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3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我今天跟你说的事,你一个字也不能传出去。」唐清安告戒了秦可卿一番。

「好了,我要出去办公了。」

见到将军离开,周氏连忙进来屋子,露出关心的眼神看向夫人。

秦可卿一脸的失落,默默的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有说。

连着休息了几日,胡闹了几日,唐清安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和亲卫们来到了平辽侯府。

此时。

军司司马谢友成,主判顾应时,总兵刘承敏,机密贾鉴,四个人已经在等他。

暖和的屋子里,案几上摆满了各色的情报。

他们根据形形色色的信息,归纳总结后,根据他们的才能,定制金江镇的谋略,发展未来。

将军和贾府的婚事,也是其中一件,关乎金江镇未来大局的重要之事。

「将军。」

进了屋后,唐清安脱下外套,递给身旁的人。

亲卫们纷纷退了出去。

屋子周围都有警戒,无人可以靠近偷听。

「坐吧。」

虽然只是短短一段路,寒风却吹得人皮肤刺痛,唐清安走到壁炉前烤着火。

众人前番经过商议,认为明年的时候,将军可以迎娶贾府的小姐,扩大金江镇在国内的影响。

贾府目前如何不提,始终都是开国八公的领头家族,是勋贵中的旗帜。

将军成为贾府的姑爷,并以平辽侯的身份,如此便利下,可以迅速的,拉近和国内勋贵的关系。

此前已经如此。

已经被皇帝抄家的甄家不提,京城的勋贵,乃至于粤海将军等,都是因为这个因素,而轻易的支持了金江镇。

「你们商议的如何?」

唐清安离开了壁炉前,回身问道。

「大周会因为民变,导致江山破亡,根据从国内收集的众多情报,此猜测有六成的可能。」

贾鉴说道。

支撑情报的有京城的陈德言,以及离开陕西的柳湘莲。

因为将军的安排,金江镇可以说从头至尾都在观察国内的民变,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和物力。

所以众人对国内的民乱,甚至比京城的人都要看得清楚。

「六成的概率已经不小了。」

唐清安点点头。

事情没有发生,谁也不敢断言一定如此。

金江镇要做的,就是在众多可能的事情上,做出各种相应的应对手段。

或者关起门来做辽东王,或者顺应形势,重整山河。

如果是后者,唐清安不想要一路打过去,惨烈的「养蛊」后活下来流民军,不一定谁能笑到最后。

就算自己靠着实力一路碾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金江军要牺牲多少人?国内要牺牲多少人?要损失多少民力和国力?

所以他才想要拉拢国内的勋贵,成为他未来入关的助力。

至于勋贵是隐患,是需要解决的阶层,乃至于金江镇入主后,需要的大变革,会触动勋贵的利益。

不光他如此认为,就连在场的四人,他们都是从底层到如今的位置,各个才干十足。

众人皆是如此认为。

但是并不影响麻痹勋贵,拉拢勋贵。

靠着捷径,更加轻易的获取全国,保持住了国力,再来进行改革,最后对付顽固的勋贵份子,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将军的根基又不是不稳。

以金江镇的根基,迅速的获得全国,无论是应对何事,都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众人才强烈的提议,将军应该遵守承诺,迎娶贾府的小姐,为金江镇的未来,做出有利的选择。

得知众人的想法,唐清安深以为然。

自己的才能虽然并不是真正的货真价实,但是他知道伟人的行为。

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敌人弄的多多的,每解决一件事的时候,只会打击相应的敌人。

而其余的敌人,反而会拉拢,麻痹对方,成为自己的助力。

事情要一件件的做,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循环渐进。

而不是还未开始,初步的目标都没有达成,就想着用一步来解决所有的麻烦,导致所有的敌人联合起来。

正因为这个道理。

唐清安同意了众人的计划,明年迎娶贾府的三姑娘,成为金江镇的主母。

一边等待天时,一边极力拉拢国内的勋贵。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到了最后的局面,国内的勋贵多半都会选择他,因此他能更加有把握,以及更轻易的收复各地,光复山河。

因为他的身份,拉拢不了文官,如果又不能获得勋贵的支持,难道还真的一路打过去不成,损害的不也是国力么。

这才是下策。

如此的大略,唐清安,司马谢友成,主判顾应时,奔走贾鉴,二弟刘承敏,三弟陈德言。

只有他们六个人清楚。

就连支使冯胜之都不知晓。

「到底需要等多久呢。」

唐清安问了一个重要,又不重要的问题。

众人笑得轻松。

他们认为不管等多久,金江镇都等得起。

不论是十年还是二十年。

「这件事真说不准,以大周的雄厚,就算民乱事成,怎么也得好多年吧。」

唐清安皱起了眉头。

如果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大明,流民军占领京城,还要等十年以上。

十年啊。

正如刚才自己的夫人问自己,何时接回自己的长子,唐清安心中思绪万千。

夫人的目光,局限在家中。

这些人的目光,局限在国内。

而唐清安的目光,包含了整个世界。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日本。

从前明开始,日本就霍乱国内的百姓,乃至大周后,派大军支援朝鲜,解决了倭乱才逐渐消停。

这些年下来,日本的幕府已经换了三个。

新的幕府,新的幕府将军,选择对外和平的策略,发展国内的民生,并逐渐锁国。

如果没有意外。

等未来数年,幕府将军压服所有的大名后,日本将要保持数百年的和平。

经济不提,人口将要进入快速增长的道路上。

凭什么?

日本想打就打,打不过之后,不付出丝毫歉意,想和平就和平?

唐清安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既然日本选择了战争,那么唐清安就不会允许,何时战争停止,由他们说的算。

这才是他真正不召回长子唐晏乾的原因,以免和朝鲜离心。

和打败蛮族一样。

他将要拉拢所有的势力,拉拢无数的朋友,一起打败日本,征服日本。

包括蒙古,包括朝鲜,包括国内,包括西方各国人。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蒙古,他有把握拉拢。

因为东部蒙古还有外部威胁,那就是林丹汗,不想要被林丹汗吞并,就必须靠近金江镇。

朝鲜,他有把握拉拢,并且已经逐渐影响朝鲜的政局。

国内。

靠着贾府的旗帜,拉拢勋贵阶层,获得国内的源源不断的支持,同时令朝廷对金江镇放松警惕。

西方各国。

日本未来的排教事件,屠杀教民,就是自己拉拢西方各国的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

就算那时候的日本,能拉起二十万大军,唐清安也不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