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39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蛮族的降兵们,没有人不认识那面旗帜。

这面旗帜,在金州,营口,镇江,海州,沈阳都出现过,旗兵们都认得这面旗帜。

和朝鲜军,金江军不同的是,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畏惧,也有平静,麻木,唯独没有不服气。

“将军威武。”

有士兵控制不住的呐喊道。

一声响万声响。

“将军威武。”

三部义军的士兵们,叫喊的熟练,朝鲜卫所军的士兵们,呐喊的口音有些奇怪,但也听得出来。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处都在乱喊。

终于还是形成了数股声潮,哪一处的刚响完,另外一处又排开而来,一股皆一股,连绵不绝。

在这股浪潮之下,蛮族降兵们皆丧失了胆气,灰溜溜的低着头。

平辽侯出海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小数百战从无一败,是不可战胜的战神。

唐清安骑在马上。

士兵们的感情很单纯。

谁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谁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谁就能成为他们的英雄。

唐清安的目光,落在了士兵们身后的蛮人中。

他总算是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未来谁也不敢保证。

但是。

无论是流民,朝廷,又或者自己,任谁入主了中原,都不会有以少控多弊端。

不会压制民族的发展。

那么。

未来。

世界上必然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不会先天性不足,世界充满了白色人种占领的土地,或者白色人种控制的土地。

而且。

解决了蛮族。

他就能腾出力量,有底气,应对即将因为三代之治而进入人口暴涨的日本。

也有余力应对国内的压力。

“吴督院,请看看前方。”

唐清安的身旁,由忠顺王派人护送到沈阳的御史,刘一儒的门生,原河南御史,现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来辽东确认忠顺王弹劾平辽侯的奏疏,弹劾其捏造战功的事情是否属实。

“好像是才投降?”

吴文华笑着试探问道。

“不。”

唐清安一脸的平静。

“为了等候吴督院,特意让蛮族今日归降。”

“哈哈哈,平辽侯抬举我了。”

吴文华在辽西接触了忠顺王,来到沈阳又接触了平辽侯。

两人互相敌视,倒有一点相似的很。

满嘴胡言,张口就来。

不过二人都有底气。

忠顺王有他的底气,平辽侯也有平辽侯的底气。

自己虽然贵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任何一地的封疆大吏都会忌惮自己,唯独这两人不会。

吴文华有自知之明。

没有在别人的地头,张嘴胡来,他可没有这份底气,倒是极其的和善。

第四百一十七章 和平降临

沈阳,抚顺已到金江镇手中,如今,此一带的北方,长城内还有蒲河所,新城堡,会安堡,三岔儿堡,花包冲堡……数十兵堡。

以及铁岭城,开原城,昌图三城。

辽东是卫所制。

以卫所管理地方,施行军户军屯。

不可计数的兵堡,和内地的县城,城镇有部分相通的功能。

各堡外种地的百姓,不只是有军户,还有不可计数的民户,民户不在军籍,也不在民册。

因为辽东没有州县衙门,所以没有户籍。

虽然不在册,却不代表不纳税,不服徭役。

这些不在籍的民户,同样被当地的卫所管理,而且受到世袭武官们更肆无忌惮的压榨。

如今。

取而代之的是奴隶制。

蛮族把奴儿干司的部落,迁移到长城内,又从辽东各地强制迁移来大多数的汉人。

如此密集的人力,保障了建州蛮族,对奴儿干司各部与汉人的控制权,也让整个辽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随着金江镇的北征胜利,除了沈阳一带。

剩余的各地,只有不到二十余万人口,辽长城外的赫图阿拉城,皇台吉让长子负责,迁移了近十万人。

多尔衮是老奴的儿子,是皇台吉封的贝勒,全权负责当地。

沈阳陷落。

他不在犹豫,直接下令各部退出长城,进入奴儿干司。

“大哥,是否去赫图阿拉城?”

多尔衮的弟弟多铎,骑着马赶来问道。

大哥阿济格战死了,二哥多尔衮负责开原人口的迁移,他负责昌图人口的迁移。

至于铁岭一带,大哥已经放弃了,知道来不及。

正好留下来,延缓金江军的脚步,为他们赢得时间。

多铎想要去赫图阿拉城。

哪里有皇台吉提前运送去的物资,足以熬过艰难的时刻。

如此多的人口,没有完善的准备就进行迁移,其中最欠缺的就是物资。

多尔衮知道弟弟的心思。

自己的威望比豪格要高,实力也强过豪格,到了赫图阿拉城,两兄弟可以轻易的从豪格手中夺下权利。

“不去赫图阿拉城。”

多尔衮摇了摇头。

多铎诧异的看向二哥,不懂他为何拒绝。

“赫图阿拉城养不活这么多人,而且金江军肯定不会放过那里,迟早都会被攻打。

我们的实力,无法正面应对金江军,只有躲着他们,寻到机会反攻,才能获得生机。”

多铎听后,面色不快。

他从小就长在富裕之地,哪里愿意去深山老林之中吃苦呢,赫图阿拉城才是他想要去的地方。

多尔衮深知多铎的性子,耐心告诫他,现在不是胡闹的时候。

是性命重要,还是享受重要?

多铎不傻,选择了前者。

多尔衮欣慰的拍了拍多铎的肩膀,他们到底是同胞兄弟,不同于别的兄弟。

刚说服了多铎,多尔衮还没来得及松口气。

远处就骑着马,赶过来一名蛮人,神色慌慌张张的。等看到了多尔衮,连忙上前急报。

“墨尔根戴青。”

那人向多尔衮喊道。

自从沈阳被围后,多尔衮就不许众人叫他旗主,而是称呼他为墨尔根戴青。

墨尔根戴青一词来自于蒙古,蛮族喜欢这个词,借用了过来。

前番多尔衮在大辽河的表现突出,获得皇台吉的夸赞,赐给多尔衮墨尔根戴青的美号。

意思为聪明的统帅。

在多尔衮的强调下,所有人都开始称呼他墨尔根戴青,把他原来镶白旗的旗主的身份渐渐抹平。

如今沈阳城落,他将是所有蛮族的统帅。

“昌图的界堪,带着他的族人独自离开了。”

“混账,我去拦住他们。”

多尔衮拉住了多铎。

界堪的部落,原来是黑龙江北端,咕噜河一带的部落,被老奴征服俘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