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9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狼心狗肺的杂种罢了,回头奴婢帮圣人捻死他。”

戴权笑道。

太上皇看了眼戴权,又闭上了眼睛。

是啊。

都认为他要死了。

身边的最亲信的老太监,不也是在为自己寻找后路么,见天的去北静王府问安。

不过北静郡王不足虑。

他能有什么根基。

就算让他当了皇帝,哪里有资格对抗自己,还不是自己手里一颗旗子而已。

太上皇有些后悔了。

从年幼时,就有人告诉他,他未来将会是这片天下的共主。

所有人都在巴结他。

自己年轻不懂事,跟随太监们胡闹,伤了根基,以致于断了后。

无子嗣的皇帝。

遍观史书,结局都不好。

那些个坏了他根基的太监,下场最后都很惨,一家家都被他收拾的干净。

虽然如此,他还是没有后。

可是他是谁。

所有人都说的,天下的共主。

就算没有子嗣,他仍然是天下的共主,谁能反对他,谁有资格反对他。

一个又一个冒出野心的宗室,都被他压了下去。

那年他重病。

哼。

都以为能让实力最强,众望所归的忠顺王承袭自己的皇位,以稳定江山。

放肆。

只要自己还活着,谁也别想从自己手里夺走自己的皇位。

可是当初自己的确病重。

人心不在。

为了挽回局势,他顺应形势,故意的召见了忠顺王,一番话安抚了忠顺王。

等他再也没有防备,所有人都认为顺理成章之时,让他再次进宫,命准备好的太监们一举拿下他,以谋逆之罪当场棒杀殿外。

趁所有人反应不及时,从旁系宗室里,挑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年幼丧父的木偶,昭告天下他乃太子。

是啊。

他又活了过来。

权利仍然还在他的手里。

这就是自己与天争的胜利。

如今又到了一个轮回,所有人还是认为他要老死了。

太上皇不想死。

没人关心他的想法。

他还要和老天争一次,全力以赴的去争。

“去请老神仙。”

太上皇突然说道。

前番,因为老神仙的药引子没有发挥作用,太上皇并没有怪罪老神仙。

听到太上皇的吩咐,戴权知道太上皇又起了心思,想到那些从民间征集来的宫女,连他内心都有些不忍。

不过他不敢劝。

戴权点点头,命太监们去请。

“你亲自去,要虔诚,要恭敬。”

太上皇疲惫的说道。

才说了几句话,太上皇就感到浑身没了力气。

京城没有不透的风。

当传起皇宫即将从民间挑选女儿,年龄在金钗之年时,引起了大的骚乱。

特别是家中正好有这个年龄女儿的,纷纷抢着把女儿嫁出去,哪怕才只是金钗之年。

京城里,到处都是红妆。

唐清安没等来朝廷的工匠,也没有等来众人所预料的叱责,更没有等来朝廷要对金州派官员的消息。

彷佛无视了唐清安的奏疏。

既然如此。

唐清安直接派了人,去山东,金陵的船厂,放肆的招募工匠,并且承诺帮助迁移家人到金州。

这两地一个是京师所在,一个是南方重心,所以南北最精湛的工匠都在这两地。

大周的工匠,为官府干活是没有钱的。

这是服役,自带干粮义务劳动。

所以大周的工匠们过得很困苦,家家都极为贫穷,原先就有大量的逃户。

哪怕被抓到后会引起重罚,仍然杜绝不了。

现在有了金州来的人,不但承诺有月钱,还能照顾家人,一时间踊跃者众。

连已经逃往民间藏匿的匠户,也大着胆子偷偷跑来联系。

又有山东苏观,金陵甄家,扬州林如海,应天府贾雨村等,众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行经下,连那些胆小老实的工匠,都动了投奔金州的心思。

从登来的码头,金陵的码头,一船船的工匠发往了金州。

到最后不光是船匠,连军匠都跟着跑了。

苏观还是参政时,唐清安就拜过他,看着他一路成长,山东和金州隔海相望。

因此比旁人更加知道金州的形势。

他以前就为金州大开方便之门,早就被人贴了标签,遮遮掩掩还不如帮到底。

至于金陵甑家,因为前番为冯唐讨了贾府的人情,这一回就当做还了。

林如海受金州救命之恩,且同为贾府女婿,能坐稳巡盐御史的职位,当然也不是墨守成规之人。

巡盐御史按照制度,只有一年任期,但是这不过是因为巡盐御史地位太重要,所以定下的牵制。

并不是真的只做一年官,朝廷如果没有要改派人选的意思,就可以一直连任。

林如海担任巡盐御史这些年,可见其手段。

至于贾雨村。

那是做官做油了的,只会往外派人情,不会得罪人情。

一船一船的工匠,船匠,军匠。

令整个金州官员都沸腾起来。

第一百八十一章 薛宝钗明悟

“二爷的病紧不紧要?”

廊外,薛家大房的大揽总张德辉,听着窗户里头太太传出来的话,声音里透出了关切。

要说从金陵来京城,薛姨妈对二房还有些怨言,这几年过去了,二房一直对大房都很照顾。

不管是每年年节的送礼,还是大房留在金陵的生意,二房都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

反而是大房出尔反尔,原来可是说好的,金陵的生意一个不留,北方的归大房,南方的归二房。

所以薛姨妈对自己的小叔子,内心一直有些不好意思。

薛蟠在廊里陪着大揽总,听到薛姨妈的话,看了眼揽总,认为母亲到底是妇道人家,话里交代抓不住重心。

琏二哥去了澳门,虽然是为唐清安奔走,也是为他们各家奔走。

和长安节度使,平安节度使,粤海将军这些一镇统领不同,唐清安是贾府举荐出去的。

而且,唐清安又定亲了贾府的小姐。

因此在外人的眼里,唐清安和贾府并没有什么区别。

贾府里的公子,不负辛劳奔驰万里,也就是这个道理了,都是自家人的事。

海贸。

贾府出面组织,薛家提供商路,甄家作为金陵的地头蛇,摆平当地的麻烦。

不光是贾琏去了澳门,薛家的大揽总也要亲自回金陵,和二老爷洽谈。

偏偏这个重要的时节,二老爷病了。

这门生意太大,绝对不能出丁点差漏。

有贾府,甄府背书,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提携上薛家的,是唐清安点名要薛家。

此举各人都明白,这是唐清安对薛家从小收留的报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