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4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但是海运又不同。

这对金陵的商贾来说,是一个虽熟却陌生的领域。

乌忠正好负责此事,于是说道。

“从旅顺口岸到朝鲜济州岛的海陆已经探熟了,从旅顺口岸出发,先到獐子岛修整。

物资补充充足,则远航到朝鲜全罗右道的白翎岛,然后从白翎岛最后到济州岛。

根据经验深厚的船老大所言,如走大海船,六十里一更,一昼夜十更。

加上途中两岛修整,港口运转,途中或遇偏风,或顺风,往来一趟需八九日。

此海域不同外海,朝鲜和我国挡住了大洋外的风浔,因此此海域的海浪颇为平缓。

途中又有海岛可以修避,各海岛大哥都派了人修建码头,设置水关,因此只要不走陌生的航道有触礁的风险,其余则没有什么。”

乌忠好不容易独自负责大事,忍不住炫耀道。

“此岛是附近岛屿中最大的海岛,不但方圆极大,而且土地十分的肥沃,一亩可收获三四石粮食,对比南方一年两三种不算出奇,可是咱们北方属实极为难得。”

“南方也只是少部分地方才能一年三种,此岛能一亩收获三四石,已经很不错了。”

唐展望感叹道。

乌忠闻言,越发的想要表现,又笑道。

“还有一个更大数倍的济州岛,东西长百四十里,南北宽八十里,不光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在元朝就被用来养马。

朝鲜短视,竟然只用来流放罪犯。

现在此岛为我们所的,解决了我们没有地方养马的困境,大哥已经告知大堂兄乌全得,和丁胜安,以后和蒙古走私的马匹都放到此岛散养。”

“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唐元都是如此,也不算委屈了朝鲜。”

冷子兴笑道。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金州,镇江每年越发的强盛,现在又有了养马地,未来就不会因为缺马而受制于人。

他们和旁人不同,和将军都是家人,早已把这里当做了家族的基业。

在金州驻足了两日,冷子兴和唐展望,坐上金州的快船,由周吉亲自送去镇江。

快船沿海岸行驶,周吉自豪的指着岸上。

“一路来那岸上,都是将军治下,如今旅顺,金州,新金,金州各岛有五十万民。

二老爷和冷爷请看,从早上经过的归服堡开始,被老爷分为了十地,合起来也有三十万民了。”

“如此说来,大哥治下岂不是已经有民八十万了?”

唐展望感叹道。

“这才几年功夫,不可思议啊。”

冷子兴以前来过金州,看见过当初的金州,内心其实比唐展望更加的动容。

越发的对自己把家里的生意,全部投入金州的决定感到自得。

“哪里只是如此。”

看到两人的神色,周吉一脸的笑意。

他原来只是东海堡一个小旗,打仗立功是一条路子,可他和李敦不愿意。

一则他们知道他们没这份本事,东海营出海前八百人,陈凯武他们且不提,能走到刘通这个位置的,也才多少人。

二则他们更愿意跟着将军,成为将军的家里人。

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七品官,他们作为将军的大管家,金州镇江上下,谁不给他们面子。

所以将军的势力越大,他越兴奋,越感到自豪。

“镇江还有十余万民呢,还有朝鲜的海岛,李成贤还迁移了三四万人。”

冷子兴和唐展望听得激动的同时,冷子兴也面露担忧。

“贤侄信中让我们来镇江,商讨金陵商贸之事,也透漏了一二,说太上皇前番派了人来过镇江,那这里的情景岂不是都看到了?”

