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90章

作者:肥鸟先行

虽然私铸假钱上窦参出了问题,但是私铸假钱这个方案没啥问题,窦参在城外也搞了几个假钱工坊,朝廷也没能查抄到。

上一次捐监的钱也是窦参搞来的,李俶心中有些舍不得这名能搞钱的谋士。

不过现在李俶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也不可能冒险触怒皇帝来为窦参求情。

对于太子李俶来说,这次只是受到了惊吓,但是对于窦参来说,这次就是灭顶之灾了。

虽然没有被判处死刑,但是长流岭南基本上就是死缓了。

岭南那个地方瘴气横行,像窦参这样中原区的官员根本活不了多久,可能一次发热就要了命。

而且前往岭南的道路崎岖难行,流放的官员必须要在预定时间抵达流放地点,不然押送的护卫也都要受惩罚,很多官员撑不住就死在路上了。

更让窦参感觉到寒心的是,自己在大理寺审讯中死死咬住只有万年县城内这么一个工坊,保住了太子千万钱,但是等到时候太子和太子一系的官员,竟然一个为自己求情的都没有!

窦参站在城外,看着杨柳依依的灞桥,心中更是难舍,不过在押送护卫的催促下,窦参才不得已上路。

与此同时,春日的阳光照射下,辽东的雪原也在逐渐融化,而在融化的黑色土地上,一群百姓正在寻找着什么。

这里是距离大行城不远的地方,一名年轻的女玩家坐在火炉边上烤着火,庞举则开心的陪同着,指着一张地图说道:

“嫂子,这是给你们药厂拨的土地,就在码头不远的地方,距离鸭绿江也不远,方便取水,附近也通了道路,您看如何?”

这个女玩家正是酒泉药厂的王雪,她这一次不远万里来到辽东,为的是进行新药厂地址的考察。

不过王雪还在途中的时候,就接到了一名玩家的请求,这个玩家就是现在担任宝安县令的徐浩。

徐浩和赵晨在陇右的时候就是好友,他们是同一批进入游戏的玩家,如今赵晨是陇右的制药大亨,而徐浩则在长安参加科举,最后成了进士选官到了岭南道宝安县。

徐浩到任宝安县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热。

他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南方人,但是此时的岭南地区和后世大不一样,因为气候的原因,在徐浩到任宝安县第一天的时候,他竟然在宝安县城外看到了大量的犀牛!

徐浩向身边的县丞询问,竟然得知如今宝安县的特产,就是犀牛皮制作的犀甲和犀牛角!

如今的保安县之外,都是大片的原始雨林,徐浩来了县城每天就缩在城里,完全不敢出城。

天气恶劣也就罢了,更恶劣的是这里的环境。

其实岭南开化的时间很早,在秦末征百越的时候,赵佗就给岭南带来了中原文明。

比如宝安县的历史就能追溯到汉代,整个县内都是华夏样式的房屋建筑,这里也是纯正的华夏文化圈。

但是在岭南的森林中,还一些古越人的残留,整个岭南的特点就是汉人聚居,百越杂居的状态。

汉人很少离开城市,零星几个城市分布在岭南广袤的土地上,从秦汉到现在,整个岭南的拓荒工作都进展的不算顺利。

中原百姓宁可北上苦寒的辽东,都不愿意南下岭南,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瘴气。

其实瘴气就是热带雨林中的各种传染病的统称,但是在这个时代人的见识下,无法分辨各种发病原因,所以统一称之为瘴气。

而所有的传染病当中,疟疾是最可怕的。

疟疾这种病在古代和现代都算不上是绝症,有些人只要拉上几天肚子就能够好。

但是疟疾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能通过蚊虫传播,又能够通过饮用水传播。

普通人得了疟疾,也要大病一场,那些本来就身体弱的百姓,每次得疟疾就像是过鬼门关,抗不过去就没了。

徐浩到了宝安县不久,就感染上了疟疾,他属性面板上有了一个“疾病”的状态。

也亏得他在来宝安县之前兑换了不少体制属性,最后还是扛了过去。

徐浩发现,整个宝安县和附近州县的官员,除了他是自己主动过来的,其余基本上都是流放过来的,在官场上已经没有上升空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徐浩好几次在海岸边上看到海船,这些都是前往泉州港做贸易的海商,有时候还有海船想要在宝安县补给,却因为没有码头而放弃。

明明宝安县拥有很好的海港条件,但是一方面是本地官员懒政,另一方面宝安县的人口实在太少,无法支撑这样的工程。

看着城外大片的原始森林,徐浩只觉得痛心疾首!这些土地放在后世,那可是能买一个航母编队的啊!

