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1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虽然还是一次大胜,京城的百姓们得知是金州将军,皆习以为常,反而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金州将军打胜仗不是应该的么,打败仗才是奇闻。

这一回,连北静郡王也不敢在维护唐清安了。

现在已经是总兵了,再升下去就是节度使了,虽然节度使后面还可以升,爵位和虚衔多的是,可是此人太年轻了。

才二十岁。

“这算个啥,那汉朝的霍去病十七岁封侯,咱们的唐将军二十岁,封侯又有什么的。”

这种声音隐有露头,不过朝廷并没有太过理会。

最后有御史弹劾金州将军十大罪状。

“违逆海禁,海州畏战,任用亲信,打压异己,擅入朝鲜,私吞军饷,虐待辽民,不重礼制,逆触红夷,私造海船。”

河南御史吴华同样上疏弹劾。

“海外俘级日侈,交关勋贵张大其事,窥欲封爵,海外帅骄,宜去核查。”

“金州有协防参将,屡遭金州将军打压,居心叵测,不可不防也。”陕西巡抚葛世峰的奏疏也传到了朝廷。

贾珍亲自登门,被下人引入厅事,才见到刘一儒,就愤怒的问道。

“刘公意欲何为?”

刘一儒平静的看着贾珍。

“威烈将军是质问我吗?”

“不敢。”

贾珍冷静下来,连忙说道。

“金州将军出海以来,屡建奇功,为何刘公却要对付他呢?辽东才安稳了一年,难道就认为太平了吗。”

刘一儒摇了摇头。

“我没有要对付他的意思,何有此言。”

贾珍皱起眉头。

这些上疏弹劾唐清安的官员,多半是此人的门生故旧,根据他的打探,委实出自他之意。

“刘公,我是诚心而来。”

如果不是看在此人是皇上的老师,贾珍早就不愿意对他客气了。

他们这等勋贵,出身的起点,就是绝大多数官的终点。

“我的确没有要对金州将军不利的想法,官员们遵从制度而已,难道威烈将军认为最近朝廷上弹劾之事不实吗。

如有不实,查一查也好,能还金州将军一个公道,朝廷也能更放心的重用金州将军。”

贾珍看向油盐不进,没有半丝诚意的刘一儒,恨恨的甩袖离去。

忠顺王在山西,皱着眉头看着邸报,和一些私人的信件。

他在山西这段时间,尽心拉拢军中的势力所获颇丰,可是这刘一儒,如何就这么没有耐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可卿患病

陈德言并没有为弹劾大哥的事奔走。

大哥的信中,已经交代了他对这些事的应对,按照大哥的推断来看,如今金州需要沉寂下来。

老奴几年来不会有大动作,金州几年来同样也不会有大动作,需要埋头发展。

以此为机,正好把金州的风头消弭掉。

至于朝廷的弹劾,让贾府出面帮忙抵消即可,就算有些出漏,金州孤悬海外,并不用太过担忧。

实在不行还有中策,最后还有下策。

他现在反而着急的是,大哥信中说大嫂身子不安,如今又临盆在即,让自己在京城请名医赴金州,花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贾珍忙着四处联络,为大哥辩解,想了想,陈德言去请了贾政。

他虽然在京城处了一些关系,比起贾府来也是不值一提,不说别的,光太医一事,贾府就有这个情面。

“太医?”

贾政摇了摇头。

陈德言面露古怪,贾政见到,连忙向他解释。

“素日里府中偶有请太医来府上诊治一二,外人只道太医好大的名头,本事定然极大。

可就像老太太说的,这些个太医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则并无厉害的人。

而京城中的坐医,只会用温和之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反倒是乡野的一些杂医,经常能拿出些方子来,令人啧啧称奇。”

陈德言知道自己莽撞了。

大嫂怀孕,贾府不闻不问,可见其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也幸亏自己找的是贾政而不是贾珍。

如果不是贾政告知实情,自己去找了贾珍,以自己对他的了解,说不定就顺势请个太医出面。

不但得了人情,还把大嫂的病情给耽搁了。

“政公可有认识的人?”