原来是担心这个。

治下百万民,当然不会放心。

周吉笑道。

“如何看得到呢,那人的航线和我们不同,因为他急着找老爷,所以二爷也就顺着他,没有在金州招待他。

在旅顺迎接了此人,然后派了船,直接从旅顺口岸出海,绕了一圈才到的镇江。”

第一百五十章 济州岛

到了镇江,周吉就像看到了最初的金州。

一切都那么乱糟糟的,乱中又有秩序,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难民临时搭建的窝棚。

而唐展望和冷子兴就有些不自在了。

他们两人在金陵,就算看到些许乞丐,如何又能和眼前所见相提并论。

视线所处都是简易的棚子,到处都是衣不蔽体的难民。

经过一处粥棚,排了好几条长长的队伍,人们神情麻木,这一处就有几千人。

看不见的窝棚里,不时传来士兵大声的呵斥,有不守秩序排队的,有从别人手中抢吃食的,有不遵守法纪的。

都会先被痛打一番,然后拖走关押起来,最后送去朝鲜境内开矿。

金州缺矿,朝鲜却不缺。

矿产极多,缺的是人去开采。

所以对于金州的请求,朝鲜上下倒是没有什么反对之声,除了金银矿,在平安道划了几片矿区,金州自采自用。

要求就是以后这些矿产物资不要在找朝鲜祈要,唐清安痛快的答应了。

这处粥棚的难民还没领完粥,下一处的粥棚,等来了官兵,还有民夫推来的补给,又开始了放粥。

“这不会有人多次排队,重复领用吗?”

唐展望问道。

周吉虽然没来过镇江,却在金州经历过,开口向他们解释。

“别看这里乱糟糟的,其实都已经编好了里甲,排队也都是一甲甲的人去的。

每甲一个牌子,上面登记了多少人人口,所以不会乱。因为粥棚太多,无法一次性开饭,所以只能一处处接替放饭。”

闻言,冷子兴和唐展望知道自己杞人忧天了。

想来也是。

如今天下间,论收拢难民的功夫,谁能比得过金州的官吏。

因为几人有金州总兵府的牌子,所以很轻易的进入了镇江城,被人请入了新建的将军府。

唐清安正看着史鼐的书信,信中对唐清安深深的埋怨。

埋怨唐清安几年前成立的东海营,把锦州各卫里,善战之将,敢战之兵都带走了。

收起信件,唐清安嘴角一晒。

东海营立营的时候。

他下了多大的功夫,得罪了多少人,才拒绝了那些无能怕死之辈。

随后又拆开了北镇节度使李达祖的书信,信中请求唐清安调红夷大炮给他。

李达祖前番也试探着上奏疏,想要让朝廷派人去澳门为他采购红夷大炮。

朝廷同意了,但是拖来拖去最后没有下。

因为没人愿意去。

官怎么会愿意放下身段,去为武将奔走。

历史上大明的辽东经略,辽东巡抚都是臣大员,门生故旧遍天下。

而现在的大周,辽东经略和辽东节度使都是勋贵门第,是臣最讨厌的两者之一。

前番辽东经略的职位,又是勋贵从臣手里抢过来的。

唐清安之所以能得到红夷大炮,是因为贾府亲自派了府里的正经公子贾琏操办这件事。

从京城到广东。

山东,安徽,金陵,扬州,广东。

从北到南一路的动用关系,才办成了这件事。

就算如此,买回来的红夷大炮,也不是照样被官员弹劾劳民伤财,差一点点就运不回来金州。

李达祖虽然是辽东节度使,却办不到他一个总兵能办到的事。

因为这件事需要极后的人脉。

锦乡侯府论关系的广度,远远比不上贾府之久远,连疆域最东南的广东,贾府都能有旧故,且关系不浅。

红楼里的粤海将军,每回广东有官员进京,都会托官员帮忙顺带礼物去贾府。

府里爷们送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门上人一篓作门礼。

可别小看这茯苓霜。

岭南那地方千年的松柏最多,此礼物是取这茯苓的和药的,还要生出俊俊的一层白霜来,可见这东西异常珍贵、难得。

所以李达祖办不成此事,唐清安并不奇怪。

而至于红夷大炮。

唐清安没打算给北镇。

不是因为小气,而是不放心。

上回老奴亲自率军攻打北镇,如果不是因为没有防范海上的经验,让自己有了可趁之机,导致他功败垂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