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2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就不应该叫做作乱,应该说是为了求活。”

有学员反驳道。

他站起来激动的说道。

“将军曾经说过,当人要饿死的时候,只要他不伤人命,只偷抢食物,那他就情有可原。

陕西的百姓都要饿死了,朝廷不作为,如何就不能求活呢?”

他的话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金江镇不只是抛出了问题,把多年来陕西流民的遭难,都细致的下发了。

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

一封书信,更是被大量转阅。

“自晨出发,出郭门二十里,又行四十里,此日天色甚霁,搴帷而眺,则四十里中一望皆黄茅白草。

察所过之处,皆行地亩中,亩之疆界尚在,而禾把之迹无一存者,计耕作久废矣。

问农。

农答皆是如此。

问农,向所见一路荒芜之田,无差粮乎?

农答,前此皆膏腴之业,差粮如何得蠲?

问农,何不耕?

农答,无牛

问农,何以无牛

农答,人不堪役,则先卖其牛弃其地。

......

“朝廷本来就是祸害,我听我父亲说,当年辽东局势就是败坏朝廷官员的手中。

才有了父辈们的劫难,我的大伯一家就是死在蛮族手中。

而至今以来,大周朝廷都为救济咱们辽民一粒粮食,都是靠将军组织我们辽民自救。

这些年咱们父辈吃了多少苦,如果不是将军,我们那里能有如今的时日。”

有学员更激烈。

认为大周的朝廷,才是百姓最大的祸害。

如果不是大周朝廷为非作乱,祸害大周,如何会有今日之局面。

大周朝廷。

才是霍乱天下的根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败逃

茴字的四种写法

金州军学堂。

学堂主教邓章的公房,最上方就悬挂着,专门表起来的,将军所写的章。

不只是他这里。

将军写的这篇章,所有的学堂都拓了,挂在显眼的地方,

无论是学堂,军学堂,每个人都能背诵出来。

这篇讽刺意味让人羞愧的章,谁也不敢在这上面卖弄,以免贻笑大方。

学堂,军校,在先生,教官的组织下,开始以将军前番所点的题目,各自做一篇章。

金州和内地不同。

内地的学政,都是名儒,或者才学极高之人。

金州乃边地,如今又被蛮族所隔绝,孤悬海外,与大周只能海上相连。

因此金州并没有大儒,哪怕进士都是没有的,最高的也才是举人。

这些人在将军面前,没有底气称自己能为人师。

又有茴字的四种写法在前,因此金州的学生字比较实诚,至少一般百姓都看得懂。

邓章翻看着挑出来的,认为最好的几篇章,等他过目完,就会送入节度府。

对这件事邓章非常重视。

他们这处,不但不能落于人,学生做的章还要最好才算合格。

去了节度府他才得知,将军已经离开了金州。

将军突然离开金州做什么?

邓章纳闷的问了问,结果没有得到回复,于是他也不再询问了,默默的离开节度府。

王纯和李胜虎。

得辽东经略魏毅的命令,去支援大凌河堡。

两人并没有违令。

两部合计六千人,从济州出发,一路到小凌河,就不敢再继续深入,谨慎的派出探马。

闻讯而至的蛮军,来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见对方是己方十倍之敌,不但没有畏惧。

反而主动进攻。

攻得快,退得也快。

见对方没有一击即溃,对面的蛮军很快就选择了退兵。

虽然胜利。

可李胜虎反而不开心起来。

内心的不安越发的强烈,感到友军不可为屏障,前番几百人攻打王纯,王纯部竟然发动不了反击。

不过李胜虎并没有多言。

双方继续东行到大凌河堡三十里处,遇到的蛮兵皆一处击溃,连连的胜利。

王纯有些高兴,虽然知道不对,可是捷报有了。

不过他并没有大意,李胜虎都不同意继续前进,他当然也不敢孤军作战。

两部一拍即合,依托小凉山分立两寨。

先观望大凌河堡的形势再做出决定。

阿克敦见对方没有上当,并没有太过在意,六千周兵而已,不过有一部打的是金江镇的旗帜。

这才是他没有草率大举进攻的原因。

周军他不放在眼里,金江镇却不敢如此,因此作战十分的谨慎,前番试探了又试探。

对方两部的实力,他已经清楚。

“报,周军和金江军,在小凉山立营。”

听到探马的汇报,阿克顿不准备再等了。

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大汗支援的人马,合计五千人,向小凉山突进,半日即达。

分了一部防守金江军,一部往周兵而去。

王纯派兵在小凉山狭隘的山道上堵截蛮军,不让蛮军顺利的获得立足之地。

蛮军见周兵占据地势,不好攻打,就派兵从后山绕到周军背后。

从高处直冲而下,驻守的周兵吓得纷纷调走,军队土崩瓦解,蛮兵乘胜追击。

斩首三百余。

王纯见状,立刻率兵来救。

两部在山上厮杀一片。

李胜虎见王纯部已经和蛮族绞杀,前番的计划已经废掉,因此率军来支援王纯部。

防守李胜虎的蛮军,则挡在山道上,阻碍他去救援王纯部。

现在就是谁能预先达到目的,谁就占据了胜势。

如果李胜虎能迅速击溃,依托山道挡住他的几百蛮兵,和王纯部前后夹击。

则胜券在握。

可是。

王纯部没有坚持住。

一处溃则诸处溃。

再多的计划也没有作用,任将领如何才能,也只能仰天长叹,悲乎。

王纯败在对地形不熟。

刚到锦州,就派来支援大凌河堡,不知道这条山道旁,还有条小路可以绕过而击。

蛮族围攻大凌河堡多时,对附近的地势早已探的一清二楚。

因此蛮族占了地势之利。

如果不是这条隐蔽的小道,王纯派兵依托狭窄山道阻击敌人,是正确的选择。

李胜虎败在大意。

准确的说缺乏和友军的沟通,李胜虎虽然略知地形,却因为两部的隔阂,导致不能互通有无。

而且又离开广宁右屯卫六七年,小凉山他又不是很熟,这条小路,不是蛮族的行动,他都已经忘记了。

如果两部能好好的攀谈一二,说不定他还能想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