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62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就算那人贪索,也不至于这么大动干戈才是。

众人此时,还真认为魏毅的使者有此行径。

倒也没有认为平辽侯跋扈,不过有人猜他是为前辽东经略史鼐抱不平。

毕竟平辽侯向来重情重义。

魏毅当时没有发作,不久后,又听到随从带来各处的动静,他同样面无表情,彷佛压下了此事,并没有太过纠缠。

处理了锦州的事务,他亲自带人坐船到双岛,也就是金州城西,海外一百里的岛屿。

以巡阅金江军的名义,派人去金州请平辽侯到双岛。

新任辽东经略召见平辽侯不成,亲赴双岛,可谓诚意十足。

毕竟没有上官来见下官的道理。

品级不提。

一个是辽东经略,一个是辽东的金江镇节度使。

后者归于前者节制。

这一回,连谢友成都开始劝唐清安。

唐清安纠结了一番。

还是决定不见。

他可以带更多的兵。

历史上,毛龙去见袁崇焕,也是带了不少的兵。

可是这其中的机会太多了。

唐清安不想冒险。

大周朝廷会有杀他已决麻烦的心思吗?

唐清安不敢肯定。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他如今的实力,参考历史上毛龙的道路,利用可借用的机遇,如今远远不是历史上毛龙的地盘和人口可比拟的。

三百万人口,十余万大军。

又是孤悬海外。

如果他死了。

谁最开心?

蛮族当然会开心。

蛮族高兴死了一个强敌。

朝廷会悼念他一番,给他一些身后事,然后迅速的接管金江镇,百姓不提,能获得十余万士兵。

朝廷会不会高兴,对他的哀悼能思念几年?

唐清安以己度人。

坚定了心思。

不见。

他有尚方宝剑,辽东经略也有尚方宝剑。

他不想杀人。

可是他不知道辽东经略有没有杀人的意图。

谢友成愣住了。

将军一向睿智,为何这番如此之态。

金江镇如今还远不到和朝廷听调不听宣的实力,不提其他,光今年,明年需要的物资。

就离不开朝廷。

要不要和金陵做生意,还贸还要不要。

国内的粮食,火药,各色物资还要不要。

而朝鲜会选择金江镇还是国内?

传出金江镇和国内闹翻的消息,朝鲜还会愿意听从金江镇的吗,每年给不可计数的援助。

而且大周毕竟人心还在。

“我不敢去。”

谢友成是他的心腹,没有什么不能对他言的,没什么好隐瞒,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听了将军的心思,谢友成不敢信。

错愕的看向了贾鉴。

史鼐去职。

他的幕僚贾鉴,投奔到了金江镇,受到唐清安的热情招待,引以为心腹。

贾鉴在锦州六年多了。

为史鼐处理了不少的事,对锦州最为熟悉。

感受到谢友成的目光,贾鉴嘴角无奈的笑了笑。

将军没说之前。

他没想到会有这种可能。

可是经过将军提醒,他也犹豫了起来。

太上皇此人。

可不是按规矩办事的人。

不管是以前过继旁支,立幼年太子,还是各诸事宜,向来私心为主,不以国政为重。

所以贾鉴不敢出声。

“可是不见也不是办法啊。”

谢友成无奈道。

说来说去。

金江镇目前无法独立。

“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贾鉴试探的问道。

历史上毛龙见袁崇焕,带的兵一样不少。

难道见魏毅时,他身后还领着兵吗?没这个道理。

可能没风险,也可能有风险。

唐清安虽然心有大局,可是对于自己的小命还是很在乎的。

这些年来。

他虽然打了不少仗。

打的却都是稳仗。

除了守卫金州,最危险的时候,为了救刘承敏这次之外,他就再也没有冒过险。

“我病了。”

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贾鉴面面相觑。

唐清安病了。

政事交给了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等人,军事交给了刘承敏,武震孟,朱秀,彭大海,李伯升等人。

双岛的魏毅。

等来了一脸歉意的冯胜之。

他领着金江镇的官员到了双岛,对信任的辽东经略,一行人极其的恭敬。

“哼。”

得知平辽候侯,金江镇节度使唐清安受了风寒,卧床不起的消息,魏毅又不是傻子。

当众冷哼一声,袖子一甩,就率人离开。

冯胜之拦都拦不住。

陪着小心和笑脸,在码头看着锦州的船只离去。

“唉。”

冯胜之这回看不懂将军了。

内心忧郁。

新任辽东经略魏毅,第一次召见平辽侯未成,第二次亲赴双岛,召见平辽侯又未成。

作为上官。

魏毅表现的十分礼遇。

而平辽候。

没有道理。

随着魏毅的弹劾到了京城,引起了一片的哗然。

“金江镇,还是朝廷的金江镇吗?”

魏毅的奏疏里,最后一句话,极为的醒目,把矛盾挑到了明处,让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

史鼐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