但是徐浩也很清楚,现在号召大唐百姓向岭南移民,那等于让他们去送死,光是疟疾就能要了一半人的命。

于是徐浩找到了老朋友赵晨,请求他研制出一种能够治疗疟疾的药物。

徐浩的建议提醒了赵晨,治疗疟疾的药物,那肯定是能赚钱的啊!

岭南道虽然人少,但是疟疾这种病又不是只会得一次,这在热带地区可以说是稳定刚需了!

而且治疗疟疾最特效的药物,不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青蒿素!

赵晨立刻开始查看资料,查了资料后赵晨才发现,原来青蒿这种植物的分布竟然这么广泛。从东北到西南都有分布。

青蒿怕湿,又是短日照的植物,现代全国最大的青蒿产区是重庆。

不过现在的西川还没有被玩家掌控,渝州在蜀中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于是赵晨请求越王发了一个任务,请求各地玩家寻找一下青蒿。

最后的结果是庞举向越王提交了任务,在大行城附近的草地上,发现了大片野草一样的青蒿。

王雪匆匆赶来辽东,在临时实验室里提取了青蒿素之后,赵晨和王雪立刻决定在大行城建造制药工坊!

想想也正常,北方春季日照短,湿度低,不正是青蒿适宜生长的环境吗?

王雪在大行城高价收购青蒿,意外的促使了大量辽东的百姓前往大行城,促进了大行城的人口发展。

一座制药工坊能够给大行城带来岗位和税收,庞举自然是密切配合,积极配合王雪谋建制药工坊。

而王雪也看中了大行城的地理条件,这里是一座港口,制造出来的青蒿素可以一路海运南下,送到岭南地区贩卖,这可要比陆地运输的成本低多了啊。

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酒泉制药在辽东规划了一座提取青蒿素的工坊,开始制造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而另一面,徐浩也在向在长安开设保慈堂的张娟华请教,他带领百姓清理了靠近城市的雨林,又疏通了城市的下水道,在城市中建设了厕所,将饮用水和城中的污水分开,又在保安县城中普及了洗手和喝开水的卫生知识,开展了“新卫生运动”。

新卫生运动开始之后,果然宝安县内的疟疾发病显著下降,百姓对于这位新任县令更加敬畏。

新科进士,这在岭南是顶级学霸的文凭了,又带着百姓防止疟疾,这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吗?

宝安县的百姓都要为徐浩建造生祠,当然这都被徐浩阻止了。

看着远处杨帆而过的海船,徐浩只觉得钱从手中溜走了,如果能够战胜疟疾,宝安县其实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合发展,那时候能够向宝安县移民,就能将港口建设出来了。

徐浩畅想着宝安县未来的发展,被他邀请南下的玩家,此时已经快要抵达泉州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挖人和截胡

对于李福海来说,乘坐帆船是一次难得的奇特体验。

飞剪船的速度极快,但是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行驶,在没有残照物的提醒下,这点速度倒是很快就能适应。

在海上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晕船。

这次是远洋航行,所以建造这艘飞剪船的玩家苏行,也是这艘飞剪船的船长,选择在外海航行,这一次的航程要比上一次去南浦港远了很多,旅途也更加的颠簸。

刚刚上船的几天,李福海都是抱着木桶在船舱里渡过的,剧烈的颠簸让他快把胆汁都吐出来了,其他南下的玩家也和他情况差不多,整个船舱内都是一股难闻的恶臭。

等到在海上航行了一周后,李福海终于可以离开船舱,偶尔在甲板上做点事情,眺望一下大海了。

苏行正在甲板上调整风帆,李福海上来之后主动帮忙,调整好了风帆的角度。

这段时间的航海生涯,让苏行的皮肤黝黑,看起来也沧桑了不少。

这也是大唐风云的“真实”之处,长期在沙漠行走会嘴角翘皮,自然环境也会在角色身上留下痕迹。

苏行看着远处的太阳说道:“按照地图显示,我们再航行两天就要抵达扬州了。”

