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29章

作者:肥鸟先行

浙东观察使张端阳终于抵达了浙东的治所会稽。

会稽,这座南方著名的城市,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吴国的国都了。

上皇李隆基时期曾经重新设立会稽郡,那时候的会稽是指一州之地。

如今皇帝李亨在位之后又重新将上皇设立的那些郡改为州,现在会稽这个称呼是专门指会稽城。

将上皇时期胡乱设立的一系列郡重新改为州,这是李亨上位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大唐的行政体系,一直都非常的混乱。

其实严格意义上大唐只有朝廷——州——县这样三级的体系。

州的大小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每一个州最高长官是刺史,也叫做太守。

县的大小就和现在的县类似,县长官是县令,下设县丞县尉。

这两个曾经是大唐从唐初到唐末都一直存在的,就算是州县疆域有所调整,但是州县二级都是常设的。

接下来就是镇,镇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地区规划,一般都用在边疆地区,属于临时设立,但是很多镇在长期设立之后就变为常设机构。

一个镇往往下辖数个州,比如这一次张端阳上任的浙东镇,下面就有越州,闽州、婺州、衢州、睦州、温州、台州、抚州等八州之地,类似于如今的省。

镇设立节度使,都督全镇的军政事务,在内陆地区的镇一般会设立观察使,只管理本镇的政务。

唐初所设立的镇都是临时设立,边疆地区是某一项特殊的军事行动设立,而内陆地区往往是因为救灾或者某项大型工程而特设,最初的节度使也只是临时的差事,在完成任务之后都会交还给朝廷,临时设立的镇也会重新解散。

但是到了唐中之后,很多地方的镇就逐渐成为了常设的,节度使的权柄也日益扩大,甚至有的节度使一做就是几十年。

镇之上的就是道了,道这个层级的行政规划一般只出现在大唐的地图上,或者是唐人的地区划分上,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

只有在唐太祖李渊还没有平定天下的时候,才会用“道”这个行政单位,比如太祖的堂弟李神通,就曾经担任过河东道抚慰大使,统管河东道的一切事务。

也只有那个天下未定的时代,才会出现都督一个道的重臣。

李倓能够都督陇右一道,也是因为陇右是大唐经济最不发达的一个道,而且陇右地广人稀,人口加起来还不如浙东一个镇。

混乱的行政地理结构,也造成了不少混乱。

比如河东这个词就有很多的含义,如果是河东道,那就是如今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还包括京津和内蒙的一些地区。

如果是河东三镇,那就是如今的东北、平津、山西等地区。

单指河东镇,那就是山西太原附近的地区。

而上皇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又喜欢别出心裁的恢复了一些古代郡县,将部分州改为汉代的郡,这种改变不仅仅让原本就复杂无比的大唐行政地理变得更加复杂,也让各种文书工作变得更复杂。

这就是和李隆基让大臣称呼他为圣人,封禅泰山一样,都是为了显示他是千古以来最伟大君主,而进行的某种行为艺术。

李亨登基以来,一直在清理这些重新改为郡的地区,会稽郡就重新改为越州,而会稽如今单独指会稽城。

会稽城,在如今绍兴地区,曾经经历过千年战争,是江南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不过从大唐平定江南以来,浙东地区就没有遇到什么战火,如今会稽城的繁华程度仅次于扬州城、镇江城和杭州城,是江东地区第四繁华的城市。

张端阳进入会稽城,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

和北方的城市不同,南方城市的商业气氛更加浓重一些,会稽城也在太湖边上,码头上人头攒动,叫卖的小贩络绎不绝。

张端阳是乘坐官船抵达的会稽城,听说浙东观察使到了,大小官吏都站在码头上迎接张端阳。

如今越州刺史裴荻,也对张端阳这位在彭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唐猛将满心的忐忑。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张端阳这样的武将竟然因为通一些文墨,就将他任命到了浙东担任观察使。

如今整个浙东官场都在等着看张端阳的笑话,江南可是文风昌盛的地方,这里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有的家族甚至传承了千百年,张端阳这个武夫能够处理浙东的政务吗?

浙东镇八州的其他七州刺史可以看张端阳的笑话,但是越州刺史裴荻不行,因为越州的治所也在会稽城中,裴荻是要和张端阳在一州共事的,别人可以对张端阳阳奉阴违,但是裴荻不可以。

和裴荻见礼之后,张端阳首先开口问道:

“会稽城外可有废弃的军营?”

裴荻疑惑的看了看张端阳说道:

“会稽城外确实有几座废弃的军营,不知道观察使有什么用处。”

张端阳说道:“彭城之战后,有些兵士不愿意整编到朝廷军队里,也不愿意归乡,于是要做本观察使的私兵。”

“这次上任匆忙,所以本节度使先来了浙东,这些私兵马上就到,暂时就安排他们住在废弃军营里吧。”

听说是张端阳带的私兵,裴荻松了一口气,只是安排一些私兵也没什么问题,他随口问道:

“不知道观察使有多少私兵,到时候请观察使挑选一个满意的军营。”

张端阳举起五根手指,裴荻放松的说道:“五百吗?那好说。”

“五千。”

裴荻一下子愣住了,他看着张端阳结结巴巴的说道:

“五千?私兵?”

五千还是私兵?

