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97章

作者:肥鸟先行

而高力士手段圆滑老谋深算,如果将他留在上皇身边,那就不容易打探到上皇周围的情报。

所以穆荣建议皇帝将高力士支出长安,这样才能方便东厂行动。

接到了穆荣的建议,李亨稍稍犹豫了一下。

当年上皇回京,李亨也是因为父子之情,又加上李隆基在蜀中干脆的退位,所以才让上皇在兴庆宫单独居住,也让高力士继续留在上皇身边伺候的。

现在看来高力士这样的人留在上皇身边,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李亨立刻下旨,说长安附近的历代帝陵在安禄山占领长安的时候多有损毁,特别是开元十七年的时候,李隆基亲自选择的陵寝泰陵,被安禄山破坏严重,所以李亨让高力士出长安巡查历代帝陵,查看损毁情况。

和秦汉重视墓葬,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帝陵不同。

大唐大部分的皇帝陵墓都是在皇帝身体不好,或者死后才开始修建的,等到修建完毕再将尸体移入帝陵中。

整个唐代历史上,生前开始修陵的,只有太宗和李隆基两个皇帝。

唐泰陵是李隆基在谒拜皇陵的时候给自己选择的陵寝,从开元年间就开始建造了。

但是在安禄山攻占长安之后,唐泰陵被破坏最严重,让上皇身边的亲信高力士去巡视泰陵,也是非常正常的。

从回銮长安之后,李隆基和李亨的关系一直很正常,今年元宵节的时候李亨还带着皇室前往兴庆宫和李隆基共渡了天伦之乐。

高力士虽然精明,但是也放松了警惕之心。

而对于泰陵损毁严重,高力士也知道这是李隆基的一份心事。

年纪大了自然更关心死后的归宿,李隆基在位的时候,泰陵是重点工程,一直修的不错。

但是现在泰陵受损,但是李隆基已经退位了,而如今前线紧张,皇帝自己的宫殿都舍不得修,自然也没有多余的钱来修泰陵了。

高力士明白泰陵是上皇的心结,接到了皇帝这个差事后,他这个一把年纪的老太监依然果断的接了下来。

宫内的情报基本上都被穆荣垄断了,而李亨和鱼朝恩穆荣微服出行的消息极为隐蔽,所以高力士也不知道皇帝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高力士向李隆基叩拜离京,李隆基看着这个伺候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仆也是颇为不舍,高力士更是几次叩首泪流满面。

高力士出京后,兴庆宫中来了几个新的伺候太监和守宫禁卫,而东市角落的酒楼也悄然换了老板,顶楼之中日夜有人观察花萼楼的动静。

对于小穆子的能干,皇帝非常的满意,不仅仅提高了他的品级,还让他在御书房内行走,可以近身伺候皇帝。

一时之间,东厂超越了长安前三大的组织,成了长安城内最炽手可热的玩家组织。

长安玩家论坛版块上,几乎都是赞颂穆公公牛逼的帖子。

比起东厂成立这种容易让玩家讨论的话题,辽东军在范阳的进展颇有些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意味。

从占领唐山之后,尉迟信一边土改,一边从唐山往涿郡方向包围。

在土改得到了百姓支持,河东战场推进顺利之后,尉迟信总算是对战争和政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战争和政治关系联系之紧密,西方所推崇的职业军官,在实践中不过是美好的梦想罢了。

完全不关心政治的军人是不存在的,不处理好政治问题,只靠军事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在处理好了范阳土地关系之后,辽东军的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

如果尉迟信愿意,只需要一个月后就能攻打涿郡城,掌控这个范阳的政治经济中心。

不过考虑到涿郡城内田承嗣的守军,尉迟信和秦川商议,还是认为不能打的太快,万一田承畴见势不妙逃向了太原,那么接下来的太原就不好打了。

尉迟信和秦川还是觉得,应该仿效平津战役的战略,要将涿郡的守军困在涿郡,不能让田承嗣逃回太原!

涿郡东北方向的两个县城,蓟县和平谷,这里是攻打涿郡的门户。

但是比这两个县更重要的,是需要切断涿郡守军撤往河东太原的退路,在范阳消灭田承嗣这支范阳精兵!