贾政又摇了摇头,“这些乡野的杂医素来居无定所,委实可遇不可求,不过贤侄放心,我会派人打探一二。”

贾政的为人,陈德言并不怀疑,托付给了他,自己也没有闲着,四处打探名医。

可是名医,名声大的不少,有真本事的不多。

得知要去海外金州为将军夫人治兵,不管是怕自己本事不济,被将军处罚,或者因为嫌弃路途遥远,都无人答应。

陈德言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只能多次求到贾政,连薛姨妈处都惊动了。

“这秦氏真是命苦。”

薛宝钗听到薛姨妈的自言自语,笑道,“我听秦姐姐在金州过的很好,唐大哥可爱护她了,一切都由着她的性子来,如何又命苦。”

“你年级小不懂,女人生孩子本就是一道鬼门关,如今竟然还身子不好了起来。

金州孤悬海外,如何比得上咱们关内之地,哪怕庸医也没有几个,去哪里找到能治你秦姐姐病的大夫。

你唐大哥拖了德言,德言一时半刻又去哪里找到好的大夫,不然如何又会求到我这里。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问外事多年,岂不是找错了人,可见他没了分寸,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听到薛姨妈的话,薛宝钗大惊。

“这般说来,秦姐姐岂不是有性命之忧。”

“唉。”

薛姨妈叹了口气。

下午时。

在李纨处,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都在,薛宝钗进来后,和众人说笑一番。

最后忍不住把此事说给了探春,探春低着头。

“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家,你找她出主意,岂不是为难她。”枯木头李纨出声说道。

薛宝钗知道自己失言,转移话题开始打趣林黛玉。

“你这人说错了话,竟拿我作筏子来解自己的围,我可不趁你的心意。”

林黛玉说着就出去了,薛宝钗笑着追了上去。

如此,屋子里就剩下了贾府的姑娘们。

“你们别多想,就看秦氏的造化吧。”李纨名无表情的说道。

惜春年龄最小,根本不懂她们再说什么,只觉得无聊。

迎春比探春年龄还要大,又担忧秦氏,又不愿妹妹以后去金州受冷遇。

探春年余来,有贾母的看顾,被王夫人尽心调教,和各家走动,该懂的不该懂的她都懂了。

家母。

不是那么好做的。

她本来就是贾府里最为聪明的一等人,如此下来,看的越发的通透。

“我实没有乱七八糟的心思,得知秦姐姐患病,其实心里也着急,盼着她顺顺利利。

可又像嫂子所言,我哪里认得名医,下回跟着太太出门,帮着秦姐姐打听一二。”

“你也不必太过忧虑,我们这等人家里,和寻常人家不同,处世之道也不同。

你平日里小心谨慎,在各家都获得称赞,连我父亲给我的信中,都好一番夸赞。

以此可见,委实拉动了不少的情谊,这些情谊不也都落到了金州,金州将军如果不知你的好处,那是他的眼拙。”

李纨安慰了一番。

“那人闯了这么大的事业,府里老爷们都说此人眼光一绝,肯定不会看不到妹妹的辛苦的。”

迎春又笑道。

“那个三爷,隔三差五的往府里送东西,好些个说妹夫是指给你,可见我并没有说错。”

“妹夫?是姐夫吗?”

惜春小脸萌萌,一句话就把三姐姐说的满脸通红。

“什么姐夫妹夫的,你别瞎说。”

林黛玉和宝钗两人出来,闲聊了一会就分开了,林黛玉有睡午觉的习惯。

睡眠充足皮肤才能水嫩。

贾宝玉回来,就看到了躺在床上,遮掩的严实的林黛玉。

虽然秦可卿走了,但是贾母没有再让宝玉搬回来,有了前番老爷的一顿苦打,贾宝玉的性子也收敛了不少。

至少摔玉的举动已经好些日子不见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