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52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左翼右翼大军,则追歼溃散的蛮军各部,同时派出营军,趁机去夺下汤池堡,石门关,大片岭关等关隘。

清河不是小河,从辽东湾的大海延伸至内,途经盖州直入长白山脉里。

途径山中的石门关,大片岭关等关隘。

这些关隘连同岫岩城,形成了一道天堑,加上清河这条大河,直接把盖州锁了起来。

长白山脉无法轻易度过大军,想要攻打金州,只能先攻打盖州。

只要派重兵守卫这条防线上的城池关隘,没有火炮的蛮军将束手无策。

那么盖州后方,复州,都将稳固如山。

那么新收复的复州,盖州全境,将能为金江镇提供两百万亩,土地肥沃的田亩。

有了这两百万亩田,金江军只需要积蓄两年,就能提供大军所需要的物资。

金江镇将占据主动。

清河的浮桥被毁,金江军紧急搭建浮桥,延缓了大军的速度。

而代善丝毫不停留,督促大军急行军往海州撤军。

海州还有五千余兵,自己两红旗一万五千旗兵,各部溃兵一万余,将有三万余兵。

足够他坚守到皇台吉回援。

唐清安不但派了骑兵去骚扰代善大军的速度,自己也急行军直追赶。

水师有船在双台子河,东海堡打探北镇的军情,第一时间就带回来北镇城破的军报,送到了榆林。

在榆林的金江军将领,丝毫不敢延误,派了一支又一支的探马,去寻找将军主力。

唐清安率领五万本部金江军,直到营口时,才得知北镇被破,皇台吉领军往海州方向。

如此这般,唐清安不敢追了。

皇台吉可是统帅十一万大军的。

蛮族大军溃败,趁着皇台吉还未至海州的空档。

唐清安一边亲自率军占领营口,一边派余部夺去周边的梁房口关,平山里的关隘,营口前方的耀州驿等。

占据周边地形,抢先占领地势。

随着营口各关口被收复,营口城有平山为依靠,将成为盖州的前线,又能威胁海州。

海州失去营口这个险要地势,一路都是平原,易攻难守。

而金江镇将有两条天然形成的天堑防线。

一条就是以营口为核心,周边平山,梁房口关,耀州驿形成的防线。

一条则是以清河,长白山脉为核心,盖州为重城,山区中的石门关,大片岭等关,延伸至岫岩城。

后者比前者更加要稳固的防线。

唐清安在营口召集各营,布置军力用以防备皇台吉。

后方里。

奉命追击蛮军溃兵的金江镇各营,让方圆百里都留下了无数溃兵的尸体。

原金州参将耿炳远,当得知主将刘爱塔叛乱时,虽然不可置信,却第一时间领着自己的亲信们跑了。

先是往清河,见到形势不妙,立马往石门关而逃。

从榆林到清河,再从清河入长白山脉,耿炳远所部人疲力尽,从进山前身边的三百余人,到如今的三十余人。

耿炳远靠着大树歇息,眼睛里欲哭无泪。

原来所部三千余人,都随着这场大败烟消云散。

这场仗败的莫名巧妙,特别是那刘兴祚,蛮人都叫他刘爱塔,可见对其所爱护。

他可是一开始的四大卫之主啊。

大周能给他什么好处?能超过这等权势,让他暗中归附?

想不明白的耿炳远,即愤怒,又担忧追兵,起身催促士兵出发。

士兵们皆不愿起身。

见此情形,耿炳远不敢过分威逼。

今时不同往日。

长白山脉中,地势难行之处,藏有不少遁入山中的人家,常年与世隔绝。

这些百姓。

或是畏惧大周苛政,或是逃离蛮族。

蛮兵为了逃命,纷纷丢弃盔甲武器,虽然跑的比同伴快,逃得了一命。

可是身无一物,从早到晚体力透支,饥寒交迫。

便有不少的溃兵逃入这些山户之家中,都是丧家之犬。

这些山户之民,在山中要与野兽搏斗,具有警惕心的同时,又有强悍,并没有收容这些溃兵。

更有原来从蛮族逃离的山户人家,围杀了这些蛮族溃兵。

第二日。

当耿炳远抵达石门关时,上面已经飘扬着金江军的旗帜,此时他身边只有三四人。

哪里敢停留,转身又往深山里遁去。

方圆百里内。

到处都是溃兵,也到处都是金江军的追兵。

蛮族溃兵们有的人匍匐在田地里,也有的趴在尸体边,遇到百姓则祈求食物,遇到金江军则一动不动。

不可计数的溃兵被杀死,被俘虏。

也有不少的溃兵,绝境中挣扎,又冷又饿又胆寒又力尽,一路都出现死者。

不光是耿炳远遇困,孙德功等汉将同样如此。

大多狼狈不堪,不少被金江军追上,沦为了俘虏。

蒙古骑兵跑的最快,断后的镶蓝旗七八千兵,被红夷大炮哄溃,当阿敏被炮弹轰碎,则再也无法坚持。

汉军虽然马匹不多,可是由镶蓝旗大营吸引了更多的金江军,逃往的却比蛮兵还多。

总之,因为金江军占领了清河,又占据了长白山脉各关隘,这些溃兵逃无可逃。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亲事

唐清安的计划就是收复复州,盖州。

如今因为刘兴祚对蛮族致命一击,不但顺利达成了目的,还让老奴断后大军形成了溃败。

这五万大军都是蛮族的精锐。

光俘虏人数就高达万余兵,伤亡的蛮兵至今还没有清点完,至少随着清河流入大海的浮尸就无法统计。

目前根据各处汇报,已经高达万余人。

蛮族这五万兵,最多也就逃回两万余兵。

还有不可计数的盔甲,武器,马匹,各项物资等等。

如果不是刘兴祚的作用。

以老奴的威望和能力,哪怕撤退也能带回大部分的蛮军,而且也不会导致蛮军士气大败。

而现在的金江军,除了第一天伤亡了数千兵,第二日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哪怕打溃七千五百镶蓝旗的旗兵,也没有费多大的力气。

如今金江军士气如虹。

唐清安在营口严阵以待。

营口到海州才百里。

皇台吉收到代善的求援信,带领骑兵一日赶至海州城,不顾军士疲累,亲自去见父汗。

得知大汗昏迷的消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一路上他就惊疑不定,以父汗的威望,如何会让大军沦为溃败的局势?

就算父汗无法取胜,也没道理溃败。

以父汗的威望,加以蛮军的精锐,哪怕受挫撤退,也不当有如此狼狈!

终于得知了原委,皇台吉即愤怒,又感到不服,特别是那刘兴祚。

此人和代善关系深厚,而皇台吉同样信任此人。

却没想到此人会如此行事,如果被自己捉到他,一定要让他生不如死。

虽然心里不岔,皇台吉仍然一脸的冷静。

他有十一万大军,除了留守的军士,撤回来的有九万大军,而海州还有三万大军。

也就是说仍然还有十二万兵。

论精兵数量仍高于金江军。

还能战。

他这般想着。

当老奴一日未醒,两日未醒,三日未醒,蛮族上下都慌了。

皇台吉终于开始换了一个思路。

悄悄的考虑起来,父汗如果醒不过来,那么他该怎么办。

父汗虽然钟意自己,平时的举动看上去彷佛是要传位于自己,可是并没有明言。

皇台吉看向了代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