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8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就像有的将领作战,他的亲卫们奋不顾身的为他挡箭阻刀,有的将领,则犹如丧家之犬。

就像天时一般,不可预料。

如果是自己的二弟在,那绝对手到擒拿。

唐清安拉开弓弦。

“嗖。”

……

梅花鹿的背上,插入了一支箭失,受到这个刺激,被众骑手驱赶的慌乱,已经疲惫的它。

再也不顾周围骑手的恐吓,慌不择路的从骑手们之间,逃窜了出去。

“彩。”

“彩。”

金江军的骑手们,脸红脖子粗,用尽了力气呐喊。

连同朝鲜的士兵,也纷纷呐喊。

“好。”

官员们也抚掌而笑。

几名骑手,从人群中离去,追逐受伤的梅花鹿,要把它完整的带回来。

很多朝鲜士兵,也在悄悄的打量远处的平辽侯。

此人的名声。

朝鲜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国主李倧和身旁的官员们一样的笑容,露出赞许的目光。

眼睛里,又有一丝的羡慕。

自己虽然是朝鲜国主,可是论起两人的实力,自己空有名号罢了。

平辽侯敢射。

有他的武艺,也有他不在乎自己射空的底气。

而自己却不敢射。

“将军好弓术。”

李贵拍手笑道。

唐清安收起弓箭,闻言,露出笑容。

“比起军中的好汉,我算是班门弄斧,实乃手痒,幸好运气不错,没有丢人。”

“哈哈。”

众人纷纷陪笑。

笑声中。

李倧心里有些落寞。

作为朝鲜国主,他才应该是被人簇拥的主人,而平辽侯,虽然对自己客气。

但是风头,始终围绕着他。

朝鲜的勋臣都会汉语,一手熟练的汉字,是门第的招牌,至于汉话,至少在场的人,皆说的流利。

虽然是在异国,并无二致。

前方。

幔帐围了一圈,搭建了不少的台子,两旁布置了棚子。

提供众人落脚歇息。

朝鲜国主坐在上方,唐清安坐在左方。

长子唐晏乾,生活跟着葛世峰,以及朝鲜的勋臣子弟,来祝贺父亲射中猎物。

“你腰间的剑是谁送的,拿给我看看。”

唐晏乾带上了自己心爱的小铁剑,听到父亲的话,虽然舍不得,却还是乖乖的递上去。

“是末将送给公子的。”

葛世峰抱拳,主动说道。

唐清安抽出小剑,一把未开锋的剑。

做工比较简朴,没有华丽的修饰,对比起普通的剑,剑身要更细一些。

感受了剑的分量,唐清安很快就醒悟,为何要把剑身打造的这么细。

如果剑身宽了,重量也就重了,现在的比例还有分量,正好适合小乾。

可见虽然不够名贵,却也是用了一番心思。

把剑递给了望眼欲穿的儿子,唐清安看向葛世峰,露出赞许的眼光。

自己的儿子。

当然要追随自己的脚步,现在还小,也不能迷失在富贵乡中,而是要懂得武力。

葛世峰来朝鲜看顾唐晏乾,唐清安放心他。

“你不错。”

葛世峰终于露出笑容,见将军没有其他的话,领着小乾去了旁的棚子。

唐清安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扫视了周围的人,见平辽侯神色,都知道其有话要说。

人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平辽侯开口。

自己要顾虑朝鲜国主,也不能太顾虑他。

不等李倧的吩咐,唐清安主动提高了声音。

“蛮族和朝鲜双方,数百年来就纷争不断,乃至多次侵犯边地,掳掠百姓。

大周和朝鲜是宗国藩国之制,双方为了惩戒蛮族,联合出兵萨尔浒,但是光海君私通蛮族,导致大败而归。

蛮族占领镇江,威胁朝鲜门户,引起朝鲜国内动荡不安。

多年来。

幸有诸贤深明大义,临危拔乱反正,驱逐昏聩,扶持圣王,让国家恢复清明。

而我金江镇受朝廷之命,光复辽东,有今日之局,诸贤出了大力,功劳不可忽略。

因为与蛮族的战争,朝鲜国多年深受其苦,百姓艰难。

其实金江镇也是如此。

不论大周还是朝鲜,都是向往和平的国家,官员治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蛮族不同,狼子野心,不尊礼教,率兽食人。

金江镇和诸位,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希望。”

唐清安看了眼金瑬,申钦,李贵,崔鸣吉等人。

众人轻声呼吸,竖起耳朵,认真的听远处平辽侯的讲话,不敢错听一个字。

“咬紧牙关,调集物资,共同出兵,一举击败蛮族,为子孙赢得太平。”

李倧的耳中,诸贤二字,只觉得刺耳。

他虽然因为“诸贤”登上王位,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感激,这些年更是心生反感。

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平辽侯所言,深的我心。”

前番还是金瑬告戒自己,结果平辽侯一入朝,这些勋臣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反而显得是自己反对平辽侯一样,真是龌龊。

于是。

他抢在诸贤开口之前,盛赞平辽侯。

“感谢殿下的认可。”

唐清安回以笑容。

以朝鲜的潜力,出兵五六万人,并不是老大难题,所困不过两班之芥,导致国力空虚。

只要两班不反对自己,朝鲜就能完成金江镇的要求。

两班的确反对不了自己。

因为谁反对他,他就支持另外的派系。

在座的诸人,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就该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什么事不能碰,不会意气用事。

李倧刚才的行为,很多两班勋臣看到了,心中对他不满。

不过李倧不在乎。

这些勋臣,也没有在乎过他。

对于支持自己的人,唐清安一向知恩图报。

例如贾府。

例如薛家。

例如史家。

例如锦乡侯府等等。

所以。

狩猎返程的路途上,唐清安和李倧共乘一辆马车。

“虽然有老西派的妥协,但是少西派的强硬,导致形势恶化,很多两班人士,对汉城并不满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