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47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现在济州岛,远洋贸易都还未到两百万两。

有统一的管理,更加丰富的货源,比同时空竞争力更强的力度,只西班牙大帆船贸易。

不但要达到三百万两银子的贸易量,更要超过三百万两才对。

济州岛的贸易发展虽然迅猛,令人咋舌,到底时间尚短,并未让唐清安满意。

只有不知道未来的人,受眼界所限,才会心满意足。

唯独唐清安不同。

所以见到众人有些满足的心思,唐清安否决了众人的想法,而是大力提倡,要继续大力发展海贸。

唐清安年纪轻轻,就做下这番的基业。

在七年前还是小伙计的时候,他想要离开金陵,另谋出路,需要详细的向冷子兴解释。

以争取长辈冷子兴的支持。

现在以他的威望,只需要提出他的要求,在场的几人,就会按照他要求去做。

听到唐清安的话,众人有了压力的同时,也更想看到,真如将军所言的场景。

以受到全世界追捧的大周商品,抢占越来越多的市场,最终将会达到哪一步呢?

“生产如此巨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需要更多的桑田,茶田,会导致农田的减少。

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冷子兴到底年长,走南闯北眼界高,看的要更加远一些。

但是唐清安看得比他更远,更清楚。

的确。

同时空的大明,都导致了桑田农田之争,更何况唐清安,要做出规模更大的贸易。

“去年的大战,之所以请调各地的军兵,就是为了那一刻。”

唐清安笑道。

众人好奇。

除了刘承敏久在金江镇,深知辽东的事情,唐展望和冷子兴,一年都来不了几回。

因此很多事情并不是很清楚。

“辽东之地广,这些士兵回去家乡后,就会传开,未来我派船去各地收拢无地之民,就能轻易的打开局面。

当地无法养人,我辽东可以养人,大力支持国内的百姓,来辽东落户。”

唐展望虽然这几年和大哥离多聚少,但是从小受大哥的教养,到没有觉得什么。

唯独冷子兴,心中大惊。

唐清安心中之谋略,委实超凡,走一步看三步,步步相连,难怪能做出如此基业。

虽然当年就知道唐清安有才干,可是越是接触之深,越是感到令人惶恐。

如此之智,还是人乎?

直到贾琏来到金州,带来新的消息。

唐清安让刘承敏,送了冷子兴和唐展望二人坐船离开,急忙招来贾鉴等人。

贾琏功成,辞别去了济州岛,唐清安不以为意。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贾琏用的是自己的银子,又不伤天害理,他还能管这么宽不成。

倒是为王熙凤可惜,好好的一个美少妇,却独守空房。

果然老话直指人心。

再艳丽的家花,也不如路边的野花香。

~~~~~~

此时。

蛮族的使者,已经和忠顺王开始商谈。

想要和谈不是简单的事情。

建州蛮族,是受大周册封的武官,原来居住地并不在建州,在更远更贫瘠的地带。

因为羡慕建州之地的肥沃,因此奏请迁移到此地,得到了大周朝廷的同意。

这些年。

蛮族四处征战,违逆大周,甚至起兵自立,对大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不是因为金江镇的崛起,成为了新的大患,比蛮族都要难防,忠顺王不会亲自与蛮族和谈。

此举万一传了出去,会影响他的名声。

“朝廷的特使,已经在出发的路上,相信不日就会到辽西。”

忠顺王和蛮族使者,约见在宁远城外数十里,一处地名叫做添桥的地方。

听到忠顺王的话。

蛮族使者礼敦沉吟起来。

他是老奴时代,五大臣之后,受到皇台吉嘱托,出使大周以求和,最好促成大周敌视金州。

他身后的几名同伴,其中一名正是年轻的多尔衮,多尔衮也是五大臣之中一人的侄子。

老奴的时代已经消散到了尾声,乃至他当年任命的五大臣,也已经先后去世。

求和难,促使大周敌视金州更难。

而眼前的忠顺王,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能只和大周朝廷的使者协商。

观其言看其行。

自己一行人,能这么轻易的等待到,大周朝廷的回复,可见此人的心思。

“我出使贵国前,大汗曾说过,只要大周愿意和谈,蛮国将奉大周为宗主国。

一应礼待,皆向朝鲜看齐。”

忠顺王冷笑一声。

“辽阳怎么办?还有抚顺,铁岭,开原,昌图等地呢?包括奴儿干司也是我大周故土。”

对忠顺王的冷笑,礼敦并没有生气,笑道。

“蛮国愿意帮大周看顾奴儿干司,至于辽东之地,请大周怜惜蛮族百姓,借给蛮族使用。”

“无稽之谈。”

忠顺王甩了甩袖子,起身径直离去,留了下风中的蛮族使者一行人。

看着周人离去的背影,年轻的多尔衮按捺不住,着急了起来。

“难道大周不愿和谈?”

礼敦摇了摇头。

“如果真的不愿和谈,又何必见我们,更何况大周朝廷还派了特使来见。”

“那为何?”

多尔衮迟疑道。

“漫天要价的手段罢了。”

礼敦不以为意。

丝毫没有因为忠顺王的无礼而放弃,连番低声下气的求见忠顺王。

忠顺王才无奈的又一次和蛮族使者相见。

礼敦比上一回的态度越发的恭敬。

“金江军越来越强大,十万精兵战无不胜,天下无敌,蛮族已经无力对抗。

如果真的退无可退,大汗曾经说过一句话。”

忠顺王眯起了眼睛。

金江军的强大,他如何不知道,到底要看看,蛮族有个什么说法。

李敦起身弯腰。

“蛮族没了退路,又无法和大周求和,为了全族生机,只能委身于金江镇。

从此听从金江镇的号令。”

“哈哈哈。”

忠顺王大笑。

“这是把我当做傻子吗?”

忠顺王鄙视的说道,又一次愤怒的离去。

图门,程之信等人,默默的跟在忠顺王的身后。

忠顺王的确很气愤蛮族的小心思。

可是他敢赌吗?

换做自己是平辽侯,蛮族如果真心归顺自己,立马增添近十万精兵,辽东将彻底变天。

以二十万精兵,靠金江军之船利,突入大周海疆,甚至直扑京师,何处可挡之?

忠顺王的手在发抖。

说来说去,金江镇在辽东,实力是最强的。

作为弱势一方的大周朝廷,以及蛮族,二者必须联合才能对抗金江军。

双方不能合力, 任何一方都无法对抗金江军。

平辽侯到底是不是忠义之士。

忠顺王看不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