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63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得到贾敬的认可,陈德言这才去宁荣二府。

如今荣国府的小姐成为了贵妃,后宫中除了皇后,是地位最高的嫔妃。

加上原来宁荣二府旧有的威望,如今两府正门的宁荣街,马车络绎不绝,拴马桩从不留空。

至于贾府关系走出去的,金陵,扬州,辽东,各地同样时不时送上孝敬。

天气炎热。

金州的海鲜船运到登来,海鲜装入盒子里放入桶中,在往桶中倒入冰块,然后盖上厚厚的棉被。

一车一车的运入京城。

皇城里,贾府,史府,王府,以及住在荣国府的薛姨妈处,唐清安也没有忘记,每年同样奉送一份。

薛姨妈因此高兴的合不拢嘴,见人就夸唐清安报恩之心极强。

“不过就是养了几年罢了,我们家又不缺这点吃的,本来也没什么,可是这唐家大兄,却是个极为重视恩情的人。”

在老太太处,王熙凤进来告知。

金州来的鲜鱼,海鲜等物,都安置妥当的放入了冰窖里。

贾府什么山珍海味没有见过,第一年还有些新奇,如今也不算什么了。

之所以如此隆重对待,不过是因为这是金州唐清安对贾府的一片孝心。

这才是令贾府极为满意的。

朝廷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责金州将军跋扈,不把朝廷制度放在眼里。

贾府的老爷们不以为意,只要金州将军对贾府有孝心,些许弹劾又算的了什么。

薛姨妈因此笑道。

“原先府里的管家不懂事,在唐家大兄做船,和颦儿一路来京城前,我本还担心会不会令他与我家产生隔阂。”

外堂里,婆媳们说笑。

里间里,小姐们也在说笑。

“妹妹原来和唐兄弟以前坐船来的?我怎么没有听过。”贾宝玉笑着问道。

前番父亲生病,金州专门派去快船,送来了神医,最后治好了父亲,这番恩情,另林黛玉对金州将军产生了好感。

表面里虽然一如既往的冷淡,内心里却常常念着对方的恩德。

姐妹们偶尔谈起探春未婚夫的事,林黛玉也不在冷漠,而是笑着打趣。

等父亲病彻底好了,她又被贾母接了回来。

“我和他坐的同一条船,为什么要跟你说。”

宝玉现在在府里的地位不比以前,前有老爷痛打,后有贾琏如今管了好些事,再有贾环贾兰认真读书。

随着家族子弟的奋进,宝玉也不得不收敛了性子,摔玉是不敢摔了。

“他?他是谁。”

薛宝钗笑道。

“你。”

林黛玉说话没留意,被薛宝钗抓住了把柄,惹得姐妹们纷纷笑她,令林黛玉气急。

上前就要报复薛宝钗,薛宝钗往后面躲,正好是史湘云。

“你就饶了她吧。”

史湘云挡住林黛玉笑道。

说来也怪。

以前贾母接史湘云来府里,府里都会安排好多针线活让她做不完,常常挡了回去。

现在却改了,不但不阻止她,连针线活也免了。

史湘云思来想去,不懂其意,常常在姐妹中询问,因为年龄小,不懂厉害。

后来薛宝钗私下里告诉她,有些事她们女儿家不懂,但是却也不要乱问。

这才提点了史湘云,按下了心里的好奇。

几人正说笑。

外间有人进来传报,说北静王府王妃派了人,来请二太太,探春姑娘去王府叙旧。

王夫人走了进来,看向贾探春。

府里姐妹们还在玩闹的年龄,贾探春也才十四岁,到是不怎么轻易开口。

“我有些不舒服。”

贾探春为难的说道。

“既然身子不大好,那我就独自去了,你这几日也不要再出门,免得去了这家不去那家,让人得知后引起误会不好。”

王夫人提点道。

“晓得了,太太。”

等王夫人走后,姑娘们关心的问起探春。

“就是有些乏了,休息几日就好了,不需要担心。”

探春笑道。

薛宝钗似懂非懂,隐隐有所明悟。

林黛玉也是个精明的。

只有迎春,史湘云,惜春,宝玉还在关心。

第一百六十三章 薛宝钗错过的姻缘

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其父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为他求了个五品龙禁尉。

不日就要去金州从军。

平原侯,定城侯,襄阳侯,景田侯各家的公子,还有陈也俊,卫若兰,薛蟠,陈德言四人。

一起请了冯紫英在酒楼吃酒为他践行。

虽然陈德言那白丁,可谁也没有小瞧他,冯紫英更是高看他一筹,此人可是金州将军的结拜三弟。

在京城为金州将军奔走的人物。

虽然是白身,却也是高门贵地的座上客。

“我倒是没有想到,你有这股恒心,佩服佩服。”陈也俊笑道。

陈也俊是金陵松江华亭人,是朝廷工部侍郎家的儿子,在京城里名声不小,极有才华。

在同辈的读书人中,很有一些名气。

前番童子试,县试第二名,去年府试也位居高等,如今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

来京城结识了一帮读书人奋进读书,因为看不惯勋贵子弟欺凌百姓,得罪了贾府的人。

京城是呆不下去了,准备不日回老家,不过他和冯紫英关系不错。

一个佩服有才华,有正义,不迂腐。一个佩服有恒心,有志向,不欺凌。

这一别以后再见面不知道何时,因此冯紫英特意请了陈也俊,而陈也俊也欣然赴会。

倒不是要攀交权贵,如果是此种人,也不会得罪贾府了,只不过为了送一番好友。

权贵子弟都知道此人得罪了贾府,又有贾府姻亲子弟薛蟠也在,所以倒没人主动和此人说话。

陈也俊不以为意,只敬酒冯紫英。

和冯紫英说完,也不等宴席散会,就要中途告退,冯紫英知道此人来这里只为了送他。

因此不为难他,亲自起身相送,陈德言见状,也跟随出门送行。

“兄,祝愿你此去金州,战场上获取功名,且平安归来。”

陈也俊拱手说道。

陈也俊和冯紫英同岁,都年满十八,不过小了几个月。

“贾府之事,我会为你周旋一番,来年再来京考举功名。”

陈也俊摇了摇头。

“勋贵仗势欺人持强凌弱,贾府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就算兄帮我摆平了贾府。

以后还会有陈府,王府,周府等等,难道兄还能都帮我摆平吗?”

冯紫英听闻露出无奈。

“你这脾性要改一改,不然会吃大亏的。”

陈德言劝道。

他对此人极为有好感,在陈也俊身上,看到了大哥的公义之心,因此也不愿此人遭难。

“哈哈。”

陈也俊笑着看向陈德言。

“朝堂之上,常有指责金州将军浪战之事,而金州将军偏要一意孤行。

难为不也是为了救治陷入水火之中的数百万辽民吗?

我六岁开始读书,至今十余载,只学会了三件事,明德,明义,明智。

而金州将军虽然没有功名,我则在金州将军身上看到了德义智三字。

金州将军不是读书人,却实乃我辈楷模。

陈兄身为金州将军之弟,从小受到其熏陶,难道不懂金州将军吗?如果懂金州将军,就不会有刚才对我之言。”

陈德言敬佩的拱手。

“是我之罪,小视了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