第六百三十二章 动荡的战局

越是看地图,尉迟信越是感慨伟人的战略眼光。

当年傅作义占北平,伟人也是先打切断北平守军的退路,然后再打天津,最后促成了北平和平光复。

如果尉迟信遇到的问题和伟人当年一样,那就是要猛虎下山,将范阳的守军消灭在范阳,为以后得行动扫除障碍。

既然有作业可以抄,那尉迟信自然就不客气了。

要切断涿州和太原之间的要道,那就要先占领涿州以西的四平。

四平市勾连了漠东、华北和晋中的关键地区,只要占领四平,就切断了涿郡田承嗣的退路。

如今四平还没有筑城,还只是一个小村落。

尉迟信立刻命令通辽城中的预备玩家和新训练完成的土著士兵立刻南下,从漠东出发,立刻在四平筑造简易的城寨,堵住涿郡守军西逃的通道。

田承嗣最近很烦。

范阳是史朝义的老巢,在史朝义南征的时候,将涿郡托付给他,让他一定要保证后方的安稳。

可没想到史朝义刚刚南下淄州,辽东的唐军就打了过来。

原本田承嗣并不认为这点唐军能有有什么风浪,只是调集了范阳北部几个城的大军,囤驻在唐山抵御唐军。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唐山的守军实在是崩溃的太快了,被南下的唐军一战而溃,而唐军迅速占领了唐山。

这时候田承嗣依然不担心,唐山地区的士绅豪强都是支持史家的,唐军只有这点人数,想要吃下这片地区,恐怕要等到几个月以后了。

那时候说不定少主已经扫荡了中原,带领大军返回范阳了。

田承嗣为了安全起见,将范阳西部的兵力集中在了涿州城内,又派遣得力手下去联络唐山的士绅,让他们拖住这支平卢来的唐军。

可是结果又大大出乎了田承嗣的意料外,唐军每到一个地方,真正的将当地豪强杀绝,就算是归顺也强制迁往辽东,将整个唐山附近犁了一遍!

田承嗣惊呆了,这些唐军难道不知道基层都要靠这些豪强大族才能运转吗?他们将这些豪强大族都连根拔起,还能管理好地方吗?

要知道能够活到今天的北地汉人大族,那可都是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他们的根蔓渗透入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北地从三国默契的公孙瓒,到曹魏司马氏,统治者就换个不停。

五胡乱华之后,整个河北地区更是经常易主,而且换的都是些吃人的魔王,癫狂的国主。

南北朝四百年的风雨,都没有将北地汉人家族杀绝,一直等到大唐建立后北疆安定,北地大族又繁盛的发展了百年。

这些北地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历任这么多的统治者,主要原因还是这个时代要依靠豪强大族来管理地方。

这些豪强大族深入地方,而大唐一个县的官吏才有几个?还都要集中在县城里,这些豪强地主就是大唐的毛细血管,没有他们就没办法收税、征兵,如果刚上任的县官是个愣头青,得罪了本地所有的豪强,还有可能闹出乱子来。

无论是安禄山还是史思明,在统治河东的时候都给了这些家族优待,他们的优秀子弟进入河东的官府和军中,这些长期被大唐统治者歧视的河东士卒们,才是安禄山叛乱最大的投资人,也是后来中晚唐时期河朔三镇长期藩镇割据,游离在大唐统治之外的根本原因。

田承嗣实在是没想到,这南下的唐军竟然能做的这么绝,这下子田承嗣反而笑了,如果他们招抚士卒,慢慢安定唐山人心,田承嗣反而要担忧,看到对方如此鲁莽,田承嗣就放心多了。

而且唐军喊出来的“均田地”的口号,实在是太刺耳了,刺耳到都不想要田承嗣去号召,范阳的豪强大族就主动带着私兵来投,请求田承嗣速度平定唐山的唐军。

可是接下来的进展,就大大出乎田承畴的意料。

唐山附近豪强大族的反抗没有什么效果,唐山本地的大家族全部都被平定,要么乖乖交出田产前往辽东,准备反抗的全部被唐军尽数剿灭。

那个名叫尉迟信的唐军将领,以雷霆手段将整个唐山的士族连根拔起,还将附近士族组织的联军全部击溃,将唐山周围的州县全部纳入到了唐军的控制范围内。

这下子田承嗣恐惧了,虽然涿州城内还有两万多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无法给他安全感,唐山城是一座要塞城市,坚固程度不亚于涿州城,还不是被尉迟信轻松拿下了?

