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89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皇台吉迟疑道。

因为一两个月的时间,能不能打下锦州,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仍然想要金江镇唐清安旗帜鲜明的支持他。

“恕奴才放肆,大汗之想是不可能的,金江镇没有到这种地步。”

范程恭敬道。

皇台吉没有怪罪范程的放肆。

宁完我看在眼里,心里暗叹一声。

随着金江镇的崛起。

如今的蛮族再也不像以往那般,想打谁就去打谁,开始衡量自身的实力。

刘兴祚率领亲卫入了朝鲜。

应对朝鲜的两班贵族的宴请,同时开始接触驻守朝鲜的金江军将领。

他知道以自己的威望,没有节度使的调令,是无法指挥的动这些军头的。

也没有拉拢他们的意愿,双方心知肚明。

不过是认识一番,增加默契方便日后的行事。

以刘兴祚的能力,和这些将领很快达成了一片,明面上和气一团。

最后他才慎重的去见陶杰。

以金江镇在朝鲜的军力,如果需要动用军队,说明形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几千金江军,最多也就是护住朝鲜国主的安危,稳住汉城形势。

所以真正能发挥作用的,还是陶杰此人。

“原来那朝鲜义军,如今的处境怎么样?”

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

陶杰心中讶然,对此人重视起来。

“不好。”

陶杰摇摇头。

朝鲜三部义军归国后,果然受到卫所军的排挤和索要自己的军士,又有两班贵族的打压。

因此比原来还要困顿。

“论这三部义军的战力,比起卫所军要强,不知为何不受人拉拢,反而被打压呢。”

刘兴祚对于朝鲜的局势并不十分清楚,所以详细的请教陶杰细末。

陶杰闻言笑了。

说来说去天下乌鸦一般黑。

把这番道理和刘兴祚讲解了一番,刘兴祚恍然大悟。

节度使在自己来前,告知朝鲜局势困顿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的利益不够分。

结合如今自己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刘兴祚终于彻底明白了节度使所指。

又和陶杰谈论了一番,他做出了主意。

不日去了朝鲜南部,前后见了原来的朝鲜三部义军。

其中所谈不提。

等他再次返回汉城。

他的做派和原来金江镇的做法大为不同。

给人的感觉锋芒毕露。

原来朝鲜贵族,觉得和金江镇的人打交道,心中还认为是和上朝接触。

而刘兴祚话里话外,从来不提朝廷,只提金江镇。

而且也终于开始谈起正题。

那就是如今金江镇,今年向朝鲜索要的六十万石粮料,其中有三十万石,播种前就要运回金江镇。

可朝鲜如今还没有动静,三十万石粮料,是需要时间来征集的。

以朝鲜这般做派,到了约定的日期前,就算他们行动起来,也是无法按照约定日期前完成。

现在就要开始征集,才能如期供应。

刘兴祚已经明白,朝鲜两班贵族开始用拖字诀,不想完成承诺。

朝鲜两班勋臣,心里的确有不满。

当初金州总兵,如今的平辽候,是和朝鲜做好了约定的。

朝鲜每年供应金江镇三十万石粮料,但是哪年金江镇都不是要了两三倍之数。

这几年来,朝鲜又派兵,又派粮,还要供应金江镇。

朝鲜已经对得起金江镇。

终于。

有人见刘兴祚态度强硬,理直气壮的告诉刘兴祚,无法完成对平辽侯的承诺。

刘兴祚冷笑一声。

那人面色不变。

他这番言论,是背后有人支持的,他并不惧怕刘兴祚。

朝鲜国内如今百姓困顿,凭什么把粮食拿去供应金江镇,养活金江镇的辽民。

今年没提有战事,就算金江镇有军事计划,朝鲜也无力供应战事。

三十万石岁额,秋收后会如约运送。

而上半年的三十万石多要的粮食,则不会运送。

既然刘兴祚不讲道理,他们也不愿意讲道理。

刘兴祚没有理会他们。

随着老奴的死去,大周开始放松起来,朝鲜一样如此。

所以他选择了直接去找朝鲜国主。

得知刘兴祚求见,李倧犹豫了一番,到底还是见了他。

李倧知道刘兴祚的来意。

“殿下登基数年,可是认为地位稳固,不再需要金江镇的扶持,所以对金江镇的困难视而不见?”

刘兴祚不留余地,直接询问道。

“放肆,就是你们平辽候见到我们主上殿下,也是客客气气的,你如何敢这般无礼。”

忠仆太监林忠呵斥。

第二百五十二章 永结同心

宦官林忠的呵斥,刘兴祚没有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就没有把朝鲜放在眼里。

面不改色的直接看向朝鲜国主李倧。

李倧犹豫了一番,并没有怪罪刘兴祚。

“刘将为何如此鲁莽,我与贵镇节度使平辽侯关系匪浅,双方一直合作愉快。

平辽侯常与我书信,我与平辽侯约定互为支应,情谊永存。

刘将新入朝鲜,不懂我们双方的关系,不知者不怪,盼你守礼克已,勿要自误。”

李倧用即客气,又严厉的语气,告戒了刘兴祚。

听到朝鲜国主的警示,下方的刘兴祚却并没有改变态度,仍然一脸的冷然。

他和大周将领不同。

朝鲜是大周的藩国,边将不敢轻启事端,反而引起国内怪罪。

金江镇崛起后。

每年从朝鲜获得大量的物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补给,加上节度使和朝鲜国主的关系。

因此不论是驻朝鲜的镇江军,还是负责朝鲜机密事宜的谢友成,替代者陶杰。

都不敢在朝鲜国主面前失礼,不论商谈何事,皆谨守礼仪,以示恭敬。

刘兴祚则不是大周将领。

奴儿干司各部落,和李氏朝鲜数百年来的往来不断,从最初明起元灭时的拉拢。

到朝鲜拉拢失败,奴儿干司各部选择归顺了大明,则转为断绝互市,打压各部落。

逐渐发展为奴儿干司各部袭扰朝鲜,乃至老奴统一蛮族后,在赫图阿拉城时。

朝鲜早就已经服软,除了对大周的朝贡,也会派侍者赴蛮族,奉送上大量的礼物。

刘兴祚虽然是汉人,却成长与赫图阿拉,并成为蛮族的上层,因此对朝鲜极为的熟悉。

李氏朝鲜国土面积不比辽左小,人口有三百余万,全国田亩百万结。按道理来说,至少能拉出十余万精兵。

这百万亩结的土地,是足够让这三百余万朝鲜百姓丰衣足食的。

不过正如昨日陶杰所言,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语。

一百万结的田亩,其中将近一半的科田,要供应卫所军乃至两班贵族。

剩余的一半才能为百姓所获,加上草料棉麻等,则朝鲜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朝鲜的虚弱,早就被数百年间双方明争暗斗的蛮族,窥视的一清二楚。

因此老奴在赫图阿拉城,从来对朝鲜使者没有好脸色,甚至每次都会提出强硬的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