且缺料饿死者众多,上报都来不及,可见一斑。

火炮战车,皆无。

拒马,枪牌,长斧,蒺梨之类亦无一备。

史鼐很耐心,细细地向唐清安解释,唐清安明白,这是对方不想自己误会。

沉辽之陷,不光是士兵的损失,各色物资被夺,同样是令朝廷很难接受的行为。

就算销毁都比落入蛮族之手要好。

唐清安和蛮兵打了几仗,所见蛮兵都盔甲俱全,甚至套两层者,可见蛮族所获有多丰。

“我需要炮,还有船,同时请在长行岛设军械所,既然锦州无法供应军备,请准许我在当地炼铁制兵甲。”

这个要求违制,史鼐沉思。

一旁的唐清安见状,趁热打铁继续加码。

“还有粮食,马匹,骡驴,牛,农具”

“朝廷已让南京征调米豆,从运河运来,堆积在登来海滨百十万石,但是运车不及六百辆,虽然有粮却无法运来,我这里也没有粮食给你。”

史鼐拒绝了这一道,则在军械之事上松了口。

“我可以奏请朝廷,请工部征集军匠至于岛上,但是你能保证,这些军匠不被蛮族所得?”

军匠不同于民匠,历来都是严格管理控制。

民匠都被严格限制不得随意出走,置于官府的直接控制中,军匠更不用说了。

九边各地都没有军匠,可见一斑。

史鼐之所以松口,也是考虑到唐清安的以海制蛮,现在他们都已经发现,蛮族的确望海兴叹。

所以对于在海岛设立军械所,史鼐心底还是相信唐清安的。

而且山东已经要求,把东海堡的火药坊撤回山东,担心广宁不保,这些军户落于蛮族。

既然如此,史鼐觉得还不如便宜唐清安。

终归是自家人。

“可以把军械所设在湖平岛。”

湖平岛是金州后方的一个小海岛,离最近的清水河口都有七里之远。

因地势平坦而得名,长约三里,宽近两里,海岸水深三米,因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全年中大半年都是宜人的气候,岛上绿荫成片。

此处的安全性,比长行岛都要强,所以唐清安看中了这里,这里与世隔绝,天然的保密场所,就是有人心怀不轨,想要告密都无门。

听完唐清安的介绍,史鼐更无疑虑,此人做事的确稳重。

“最好从广东福建调集一些军匠来,我军中多使用鸟铳,此地的军户最熟。”

东南沿海虽然有海禁,但是杜绝不了外来人,葡萄牙西班牙轮番来袭扰,加上海盗不断。

因此东南沿海,特别是八闽之地,偷偷出海的人也不少,对外来的事务接受度很高。

像彷制弗朗机,彷制鸟铳在南方大行其道。

其实唐清安最想要的是澳门的葡萄牙人手里的红夷大炮,可惜他现在还够不到那么远,时间上也来不及。

史鼐答应了唐清安的要求,会帮助他上疏。

“登来海滨有那么多物资,为何不海运呢?”唐清安满意了,开始为史鼐出谋划策。

原来。

辽东运粮船一则没有这般大的规模,二则旧有的航线是直达金州,现在改走海路到宁远,没有熟悉的航道,先前连续触礁沉没了三艘。

其余的船只不敢再走,都原路返航,这才作罢。

唐清安闻言想到了主意。

“何不绕路到金州,再从金州到东海堡码头呢?这条航道难道忘记了?”

史鼐恍然。

拍手大喜,这番却是他们愚蠢透了。

“你呀你,可别太贪了。”

史鼐看穿了唐清安的意图,严肃的说道。

事关自己军中的粮饷,史鼐也顾不得自家人了,严厉的警告了一番。

唐清安晓得轻重,辽西走廊不能失,否则朝廷就顾不上他了,十分的精力都会用在山海关,保卫京师安全。

而且他不敢任由蛮族鲸吞辽西,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攻打他。

这是损人不利已的行为。

山东收到史鼐的公,也才醒悟过来,开始征集船只。

因为辽南的陷落,同样为了防范蛮族,天津才始建立海防,诸事草创,定员足额三万,只招募到水兵几千人。

且战船严重不足,只能索要海运船一百四十艘。

山东布政司前番数次送了七十余艘船给长行岛,这番天津又索要船一百四十艘。

好不容易才备齐,辽东突然开始要船,而且关系辽西安危,经过商讨,辽西事大不敢有误,最后分出了三百艘,运物资去金州。

剩余几十船才给了天津,天津水师上下不到百艘船。

山东布政司参政苏观立马建言,如今金州复还,海上一时无忧,天津水师既然船只不够,留在陆地上的水兵凭白浪费。

而且金州之重不下于广宁,可调天津水师去金州协防,防患于末然乃是上策。

金州不失则海上平安,天津沿岸无险。

金州失则天津沿岸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