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43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三纲就是封建,人分三五六等,这种社会形态性质就是封建,和西方国家封建邦国的封建不同。

将军认为。

朝鲜因为金江镇的崛起,早就脱离了战争的威胁,有了和平的国情,这些年却一直没有改变,反而越发的困顿。

因为朝鲜到了王建王朝的末期,朝纲僵硬,积弊日甚,无法自行脱变。

就算再给一百年的时间,也不会有新的变化。

朝鲜有大周这个宗主国的存在,国小而民寡,可以维系下去。

大周不同。

陕西的民乱且提不提已经平定,只要大周不改革,触动权贵的权益,那么民乱就不会止歇。

因为汉人百姓还有另外一股思想。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

百姓们虽然见识不足,但是有改变的勇气。

在辽东的这些年,林如海认为将军也是学问上的达者,只不过并不是儒家学问上的达者。

而这些年,将军已经证明了他的眼光和才能。

那么。

将军最后会入主中原吗?

无论是天时,地理,人和,将军无不全占,林如海不认为谁能比的过将军。

介时。

儒家该何去何从?

林如海想要改变儒家,但是他想要的改变,太过巨大,可以说要改变儒家的核心思想。

吴文华万难接受,不愿再和林如海交流,匆匆的离去。

不过林如海并没有绝望。

到了他这把年龄,没有了年轻人的急躁,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心中所想做成。

犹如他当初和王丰肃秉烛夜谈时,同样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最后不也认清了么。

金陵繁荣,书社多。

种下一颗种子,会有人探究,而发生变化的。

~~~~~~

朝鲜军开始了撤离,准备回国,就连驻扎镇江,后来驻扎辽阳的五千朝鲜军,也踏上了归国之路。

冯胜之留在沈阳,恢复民生,带领官员清丈田亩,整理地方。

同时把当初从福建兴华府移民的两万余人,迁移到了沈阳,在沈阳进行屯田。

开原城留两万兵,由刘承敏驻守,把守辽长城,防备多尔衮。

沈阳一部,海州一部,镇江一部,海州一部,还有寛旬一带,各地派驻大军。

军资由当地官府供应,避免了其余的消耗。

沈阳,开原人口少,移民之事还需要继续下去。

蛮族清点后,除了屠夫和刽子手,留下了近三十万的人口,缺少物资。

以工代赈。

由官府安置。

诸事托付,唐清安带着两万大军,五千亲卫营,离开了沈阳,回归金州。

海对岸登莱两地,朝廷设立了登莱两营。

金江镇也要在旅顺设立大营。

林如海在海州等候将军。

他特意见吴文华,当然不是随意之举,是和将军商议过,特意于此。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将军虽然还未打下天下,也远没有举动,不过哪怕是治理辽东一地,也不是轻易的事。

前明朱元璋。

从和尚到君王。

人们只看到了他的成功,却忽视了他的努力。

朱重八。

大字不识的文盲,打天下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候都不忘记读书,只这份毅力就不是常人可比。

“吴文华离开时什么样子?”

唐清安笑道。

林如海想了想。

“闻我言,犹如遇到了精怪。”

“哈哈哈。”

唐清安忍不住大笑。

第四百二十章 得关东者得天下

国内有不少的新学出现,甚至提出男女的才智是一样的,女子也可以学习道学。

还有主张鼓励寡妇改嫁等等。

虽然不是主流,而且遭到打压,却无异于是进步的思想,但总体上,核心未变。

唐清安听到林如海口中,吴文华震惊的模样,就忍不住大笑。

“希望林公的心意,能让对方理解,开花结果,逐渐打开儒家接受更新事务的大门吧。”

走一步看三步。

林如海知道将军想要改变大周的风气,应对新的变化,所以主动提出。

他来逐步推广他的学问。

中西融合,优者为先的思想。

唐清安认为很难。

他穿越前,民族经历了多少的磨难,乃至新的国家建立后,又经历了多少的挫折。

最后才消亡了儒家的核心思想。

做到了人人平等的地步。

青天大老爷一词,从故事会中频繁出现,乃至日后再无流行此类词语。

又是经历了多少的发展,才达到了这一地步。

唐清安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新瓶装旧酒,那么他的道路会很简单,只要顺应形势,接纳旧有的思想。

一个是新瓶装新酒。

这条道路才是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会遇到全面的反抗。

前者他不愿,后者太难办。

不过他可以先采取前者,然后慢慢改用新者,不过同样也会有很多的挫折。

那么先推广开林如海提出的想法,哪怕只是撕开国内儒教的一道口子,也能让日后轻易十倍。

正是伟人提出的战略。

先认清当前的主要敌人是谁,然后放下争议,团结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全部推到对立面。

等解决了一件事,再来分清楚谁是新的敌人。

金江镇的主要敌人。

日本。

要解决民族的死敌。

日本的文化以及国土地势,只要他强大起来,必定要对付中国,因为他惧怕强大的中国。

犹如英国。

欧洲的搅屎棍。

不论古代,还是唐清安穿越的时代,英国都是欧洲的搅局者。

东方没有诸国,只有一国,朝鲜也是大周的藩国。

日本是岛国,南北西三方都没有足以开拓的土地,唯独东方。所以它终将是大患,古代就已经有人看清了局面。

未来主要的敌人?

不确定!

大周如果国泰民安,金江镇的主要敌人就是海外正踏上殖民的西方国家,目标是新大陆。

如果大周民不聊生。

那么金江镇就先要对付大周。

所以林如海提出的事,又重要,又不是目前最重要的。

唐清安的精力,因此没有放在林如海所言之事上。

虽然关乎金江镇长远的未来,但是走一步看一步,主要精力仍然留在应对当前的局面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