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05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新安岛养活个一万余人不成问题,莞岛虽然附近小岛屿极多,但是大多岛都不能住人。

能开发田亩的,我估计能开垦出三四万亩农田。

南海岛,也能开发出四万亩。

巨济岛才是最厉害的,虽然不如济州岛大,但是岛上平原多,可以开发出个十万亩。”

李成贤在朝鲜一年了,对各岛了如指掌。

听到李成贤的话,唐清安暗自点头。

巨济岛是朝鲜第二大岛,岛上未来人口高达二三十万人,还有个济州岛,人口高达六七十万。

“最了不得的就是济州岛,不光草原多,且平原面积也大,还能开垦出二十余万亩土地。”

李成贤说道详细。

“朝鲜八百岛,已合计开垦出近十万亩田,现在各岛人口都已安置就位,水利也修的极多。

因此到明年播种前,开垦的田亩将到达顶峰,我预计能多新垦出田亩三十万。

也就是说全部合计有四十万亩田。”

刚刚李成贤说的几个大岛,都是朝鲜最大的岛屿,合起来的面积,能超过朝鲜一个道,加上其余的数百岛,能就更大了。

朝鲜大大小小十三个道。

因此众人并没有意外。

“这些岛屿周边的渔源极多,可以让船厂在此地设立分场,建造小渔船,在海域周边即可收获渔获。

而且岛摊上的贝类更是不可计数,现在朝鲜各岛安置了辽民不足五万人。

我认为可以收纳十余万人,这十余万人不但可以屯田,也可以在海滩获得吃食。

等有了舟船,也能沿海岸捕鱼,甚至直接做木筏,到岸边也能获得些渔获。

既能让这十余万人自给自足,又能屯田获取粮食,每年还能向金州镇江,供应近六十万石粮米。”

“好。”

唐清安笑道。

对李成贤的思路,唐清安非常满意。

十余万人争取自给自足,再向内部供应近六十万石粮米,虽然不太可能完全实现。

彷如长白山东岸,本来山中有不可计数的野物,但是当进山捕获的人数超过十万,那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因此朝鲜各岛海滩极广,但是也经不住十余万人的吃用,两三个月就能消耗一空。

金州各岛都是如此,现在的海滩上哪里还有什么贝类,只能碰运气才能捡到。

可是李成贤的确值得他的夸赞。

从来不抱怨,从来不提出困难。

辛劳做事,发现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朝鲜各岛虽然合起来面积极大,有它的优势。

但是能发展到李成贤的规划,李成贤功不可没。

“我有个想法。”

陶杰也说道。

“将军可否把朝鲜的手段,同样用到琉球国上?”

琉球?

武震孟和朱秀露出了茫然的目光。

刘承敏从小跟随大哥学习,知道周边的国家,冯胜之和谢友成作为读书人,知道琉球是大周的藩国。

谢友成和陶杰两人在朝鲜呆了一年余,更加清楚琉球的形势。

唐清安迟疑。

他能顺利插手朝鲜的事,是因为正好有这个天时,碰到了朝鲜政变,又急需要外部的支援。

不过是把历史上发生的事,复制了一遍而已。

因此朝鲜国内不但没有反对他插手朝鲜内政,反而新的当权贵族还鼎力支持他。

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琉球可不同。

琉球的国王可不会愿意外部势力来剥削他。

其他不提。

只需要派一个使者去朝廷哭诉,朝廷定然要召自己回京解释,甚至直接问罪自己。

作为大周的将领,攻打大周的藩国,和叛乱有什么区别?

其他不提。

国内的军饷,粮饷,兵器还要不要?

就算得了琉球。

却被朝廷敌视,划为了敌人,断绝了物资供给,那才是因小失大。

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夜挑逗

唐清安摇了摇头。

众人见状,知道将军没有把握。

陶杰也不在提此事。

军方的大将,没有一个人敢向自己保证,现在决战能打败蛮族。

唐清安即欣慰又难受。

欣慰的是,军方愿意向他说真话,难受的是,没有十足的信心决战胜过蛮族。

他的眼光之高远,远超过大周国内的人。

大海他是不会放弃的。

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现在的他,敢把大军派去海外,这么大的动静,是瞒不了人的。

就算瞒的了人,赌运气能瞒几个月。

好不容易稳固的游击区还要不要。

游击队撤回后方云集起来,运出海外,万一蛮族发现,组织大军来攻打怎么办。

蛮族是因为暂时啃不动自己,才罢兵修整。

真要是看到了可趁之机,就算换成了是自己,例如蛮族云集大军遁去数千里之外。

自己要不是不立马组织大军攻打沉辽,断了蛮族的根,收复大片的良地,那真是无法言明。

他是收到朝鲜的请求,才插手朝鲜的国事的。

虽然羡慕琉球的土地,但是唐清安不敢冒险,不敢去赌,毕竟他没有真正的人杰的气魄。

既然陶杰的建议不可行,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众人都在沉思。

“金州,长白山东岸,镇江各地,就如白日里所言,田亩还大有可挖掘的潜力。

不能跟自己心里设限,一旦认为无法在开垦,那就定然无法开垦了。”

唐清安知道未来的大连。

玉米两百八十六万亩、水稻二十九万五千亩、大豆六十四万四千亩、薯类二十万亩、杂粮三万五千亩

只粮食耕作物,合计五百六十九万八千亩。

虽然未来的大连包含了复州,到庄河一带。

复州一带虽然还在蛮族手里,庄河一带却在自己手里。

现在的金州到庄河一带,粮田麻棉田等合计才不足七十万亩。

连零头都没有达到。

虽然没有后世的科技手段,但是再继续开发个三十万亩地出来是可以办到的。

只不过现在的人心认为办不到。

“金州到庄河一带,明年播种前,必须新开垦四十万亩田,庄河到镇江一带,必须新开垦田亩三十万以上。

朝鲜的济州岛,不但要养马,还要养牛羊。”

我不听困难,这是军令。”

唐清安坚定的说道。

虽然没有后世的机械,但是他有一百六十万民,还有远远不断投奔的辽民。

现在各地田亩合计一百零二万亩,明年算上朝鲜各岛,合计也只新开垦田亩一百万亩。

这些田亩的数量,连后世的零头都没有。

哪怕没有机械化,但是上下一心,劳动力众多,人均也才一亩余,如何能做不到。

咬牙也必须做到。

后世英烈们在陕北建立游击区,没有自己这里的黑土地,只有最贫瘠的山区。

且不像自己有大海的便利,更不像自己有朝鲜的供应和岛屿。

又要面对敌人无数次的扫荡,比他的困难高百倍不止。

难道他们有机械化?不也是传统的耕作方式?

他没有伟人的手腕和魄力,学不了伟人的本事,但是学个一二的皮毛,够他在这里用了。

金州,长白山东岸,镇江,朝鲜各岛,都属于大后方,无非就是官员们能不能吃苦,愿不愿意吃苦。

不需要他们带头,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只需要他们耐起烦,忍住性子,把百姓组织起来,动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