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6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还是老太太会做买卖,咱们家里不亏,就怕三妹妹心疼。”

“你还乱说。”

贾探春脸色通红,上前不依不饶的要给王熙凤好看,被薛姨妈挡住。

“姨妈你别拦,让三丫头给她一个好看,最后还是连我也捎带进去了。”

贾母笑道。

“哎哟,老祖宗我错了,饶了我吧。”

王熙凤求饶道。

贾探春等会还要出门,虽然捉王熙凤,却不敢乱了行头,咬着唇也无可奈何。

王熙凤得了空,拉着薛姨妈露出委屈的模样。

“还是她们祖孙一条心,我们这些媳妇到底是外人,只有伺候人的命。”

林黛玉直接躺在了榻上,薛宝钗抬手掩嘴而笑,迎春惜春笑得抱到一起。

贾母笑得眼泪都要出来,其余的胡氏,尤氏等婆媳,更是如此。

最后还是王夫人,怕耽误了时间,才出面领着探春出门。

王熙凤虽然说得是玩笑话,可是到底也不假。

不提几名金州来的丫头,两人做了小厮抬的轿子到了廊外,早已准备了车马。

王夫人和贾探春共乘一辆,其余的婆子丫鬟共乘两辆。

又有金江镇唐清安,以送来贾府府上效命的几名退营的汉子,连同贾府的下人。

一行人拱卫着几辆马车,往北静王府走去。

王夫人和贾探春离开后,众人在贾母处又伺候了一番,见贾母疲惫,才各自散去。

薛姨妈跟着薛宝钗去了园子里的蘅芜苑。

一路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

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

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薛姨妈,薛宝钗,还有几名丫鬟,顺着游廊步入。

然后就是上面五间的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显得清雅不同。

“这三姑娘本来命薄,却不想极有福气,倒是她一辈子的好处。”

没有外人。

薛姨妈终于忍不住叹道。

“妈妈说湖涂话了,三妹妹如何命薄?”

薛宝钗笑道。

贾探春比薛宝钗小一个月,因此薛宝钗称呼探春为妹妹。

“你不懂,我说她命薄,是因为她品性是极为出众的,比起你来也不弱,可惜就是没有生在你姨娘肚子里。”

“妈妈这话让旁人听得要笑话咱们了,哪有自己夸自己女儿的。”

听到女儿的话,薛姨妈却没有解释。

对于自己的女儿,薛姨妈极为骄傲。

她原来也是王家的小姐,又嫁夫随夫,从京城到金陵,见过南北的世面。

自己女儿品性,容貌,除了林丫头的容貌能比,但是林丫头在主妇上的品性却差了一筹。

不过林丫头另有一股神韵,说起来是个男儿也放不下,不过她们这等人家,到底更看重品性些。

遍观自己半生所见,唯有那秦氏能比。

不过秦氏多大,自己女儿才多大?

“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差别,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是比不得男人的。将来攀亲时,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例如香菱,莺儿这等,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

如果不是有你唐兄弟起于微弱,靠着贾府成了势,才让这三姑娘有了好姻亲。

不然以后的日子,谁能说得准。”

知女莫若母。

薛姨妈看到一言不发的薛宝钗,伤感的叹了一声。

薛宝钗听到母亲的叹息。

低着头不说话。

“母亲别说顺了嘴,什么我的唐兄弟,我以前不懂事,叫他安哥哥,现在年龄大了,不能乱叫,母亲也不要乱说。”

薛姨妈满心的忧愁。

正如有人家不喜庶,同样她们商贾之女不也是如此。

儿女的父亲去世的早。

不然她为何要来攀附贾府。

不就是为了抬高身家吗,不让人只以商贾之家轻视。

可惜她是真没想到那唐清安,能做出这般的事业。

年龄轻轻就成了平辽候。

第二百三十八章 拉拢

事情要有先后。

唐清安的辞呈,终于递交到了朝廷。

以自己病重,月余来无法理事,而金江镇重要,不能怠慢,请朝廷令择贤明。

以退为进。

按照贾敬的谋划,唐清安对此人极为信服,所以还是同意了这个险招。

不过到底有些不放心。

见状,贾鉴才出了个补漏的主意。

果不其然。

朝廷收到平辽候的辞呈,皆哑然无语,不敢擅自做主,第一时间递交到了内廷。

内廷还没举动,京城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贾府的下人们,大为震惊。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贾府一门两国公,百年来的门楣,世代的家生子不提,就是新买来的人也学了一身的骄横。

虽然是下人,却衣食无忧,又有各自的月钱,做事还轻便,比普通的百姓要强多少倍。

而勋贵之家到底也讲究个风气。

不会肆意侮辱打骂下人,对那些年长的,反而连公子小姐都要客客气气。

很多府里的下人把没有自由身挂在嘴上,真的要放他们出去,却各个不愿意。

可以说名字上不好听,但是这等人家的高门贵地,府里的下人奴婢,仍然是寻常百姓羡慕的对象。

养了一身的傲慢,最是会见人下菜的主。

金江镇送来的奴婢和汉子,奴婢送去内府给小姐当一等丫头,汉子也被养了起来。

不但不派活,连老爷公子都客客气气。

原来还不提,如今平辽候竟然递交了辞呈,各种阴阳怪调就冒了出来。

唐清安送来的丫头,虽然选的都是伶俐的,可终归是普通百姓家的人。

都是失去了家人,年龄又还小,因此被节度府收养。

如何是这些家生子的对手。

受了一肚子的气,还没有法子说出来,真要是说了,倒像是显得自己计较。

探春看在眼里,却没有说什么。

只让人去领外面的份例头油胭脂之类的女儿用物。

往常这些她们都是不要的,反而用自己的月钱,拖人去另外单买好的。

等到了一日。

趁着众执事媳妇们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她才领着人赶了过去。

“三姑娘来了。”

院子里尽是婆子丫鬟,却安静的很,可见王熙凤的手段。

贾探春冷笑一声,理也不理,径直闯了进去。

王熙凤和平儿正谈事,见到贾探春的模样,连忙堆起了笑脸,“这是谁惹得三姑娘不开心了?”

“你看看,这些东西能用吗?”

探春身后的丫鬟们,把一些盒盒罐罐放在了矮几上。

“我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

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

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

请问嫂子这是个怎么回事?”

王熙凤见是来问罪的,脸上只露笑,身旁的平儿回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