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48章

作者:肥鸟先行

新罗国是以血脉为基石建立的国家,在部落联盟时期就最强大的三个部族。

朴、金、昔三姓是新罗统治集团中最大的贵族,不但可世袭王位,还独占整个官僚体系,拥有无上权力。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

而圣骨贵族和其他大贵族通婚的子弟,称之为“真骨”贵族,虽然也能拥有极高的权力,但是却被圣骨贵族认为是玷污了血脉的杂血,在政治上给予歧视。

圣骨真骨之下,还有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三种阶级,比如安熙予所在的安家就是六头品的贵族,次于真骨贵族。

不过在大唐初年,真骨贵族金春秋登上新罗王位。

金春秋本来是新罗重臣,官至执政,并出使过高句丽、倭国、唐朝,推进亲唐外交路线,在国内展开唐化运动。

金春秋协助大唐击破百济,是统一了半岛的新罗君主,终结了圣骨贵族继承王位的传统,从此新罗朝廷中真骨贵族超越圣骨贵族,成为新罗的掌权派。

但是不甘心权力落入真骨贵族手里的圣骨贵族们,在金城和新上台的真骨贵族们争权夺利,爆发了很多冲突。

真骨和圣骨争夺的是最高的权力宝座,那么新罗本土贵族和安熙予这样的遣唐派争夺的是新罗朝廷内的职位。

金春秋推行唐化改革,向大唐派遣了很多的遣唐使。

这些遣唐使向大唐进贡后,往往可以留在大唐学习一段时间。

到了金春秋执政后期,新罗甚至有意识的向大唐派遣留学生,专门学习大唐的典章制度。

这些遣唐使学成归来之后,可以进入新罗朝廷担任重要的职位,推动新罗的唐化改革。

不过随着遣唐使越来越多,也引起了保守派贵族的不满。

原本新罗小朝廷中的那些官职,都是被真骨贵族和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的贵族们把持的。

而新罗王为了压制这些贵族,往往会派遣这些大家族中的次子,或者干脆是寒门的子弟前往大唐学习。

这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和寒门子弟进入小朝廷,影响了到了贵族的利益,各种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

如今新罗王金宪英继位后,更是向大唐派遣了几十批遣唐使,这也都让知唐派和反唐派的斗争更激烈。

而这些上层的斗争的根源,除了争夺在新罗朝堂的话语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地。

金春秋也学习隋唐实行了授田制,在前几任新罗王手里,授田制度增加了新罗王在国内的威信,将新罗原本松散的部落联盟政体推进到了封建君主政体。

但是在百济、高句丽相继灭亡后,新罗再也没办法扩张国土了,而百姓越来越多,授田制度也和大唐一样难以为继了。

而新罗原本的贵族势力就强大,授田制度崩坏之后造成的后果要比大唐严重的多。

地方豪强不断通过授田坐大,曾经通过授田制度集中的君权再次削弱,地方实力派也开始崛起。

安熙予虽然不可能明白为什么授田制度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但是他也很快抓住了关键,如果新罗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那么国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新罗王可以用新的土地收买人心,贵族们也可以齐心协力向外扩张,而不是窝在半岛上内耗。

为了这一切,安熙予就任北道执政后,就开始在平城练兵,准备趁着大唐内乱占领下安东的土地,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机占领下安东,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恢复高句丽的荣光。

从北道小朝廷下衙,安熙予又喊来了身边的承命郎问道:

“还没有北面的消息吗?”

承命郎就相当于大唐的秘书郎,基本上都是勋贵人家子弟担任的,其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大臣做一些文字工作。

年轻的承命郎说道:“上一次保平安的信已经收到了,不过是半个月前写的,安将军正在鸭绿江以东沿河筑城。”

安熙予皱眉说道:“为何要在鸭绿江以东筑城?唐人不是已经撤出了安东了吗?”

