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4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从这篇奏疏中,能得知陕西复杂的情况。

在抚局羁縻下的起义农民,一方面对朝廷怀有希望;另一方面为了眼前不致饿死,又不得不四出打粮。

至于吴甡奏疏中所言的「道路皆怨」

这里的「道路皆怨」,不是指的普通百姓,因为普通百姓早已成为了流民。

指的是家有余粮的乡绅大户。

这些乡绅大户,因为利益遭受了损失,把归降的流民,呼之为「官贼」。

他们对招抚政策,内心坚定的反对,认为朝廷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

何谓强硬措施?

杀之。

这并不是新的提议,反而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末期,都是如此,乃旧例。

招抚了也无粮接济,最后还是会因为无粮而作乱,不如趁机屠杀之。

把流民都杀光了,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桂勇是辽民,却已经不是普通的百姓,他已经升为金江军把总,一名中下级的军官。

一种奇怪的感情,在他心中波荡,使得他接下来话,口音有些怪异。

「而国库空虚,加上辽西军,天津,登莱四地的扩军。

还有广东虎门被红毛夷入侵,广东巡抚奏请朝廷物资,召集大军备战红毛夷。

种种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末将认为。

朝廷如果不能加大物资,赈灾陕西的乱民,那么民乱必定复起。或者朝廷采取乡绅之言,趁机屠戮流民,不定民乱平复。」

桂勇说完,低下了头。

哪怕这些年,他已经见惯了黑暗的角落,早已看穿了勋贵朝臣的嘴脸,仍然也会为现实而感到茫然。

流民犯了何罪?

上天无门,下地无孔。

谢友成等人,仔细的询问入侵广东的红毛夷之事,担忧会不会影响金江镇在福建的移民。

唐清安已经了然。

广东巡抚所奏中提及的红毛夷,就是英国人,这个时代的英吉利人。

不过这场战事,最后因为广东巡抚征召了大军,战胜了英吉利人。

旗开得胜的英吉利人,等广东调集了重兵后,见对方势大,认了怂。

虽然如此。

广东调集重兵的过程中,也消耗了不可计数的物资。

大周不是大明。

但是大周目前的形势,很像大明。

唐清安一直在借鉴。

不过未发生的事情,他无法预知是否会入历史的轨迹一样发生。

所以他一边走,一边看。

「你很好,先去歇息吧。」

唐清安宽慰了桂勇,等桂勇离开后,他看向眼前的几人,金江镇的大佬们。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败之地

桂勇的看法,引起了谢友成,冯胜之等人之间的争议。

陕西的民乱,是否真的平定,乃至是否能牵制朝廷的精力,甚至推翻朝廷。

他们谁都无法确定,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太上皇时期,国内的形势同样危急,甚至被俺答汗围困过京城,还有两广的民乱,云贵的作乱,边军的叛乱云云。

不也是熬了过来吗?」

冯胜之认为朝廷足以应付陕西的民乱,不过也认可谢友成所言,至少能牵制住朝廷对付金江镇的精力。

贾鉴却迟疑。

朝廷是否还有余力,可以压下新复起的民乱。

谢友成原负责机密,后来负责军司,更多的从军事着想。

「如果真如桂勇所担忧之事,朝廷万一采取了陕西乡绅的想法,屠戮流民以绝后患,形势就不好判断了。」

几人之间的争论,唐清安看在眼里,没有一丝的动摇。

这些年。

自己一直有可以借鉴的事务,所以他每每都能准确的踩在正确的,关键的节点上。

出海带领数百兵,打败了强大的蛮族。

现在。

眼前的几人,心中很忧虑。

和当初他出海前一样。

在金陵的时候,哪怕是二弟刘承敏,也不愿相信他,不过因为兄弟情义,所以舍命陪他入辽东。

当时。

没有人相信他。

出海前。

所有人嘴上称赞他孤勇,心中却认为他必将失败,但是他的举动,能为朝廷赢得时间。

他们不傻,其中很多聪明的人。

但是他们不知道未来形势发展的关键节点。

自己虽然知道。

但是一路也很谨慎,每一步都走的很沉稳,必定先判断出事务是否和自己记忆中一样,确认后才会行出一步。

不管是对付蛮族,还是控制朝鲜,乃至接触蒙古。

都是慎之又慎,认清了形势,结合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才会踏出关键的一步。

现在。

又到了人们开始忧虑的时候。

因为金江镇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应对的是大周,更有他要趁机插手的日本。

日本太强,国内更大。

谢友成不认为目前的时机,是适合引起日本敌视的好时机。

但是谢友成不懂。

现在才是插手日本局势最好的时机。

等错过了这些年的时机,经历了德川家族三代之治,人心稳固后,介时才更无可能。

哪怕目前的日本,正进入闭关锁关的时候。

唐清安也想要出手,寻找机会打破日本的平静,因为介时的日本,会进入人口激增的时代。

而且现在的日本,有几个节点可供他布局。

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之一,就是当前第三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要不了多久,退入幕后的父亲去世,大权稳固。

会立刻出手对付他的弟弟德川忠长。

第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他想要把幕府将军的位置,传给三子德川忠长。

此事是当年,在日本国内人尽皆知的事。

并且德川秀忠已经做准备事项,将要把他喜爱的三子,德川忠长推出前台。

结果。

让德川秀忠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他还活着的父亲,早已退入幕后的,第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出手了。

因为不受他喜爱的二子,德川家光的乳母,跑去德川家康面前哭诉,说服了对方 。

于是,德川家康支持了德川秀忠的二子德川家光,继任第三任幕府将军。

不然的话。

第三代的幕府将军,将会是德川忠长。

因为祖父的出手,让其与幕府将军无缘。

但其深受父亲的喜爱,从幼年时候起,就获得了大量的领地,有自己的家老和家臣。

其母是织田信长妹妹的女儿。在其母亲的支持下,德川忠长娶了鼎鼎大名织田信长孙子的女儿为正室。

威望,背景,实力等等方面,让德川家光无法放心。

而德川忠长,又是一直不服气,仇视二哥德川家光,认为对方抢了他的位置。

而德川家光,同样认为三弟威胁了他的位置。

但是目前的德川家光占据了名器,实力也远超过德川忠长。

所以在他们父亲死后。

德川家光立刻出手对付德川忠长,先是败坏他的名声,然后贬斥他,削弱他的实力。

一步步温水煮青蛙,最后死在了高崎城,得年仅二十八岁。

「不知道柳湘莲顺利接触到德川忠长没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