大唐对于私兵部曲的管理远不如后世严格,唐初的那些开国将领们豢养上千的私兵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关陇集团勋贵的势力还很强大的时候,几家勋贵拉出来的私兵就足以发动一场宫廷政变了。

不过自从勋贵势力在高宗年间被削弱之后,勋贵豢养的私兵就逐渐减少。

毕竟养私兵是要钱的啊,一千多人张嘴要吃饭,这就是一大笔钱,还要武器甲胄训练什么的,一年下来也要花很多钱。

如今能够留下来的勋贵大部分已经转成文臣,又要花钱养着这些私兵干什么,还不如养一些门客给自己写诗呢。

所以张端阳说出自己带来了五千私兵,把裴荻吓的脸都白了。

张端阳说道:

“既然是本官的私兵,他们的费用自然都是本官出,请裴太守找一件大一点的军营,这租金本官也会出的。”

裴荻哪里敢和张端阳要租金,连忙说道:

“这些军营早就已经废弃,观察使用着便是了,谈什么租金啊!”

裴荻将张端阳带到了观察使的府邸,一直等到张端阳府邸整理完毕这才拱手道别。

这时候一名玩家从张端阳身后走出来,对着张端阳说道:

“张老师,看样子浙东的官员不怎么欢迎我们啊?”

张端阳是浙东观察使,按照官场上的规矩,浙东八州的刺史都应该来迎接他。

可是除了逃无可逃的越州刺史,其余七州的刺史都没有来见张端阳。

这已经说明了浙东官场的态度了。

说话的玩家是罗云,当日张端阳在彭城练兵缺粮食,在扬州做粮食生意的罗云就变卖家产,全部换成了粮食送到彭城,支援张端阳编练新军。

这次战后论功,罗云也被列入名单上,被朝廷也授予了浙东盐铁使的职位。

不过浙东的盐院都在江淮盐铁使元载的管理之下,罗云这个盐铁使只不过是虚职,根本没有手下可以管。

不过张端阳和罗云这样的玩家并不在乎朝廷的官职,反正只要朝廷给了职位,接下来怎么发挥就要看玩家自己的表演了。

对于浙东官场的不欢迎态度,张端阳也毫不在意,他对着罗云说道:

“不用担心,过几天这些刺史就要哭着来求见我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张端阳带来的“私军”逐渐抵达会稽,会稽城百姓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军容整齐的士兵,这几天都围在太湖的码头边上,围观这些新任观察使的私兵们。

张端阳带来五千“私兵”的消息,迅速的在浙东八州传开了,果然不出张端阳的预料,在他的私兵抵达会稽城不久之后,其余七州的刺史突然齐聚到了会稽城,要求见张端阳这位新到任的观察使。

罗云为张端阳的“料事如神”感到惊讶,他忍不住问道:

“张老师,这些刺史们为什么突然变了性子?”

第六百七十三章 猖獗的走私

这七州的刺史纷纷齐聚会稽城,送上拜帖求见张端阳,但是张端阳却全无见他们的意思,只是和罗云一起浏览古会稽城的景色。

会稽是一座古城,留存的历史古迹很多,而张端阳是大学教授,史学知识丰厚,在他的讲解下,罗云也看到了会稽城中丰厚的历史古韵。

一边乘坐小舟,张端阳一边说道:

“从汉末三国开始,中原就有士族避祸江东,从那时候开始江南地区文化就开始兴起了。”

“晋代衣冠南渡之后,中原的士族几乎都搬迁到了江南,会稽作为江东重镇,也搬来了很多北方望族,也就是侨姓大族。”

罗云点点头,会稽城中的大宅不少,很多家族都在这里居住几百年的时间,比起中原文化的发源地齐鲁地区,这里的历史底蕴还显得更深厚一些。

张端阳叹息说道:

“齐鲁是百战之地,从魏晋以来,一直到大唐统一天下,这三四百年的时间就打个不停。”

“哪里像江东地区,虽然政权有更迭,但是一直都不是战争的前线,根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

罗云叹息一声,江东地区的地理优势真的是得天独厚了。

有长江和淮河的天险,几乎可以挡住大部分的北方强敌。

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甚至是明末的南明,如果不是南明内斗太厉害,想要割据东南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实在遇到打不过的,一般打到金陵也差不多就投降了。

张端阳继续说道:

“比起河北和齐鲁地区的读书人,其实大唐时期的江东读书人的心气并不高的。”

“在汉代江东地区的地位不高,基本上和蛮夷也差不多的,到了汉末孙策在江东割据的时候,能够数得上名的士人家族都没几个,所以才被手下人才济济的曹操歧视。”

“后来东晋衣冠南渡,其实把握东晋朝廷大权的,基本上还是当时的侨姓大族,比如东晋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氏一族,就是琅琊王氏迁到江东的侨族。”

“侨族和江东本地大族斗争了几百年这才逐渐融合,在这个时期江东士族的地位都不高。”

“后来到了隋代,隋炀帝在做皇子的时候曾经做过江南大总管,后来隋炀帝为了牵制关陇集团,大幅度的启用自己认识的江南士族,江南才得以进入中央政治舞台。”

“所以如今江南地区的读书人心态还是可以的,反正几百年他们也没有被重视过,科举上的歧视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罗云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河东会造反,但是江东地区一直都很安定,原来这时候的江南还不是后世的江南啊。”

张端阳点头说道:

“是的,北方文化被南方文化全面超过,那还是宋代的事情了,等到了明清时期,江南才是科举半甲天下的文化圣地,如今的江东还只是经济上发达的土大款罢了。”

罗云疑惑的问道:“那这些州刺史为什么要求着拜见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