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0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泪流满面。

一股哀意。

这是一股哀军。

“谁懂蛮族话?”

唐清安又一次问道。

果不其然。

没有人说自己会蛮族话。

其实其中肯定有人懂,毕竟不少人在蛮族境内生活年余,甚至两三年。

“老奴创建了蛮,粗鄙不堪,毫无逻辑,无法行使用,连蛮人自己都不愿使用。”

唐清安自言自语,众人都竖起耳朵,远处的人更是侧耳以听。

“蛮人自己都不愿意用蛮,为何老奴还是要费力不讨好做这等事呢?”

唐清安声音越来越大,神情越来越激烈。

“尼卡其拉牟比。”

唐清安喊道一句满语,所有人都听得清楚,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

“这句蛮的意思,就是举止像汉人的野蛮混蛋,简称为尼堪。”

随着将军的解释,众人面露恍然。

“尼堪拉其库。”

唐清安接着又说了一句蛮中新创立的词语。

“意思是不像汉人,就是不野蛮的意思。”

众人深知蛮族歹毒,对汉人残暴,所以将军的话,众人虽然气愤,却没有意外。

“诸君!”

唐清安撕心裂肺的大喊一声。

“这是两个民族的你死我活之争!”

“那些从白山黑水之间,老林里出来的蛮族。

他们的后代,在这歹毒满的熏陶下,内心里是认为我们汉人是低贱,是野蛮的下等民族。

如果蛮族赢了,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化,将都成为尼堪。”

“哗啦。”

将军的言论,众人第一次听见,心底里立刻沉重了起来,每个人都不可置信。

军阵有些骚乱。

唐清安把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

未起家之前,自己可以向一些粗俗陋规暂时低头,但绝对不会在民族大义之事上低头。

民族大义之下,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如果为了自己的权势,正式接触现在的蛮族,不提金江镇数百万军民的民心。

只他的行为,就和近代投靠日本的军阀有何区别。

再多的理由,就是汉奸!

这些蛮心思恶毒,国内虽然没有,但是日本,韩国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就和近代日本侵略者,称中国人为支那是一样的用意。

大周这个时代。

这是两个民族的生存之战。

有些人不学无术,数典忘祖,沾沾自喜,当了汉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们金江镇,和蛮族绝对不会共存,哪怕再艰难,哪怕我死,也要死之前消灭蛮族!”

不是叛乱。

吴宏怔怔的看着前番,歇斯里地的平辽侯,彷佛失去了理智一般。

这可不像他往日的品性。

从来都是一副平静的模样。

数千军士。

好多人流下了眼泪。

因为真的有很多人,以为将军会和蛮族媾和!

“杀蛮!”

一名队长忘情的吼道,用自己的生命在呐喊,再向不可未之的地方呐喊!

“杀蛮!”

......

数千队长。

疯狂的回应将军的号令!

第二百六十四章 风起

辽东风云起,谁是英雄。

山东布政司苏观遗憾的从金州回到济南,作为一省大员,治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

沉寂的坐在书房中。

偌大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泛着琉璃光泽的画缸中,插入了不少名贵的画卷。

虽然如此,仍然显得有些空旷。

书房的门外,管家等着伺候,知道这个时候的老爷,是不准人去打扰他的。

夜晚万物寂静,使人思维敏捷,对金江镇,锦州的局势,在苏观的脑海里盘旋来盘旋去。

良久。

他突然动了起来。

黑沉的案台上,研磨平书,提笔如飞。

“辽东全境,二十五卫二州。

朝廷在辽东只余辽西五卫,新设金江镇,也才光复四卫,其余十六卫二州,尽陷逆蛮之手。”

写到此处略微停笔。

还有一些细事,苏观思来想去,到底还是没有写明。

他的这封奏疏非常的重要,关系辽东未来的局势。

如果他真的全部写明,恐怕朝廷会坚定态度,不但不支援金江镇,反而会打压。

在他看来,如今的朝廷,实不宜和金江镇闹翻,当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只从他奏疏中字面上来看,金江镇才四卫,实力不如辽西,下意识的认为其是实力最小的一方。

这能忽悠没有接触过金江镇的朝廷,却瞒不过山东的官员。

山东的登来两地,负责运输物资到金江镇,对金江镇多少都有些熟悉,哪怕金江镇一直封锁。

二十五卫二州,绝大多数都在辽西,然后沉阳,开原,昌图这一带上。

依托辽西和辽左北部外的边墙,修建了不可计数的城堡。

辽左西部乃平原富裕之地,是供应全辽军镇的主要屯田所在,也是军户人口密集之地。

而辽左中部,乃至东部,北部都是处于荒野老林。人迹罕至,难以开发。

另外的辽左南部,东部都是海,不需要防备敌人。

综合考虑,所以这些地方投入的精力极少,没有迁移人口,设立军卫,开垦屯田。

因此除了南部有一个金州,全辽左中部,东部,偌大的土地上,竟然只有一个定辽右卫,也就是凤城。

也是为何金江镇占领金州,长白山东岸,以及镇江时,并不受朝廷重视。

除了金州,其余的两地,人口田地都无。

哪怕唐清安又收复辽左中部的长白山区,同样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力。

因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荒山荒地。

虽然占据了土地,却没有用处。

但是朝廷不明白辽东的形势,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

人口的流动。

金江镇在辽东成为了一个漏斗,无数的辽民从这漏斗之中,涌入了金江镇。

苏观至今也没有想明白,唐清安这些年,是如何做到既能对抗蛮族,又能养活这数百万之民的。

直到唐清安去年收复了复州,盖州,才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和态度上的改变。

因为复州,盖州都是富裕之地,本就是辽左的精华部分所在,再加上原先的金州。

三地的额田高达两百余万亩。

只这两百余万亩田,就可以解决百余万人口的粮食所需,这才是朝廷忌惮之处。

可是已经迟了。

苏观感叹道。

数年来不引人注意,金江镇已悄然在东岸,镇江,各岛,还有朝鲜借的岛屿各地开垦了上百万亩田。

金江镇自给自足之势已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