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5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唐清安笑了笑。

见到大哥又露出这股迷之自信,刘承敏也放心的点点头,不再担忧朝鲜军之事。

冬天到了。

万物休眠。

金江镇不提。

朝廷得知收到锦州的急报,得知北镇被破,不管是两位圣人,还是朝廷百官。

都无言以对。

辽东节度府成立百年。

从光复辽西,对抗蒙古,压服辽左各部,一路收复前明失地,因此得以永镇辽西。

随着辽东节度使的功绩。

辽左被一一光复,因此大周设立辽东都司,慢慢取代辽东节度使的权势。

几十年来,不论如何打压辽东节度府的实力,但是京城中锦乡侯府一门,向来受到皇室恩赏。

所以。

金江节度使收复失地,在朝廷看来又是一个辽东节度府。

可是,不管朝廷如何想。

当得知辽东节度使殉城之事。

哪怕是官也不敢再弹劾辽东节度使李达祖。

太上皇隐隐猜测,辽东节度使为皇帝大开方便之门,心里正想着如何敲打李达祖。

是的,太上皇都下意识认为北镇不会被破。

以前左翼蒙古势大时,同样围过北镇。

所有人惯性思维。

北镇能坚持住。

北镇塌了。

为国家镇守辽东百年的将门,塌了。

“金江镇!”

有人开始弹劾金江节度使,畏惧蛮族,救援北镇不及。

更有人弹劾金江节度使图谋不轨,野心极大,只顾占领地盘,有拥兵自重之心。

把丢失北镇的责任推诿于金江镇。

又有京城里的勋贵,不少府邸和锦乡候府亲厚的,认为唐清安救援不力。

有的对唐清安不满起来,指责他不尽心。

如此形势,贾府不敢明辩。

选择私下和各家沟通。

贾珍,贾赦,陈德言三人,亲自去拜访锦乡侯府。

洽谈锦乡侯府小姐亲事。

第二百三十章 姻亲

“不见,不见。”

李达祖长子李长松,听到贾府率领陈德言上门,愤怒的喊道。

“跟我打出去。”

下人们面面相觑,不敢乱动。

谁都不是傻子。

锦州保龄侯史鼐不敢支援北镇,令锦乡侯府气愤,但是史鼐的理由也让人无法指责。

他兵少且都是新兵,打过不蛮族,又负责锦州,把守京师的门户不敢有失。

所以哪怕北镇被破,虽然有怨言,但是并没人弹劾他。

可金江镇平辽候唐清安不同。

率领十余万金江军,国内援军,朝鲜援军三部大军,在榆林大败蛮族老奴。

证明了其军队的战斗力。

金江镇有船。

明明可以救援北镇,却选择收复复州,盖州。

因此有人说金江镇节度府平辽候唐清安,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所以放弃救援北镇。

此言论获得不少人的认同。

李长松更是认定如此。

“混账!”

锦乡侯府二老爷,大老爷李达祖之弟,大声呵斥了李长松。

李长松不服的看向二叔。

二老爷看到两眼通红的李长松,没有再指责他,而是叹了口气,十分的伤感。

“长松。”

听到二叔叹气,李长松冷静了下来。

有些事。

为了保持门楣,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是快意恩仇,还是为了自家前途,做出更加有利的选择。

李长松不是短视之人,相反还很聪明。

他不光和贾府的人有交情,还和陈德言在酒局上喝过酒,并不因为其身份低微而冷落。

“去请他们进来。”

锦乡侯府二老爷命道。

贾赦,贾珍,陈德言,锦乡侯府二老爷,李达祖长子李长松。

五人坐在大厅。

锦乡侯府的管家,亲自带人奉上茶水,然后又领着人退下,大厅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陈德言人微言轻,贾珍虽然袭了爵,但是辈分低,因此贾赦出面,和锦乡侯府二老爷沟通。

李达祖长子李长松,冷冷的看着贾府的人,以及金江镇的人。

“哼。”

李长松听到贾赦为人做媒,想要迎娶自己的三妹,当然知道其意图,冷哼一声。

贾赦,贾珍都面露尴尬。

锦乡侯府二老爷,回头看了眼李长松。

二叔的不快,让李长松低下头。

锦乡侯府节度使刚牺牲,贾赦和贾珍就上门提亲,他们难道不知道不合情理吗。

当然知道的。

可是如今京城的局面对唐清安颇为不利。

他是打了大胜仗。

越是这般。

朝廷越要开始制衡他了。

突然而来对唐清安的弹劾,不能说背后没有人示意。

即赏且压。

然后派官员去治理金江镇,甚至恢复辽东都司衙门,这都是不可预知之事。

如果臣,勋贵言论仍如此恶化下去,那么朝廷当然就可以顺应民心。

顺理成章的派官员去金江镇,更或者重新建立辽东都司。

这都合情合理。

唐清安没有理由拒绝。

所以不管是金江镇在京城的奔走陈德言,还是唐清安的岳家贾府,都不能放任这些言语继续下去。

锦乡侯府虽然不如贾府一门两国公的门楣,但是百年来亲旧不比贾府弱。

北镇破了,锦乡侯府在国内的关系网还在。

如果苦主也把矛头指向金江镇,那么将会让这股流言变成舆论,后果不可预料。

形成了这股舆论,大势之下,朝廷占据大义,金江镇有什么理由反对。

因此。

贾敬做出了应对。

让贾赦,贾珍代表宁国府,荣国府,为金江镇平辽候节度使唐清安的二弟。

刘承敏刘总兵,做媒婚事,求取锦乡侯府家的小姐。

不论是此人的背景,还是如今的职位,都够得上锦乡侯府门楣。

锦乡侯府会拒绝吗?

陈德言问过贾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