田承嗣立刻向淄州的史朝义报告了范阳的情况,然后开始了在涿州附近坚壁清野,防御唐军的进攻。

在淄州的史朝义同样很烦。

昨天他听到消息,父亲史思明已经击破河阴守军,兵临洛阳城下,据说弟弟史朝清表现出众,亲率大军攻打洛阳城门,甚至一度快要击破洛阳北门。

虽然大唐的洛阳留守张巡亲自督战,将史朝清的突袭击溃。

但是此战依然让史朝清在河东军中留下了勇武的名声,如今很多史朝义叔伯辈的大将,都在称赞史朝清。

而自己被困在淄州半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这个南霁云简直就是一个怪物,明明青州军人数不如自己,装备不如自己,战马不如自己,兵员素质不如自己,可是偏偏在南霁云的带领下,这个样样不如范阳军的青州军,愣是将轻骑兵骚扰突袭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让史朝义在淄州寸功未建,范阳军就被这样拖在了淄博城内。

从父亲军中的密探报来的消息,如今父亲军府中对自己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建议父亲将自己召回身边,派遣弟弟史朝清来淄州。

真是你岂有此理!自己可是史思明的嫡子,史朝清不过是史思明侧室辛夫人生下来的贱种!仰仗母亲受宠才得到史思明的宠爱,如今竟然要和自己争夺少主的地位。

就在史朝义准备全力以赴,尽快击败南霁云的时候,又收到了涿州田承嗣发来的求援信。

喊来了谋士骆悦之后,史朝义颓然说道:“参军,如今之计当如何?”

骆悦已经知道了范阳的求援的消息,但是他看完了田承嗣的求援信,才知道范阳的情况竟然如此的危急。

但是骆悦还是说道:“少帅,我们不能回去。”

史朝义死死的盯着骆悦,当日在榆关下骆悦劝说史朝义退兵,最后折损了蔡文景。

蔡文景治军森严,又是身先士卒的猛将,如果现在蔡文景还在,也不会被南霁云搞的这么狼狈。

骆悦也是叹了一口气,上次劝说史朝义退兵后,明显史朝义没之前那么信赖自己了,可是这一次的谏言他依然要说。

骆悦是落第的举子,因为家中贫寒才来河东砰砰运气,没想到被史朝义看中招募到了军中。

骆悦一直都是史朝义的谋主,他和史朝义是一荣共荣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向史朝义进谏言。

骆悦说道:“少帅,您的官职权力从何而来?”

史朝义愣了一下,虽然他想要说事士兵拥戴,范阳百姓拥立他,但是他也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他垂头说道:“是父帅给的。”

史思明在河东威望卓著,在安禄山身前是安禄山的亲密战友,安禄山死后就是河东集团中威望最高的老将。

就在安庆绪弑父篡位之后,安庆绪都不敢杀这位史叔叔,而是让他支开,让他返回河东。

史思明在安禄山手下的时候就做过范阳节度使府留后,替着安禄山管理过范阳。

如今史朝义的手下,大部分都是父亲提拔起来的故将,只要史思明一纸军令,就能收回史朝义的权力。

骆悦陈恳的说道:“范阳有失,是田承嗣的过错,少帅可是在范阳留下四万守军的,这都挡不住平卢唐军,是田承嗣无能!”

“可是攻打青州是老帅的命令,少帅久攻不下已经遭制了颇多议论了,如果现在少帅要救援范阳,又要招惹多少非议?”

骆悦这句话说完,史朝义终于想通了。

大军作战,淄州也是父帅战略的一部分。

这是出兵之前就已经定好的事情,如果史朝义完成不了,那父帅可能要换人来做。

自己这个范阳节度使不过是父帅给的,难不成还真的将范阳当做自己的老巢?

史朝义叹息一声,挡不住几千唐军,是田承嗣无能,史朝义顶多算一个用人不明。

若是现在赶回范阳,那就是违抗父帅军令了。

史朝义只觉得憋屈,他立刻对属下说道:“给本将披甲!”

穿上金灿灿的甲胄,史朝义踏步而出,这一次他带领近卫带头冲锋,终于击败了南霁云的骑兵。

南霁云虽然主力损失不大,但是辅兵损失殆尽,不得不退出淄州。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