抵达扬州就代表旅途走了一半了,李福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不想坐船了。

去除掉现代人对于航海生活的遐想,真实的木质帆船堪比海上监牢。

因为飞剪船的船身狭窄,还需要携带淡水和一些货物,所以船舱内的空间十分狭小,所有船员都挤在一个船员舱内。

船舱内的味道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而为了能够在颠簸的海上睡着,船舱内都是吊床。

靠近三十人都挤在这个狭窄的船舱里,还要睡吊床,人均面积可能和牢房也差不多。

除此之外,一艘船上的活儿也是非常多,真的是想做都做不过来。

也幸亏这艘飞剪船是新船,没有修补船体的活儿,苏行好歹还能靠水手维持,但是前天夜里遇到大风暴,就是所有船员加乘客齐上阵,这才将主帆降下来。

等到风暴离开,又是全船的人一起费尽力气,才将主帆升上去。

在风帆时代的水手可以说是相当的苦逼了,不是吃不上饭的,没人愿意去海上卖力气。

远洋航行这件事,一直到泰坦尼克号这一类的远洋巨轮出现之前,一直都是相当痛苦的旅行,当然泰坦尼克号的乘客也很痛苦就是了。

两天后,终于看到了陆地了,所有船员都如同即将刑满释放的犯人,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远处的港口。

扬州港!如今大唐最繁华的城市,全大唐第二繁华的海港!

第一繁华的海港自然是泉州港了,但是扬州港附近依然是千帆竞渡,各种样式的船在等着入港,这繁华的景象让李福海颇为惊讶。

“不是说扬州快要打仗了吗?怎么还这么热闹?”

苏行倒是早就做好了功课说道:“就是因为要打仗了,所以扬州才继续开放港口,这些都是给扬州运送物资的商船。”

果然在海上出现一声号角声,一艘大型的大唐宝船插着龙旗,周围的小船纷纷让开航道,先让这艘船进港了。

苏行指着那艘宝船说道:“那是从泉州港来的大唐官船,是运粮的船。”

李福海惊呼道:“大唐就用海运粮食了?”

“少见多怪,大唐东南的粮食有不少都是通过泉州港海运到扬州的,然后再通过扬州从海改漕,运送到关中地区,当时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海上可是很热闹的。”

李福海看着那艘大唐官船逐渐靠岸,这样一艘大船才能运送多少粮食啊。

也幸亏扬州市舶司的主司王亚东也是玩家,在他的安排下苏行的飞剪船也没有排队,直接绕过了其余的外国商船,驶入了港口之中。

王亚东站在码头上等着苏行,等到苏行的船靠岸后,王亚东立刻拉着苏行的手说道:“苏大匠!欢迎来我们扬州指导工作!”

说着王亚东就要拉着苏行去造船厂,指导扬州市舶司的船厂建造飞剪船了。

飞剪船虽然载货量不大,但是航行速度快,适合传递消息和运送贵重的商品。

这种船曾经在十九世纪大量出现在东北亚的海上,那时候飞剪船运送的货物就是鸦片,这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惨痛的记忆。

但是这样优异性能的海船,扬州的造船工坊也在全力仿造,可是依然有几个技术上的难点难以突破。

苏行倒是也不藏私,大家都是玩家,网上也有飞剪船成套的技术图纸,他解答了工匠们的问题,又亲自示范了几个重要部件的制造方法,扬州造船工坊内的匠人立刻对这位年轻的大匠心悦诚服。

王亚东立刻给飞剪船送上了补给和淡水,又在扬州港设下酒宴,宴请全船的玩家们。

苏行被一群工匠们吹捧的心情大好,补给也需要时间,于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家酒楼是大食人开的,大家来尝一尝大食的风味!”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