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5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你和我不一样,身居京城,怎么就没有抢先手呢。”

史鼐一脸的埋怨。

“咱们两兄弟,谁也别笑话谁,你和平辽侯常年打交道,不也是没有往这方面想么。”

“要不……”

史鼎又提起了居住在贾府的薛家。

虽然薛家家道中落,靠着平辽侯的关系,沾染了海贸之利,却在国内权势一道上,已经渐行渐远,不入勋贵之眼。

“可别,咱们可丢不起这人。”

史鼐连连拒绝。

他毕竟是个要脸的人,如果能放下脸面,也不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仍然步步落人后。

虽然和薛府往来渐少,毕竟还是被外人称为四大家族的世交,深知薛家打的什么主意。

薛家的姑娘十七岁了,却连说婆家的动静都没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这种丢脸的行为,史鼐接受不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史鼎直接询问史鼐。

史鼐沉思起来,遍观这些年见过的人才。

其实陈德言不错,可惜他负责的差事不好,史家虽然和他打交道,却不想太过亲近。

刘承敏也不错,却被锦乡侯府抢了。

平辽侯的亲弟弟们,也被人抢了,思来想去,金江镇还真没有合适的人。

有人才,可是以史家的门楣又看不上。

这就是史府和王府的差别。

王子腾对这些虚情就不在乎,王府的女人一个接一个的嫁给贾府,然后脸皮厚的接过贾府权势,丝毫不怕人嘲讽。

本来是贾史王薛的四大家,王家一跃超过史家,连那些年的贾府都要依靠王府。

直到金江镇的崛起,才让贾府缓了口气。

王子腾让夫人出面,以游园的名义,请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一并公子小姐来府里玩。

贾母收到请帖,便称自己身子不便,让她们不用理自己。

王夫人见贾母不去,自己也不去,让薛姨妈同凤姐儿,并贾府的几个姑娘,宝钗,宝琴,宝玉同去。

薛宝钗早起梳洗完,在丫鬟们的伺候下更衣,缝隙间裸露在外,只显肌骨莹润。

虽然睁眼就感到疲惫,却仍然举止娴雅。

她本是个机灵的,母亲虽然没提,她又如何猜不透,如此羞人的事,只能当做不知。

和往日一模一样的,同探春说笑。

可是瞒得了别人,又如何瞒得过自己,薛宝钗此时心累,担忧姐妹们来,自己又要笑脸相迎。

因此一早就离开屋子,在园子里无人处,倚在游廊底下的栏杆上,望着一株海棠出神。

良久。

她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白皙的脸蛋上,浮现一丝愁容。

“姑娘在这里,可是让人好找。”

一名媳妇找了过来,告知王府的请帖,过两日就要出门。

闻言,薛宝钗更不开心了。

自己的母舅可是严厉的很,丝毫不顾小辈们的脸面,连她们女儿也是如此。

母亲向来疼她,不合自己商量,主意坚定,甚至不敢多提,肯定是母舅的吩咐。

不过就算猜到,她又能如何呢。

过了两日。

一行马车离开贾府。

众人入了王府,姑娘们和宝玉,被送入了园子里游玩,王子腾在外间出面,见了自己的妹妹。

都是一把年纪了,他更不在乎礼仪。

“宝钗一定要嫁给平辽侯。”

王子腾丝毫不顾勋贵的脸面,直截了当的说道。

平辽侯已经有了正妻,今年就要迎娶,还是贾府的姑娘,还在王府花园中。

而王子腾却提出此事。

“可是唐兄弟已经有妻了呀。”

薛姨妈还是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敢抬头,小声的向哥哥说道。

“那就做滕妻。”

王子腾不在乎的说道。

滕妻其实也是妾,不过比妾的地位高,算是半个女主人。

大周承袭大明,结束前明三皇之争,消除各地军阀,重新统一国家,其中也有很多制度冒起。

各前明宗室,乃至军阀之间,互相联姻,让早已消亡的滕妻制度冒头。

也是秦可卿以滕妻身份嫁给平辽侯的根由。

而大周的风气,随着立国之初,冒头没有多久的滕妻制度,已经无人再提。

贾敬是个不顾脸面的,王子腾当然也是个不顾脸面的。

本来平辽侯已经有了滕妻,王子腾竟然比贾敬都不要脸,还要提出此事。

薛姨妈爱惜自己的女儿,但是却不敢反抗自己的哥哥。

“不然就让薛宝琴吧?”

薛姨妈提议道。

王子腾冷然的看向薛姨妈,吓得薛姨妈立刻不敢出声。

薛宝琴关他王家什么事。

太上皇掌权的时候,他就和皇帝的叔叔忠顺王不对付,两人在山西争的厉害。

皇帝亲政。

而皇帝又敌视他们勋贵,王子腾被召回京,一路担惊受怕,甚至害了一场大病。

病中他就后悔,不该不听贾敬之言。

灵光一闪,他也想到了金江镇。

如果平辽侯是个莽夫,王子腾还不会看重,正是因为金江镇的强大,更有平辽侯的英才。

他见过唐清安,有这份机缘,加上自己妹妹一家,和对方的恩情,更是值得他下注。

以自己外甥女薛宝钗的品性,王子腾不信争不过别人。

他们王家的女人,最不怕和人争。

想到了破局之法,王子腾有了心气,终于熬了过来。

归京的路途上,经历过一回生死之难,他越发的看破了世俗的枷锁,而路途上大病的事,他对谁也没提。

薛姨妈不知道这回事,只觉得眼前的亲哥哥,越来越不在乎感情,一心扑在门楣上。

第三百七十二章 贾环出手

薛姨妈和凤姐儿,并贾府的几位姑娘,还有薛宝钗,薛宝琴,宝玉,在王府至晚方回。

贾环早已下了学,去了王夫人处问安。

王夫人扫了一眼贾环。

现在的贾环,去了儿时的做派,有了父亲的一丝影子,加上其母的容貌。

论起外表来,委实不输于宝玉。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只外貌这一头上,贾环就不输于贾宝玉,可在勋贵府邸中,又是最不紧要的。

宝玉柔弱,贾环刚硬,甚至敢对宝玉下黑手,让王夫人抓不住把柄,只能变着由头痛骂他的母亲。

王夫人转过了目光,命他抄《金刚咒》唪诵。

贾环才从学堂回来,片刻不得停歇,按照他儿时的脾性,哪怕不敢违逆王夫人,也定会报复。

不过他有了姐夫,姐姐的地位拔高,王夫人也不能随意压制,加上三叔陈德言的关照。

竟然压住了心中的不满,坐在炕上,命人把灯点亮,认真的抄写起来。

作为贾政的第三子,即使是庶出,也是本家的正经主家,而且贾政的地位高。

本应是贾府众下人巴结的对象,却一直被传的名声极差。

从小就被贾府的下人唾弃,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人人都认为贾环根子不正。

乃至还不经事的小丫鬟们,也纷纷疏远贾环,更让贾环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

而对于打压妾室,贾母倒是和王夫人是一致的,因为她们在这方面是相同的利益。

如贾府还有老太爷留下来的几名仍然尚存的姨妾,乃至贾母八十大寿的时候,这几名老太太也出面恭贺贾母。

她们虽然并不比贾母年岁大多少,却是贾母的长辈,不过皆不敢让贾母起身相迎。

贾母命人送粥给王熙凤,送鲜笋和风腌果子狸给黛玉和宝玉,送肉给贾兰,惟独略过贾环。

种种事略过不提。

王夫人处的丫鬟,皆受到主子的影响,素日厌恶贾环,都不怎么理睬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