承命郎连忙说道:“安将军来信说大行城中依然有唐军驻守,他不敢轻易开边衅,所以只是筑城和唐军对垒。”

安熙予焦虑的问道:“唐人?大行城内还有唐人?”

没想到自己的预感竟然成真了,还没有跨过鸭绿江就遇到了唐人的阻挡,大唐虽然衰落依然不可小觑啊。

承命郎立刻说道:“安将军来信中说,大行城中只有三十余名大唐老兵,沿鸭江筑城只是为了恫吓这些唐兵,想让他们主动退走。”

安熙予对着承命郎说道:“吾儿能有这个谨慎自然是好的,不过你这就起草一封信给吾儿,切莫被唐人虚张声势吓到了,大军补给耗费颇大,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战果,朝廷中的反对声起来了,为父也要压不住了。”

说完安熙予披上了狐皮大衣说道:“走,去南浦看一看?”

“执政,现在去吗?”

南浦虽然距离平城不远,但是乘坐马车也要半天时间,如今已经是中午了,到了南浦怕是已经天黑了。

南浦港口也是安熙予上任北道之后的重点工程。

新罗船多,但是港口都集中在南方。

平城和金城的往来,依然需要依靠陆上道路,这样消息传递和物资运输是非常缓慢的,也加深了北道地区偏远的感觉。

为了让北道和新罗朝廷联系更紧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才前往北道,安熙予主持修建了南浦港口,并且搜罗了一批造船匠来到了南浦。

安熙予乘坐牛车,沿着坑洼的道路到来了南浦,此时天色已经逐渐黑了。

看着日渐成规模的港口,安熙予充满了自豪,这都是他主政北道时候建设出来的,日后新罗史书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码头的民夫突然喊道:“海上有东西!”

海上有东西?

南浦码头还没有建成,不可能有南道的船只停靠啊?

现在才过正月,也不能有渔船出海捕鱼啊?

“船!是船!”

只看到一名白色风帆的快船,从海平面另一端破浪而出,直挺挺的驰向了南浦码头。

这船实在是太快了!安熙予看到这艘船竟然乘着风浪飞出,然后稳稳的落在了海浪前,竟然要比海上风浪速度都要快!

只看到这艘样貌奇特的快船腾空而起,船上的风帆这才落下,快船开始缓缓减速开始向岸边靠近。

这下子安熙予反应过来,这船是冲着南浦港来的。

“戒备!”安熙予立刻让从承命郎通知港口守军戒备,自己披着披风快步走向码头上。

这艘狭长的怪船突然升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安熙予再次倒吸一口气凉气。

大唐的旗帜!

大唐尚红,当年苏定方灭百济和高句丽的时候,红色的大唐旗帜给半岛人带来了深刻的记忆。

竟然是大唐的船!

等到飞剪船靠岸,晕晕乎乎的安守圭下了船,他已经确定这里是南蒲港,这里可是距离大行城往返需要三十天路程的南蒲港啊!飞剪船只用了半日就到了!

在惊讶过后,安守圭是深深的恐惧。

只需要半日就能从大行城到南浦,按照同行船长苏行的说法,这艘飞剪船只是最小的版本,他还能造出更大更长的飞剪船。

如果真的是那样,唐军就可以上午从大行城登船,夜里就登陆南蒲港,第二天就进攻平城!

以大唐那可怕的武器,平城给连一日都守不下来!

不仅仅是平城,若是飞剪船去仁川港,那距离新罗王都金城也不远啊!

不行,一定要劝服父亲,不能和大唐作对,要老老实实做大唐的狗!

安守圭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

只有做大唐的狗才能救新罗!

第五百六十三章 量新罗之物力

“守圭?”安熙予揉了揉眼睛,没想到从这艘怪船上下来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除了安守圭之外,几名身穿红色披风的唐人士兵也从船上跳了下来。

这时候守卫南浦的新罗士兵这才围了上来,将下船的苏行等人团团围住。

安守圭紧张唐军和新罗人再起冲突,连忙大声呼喊道:

“吾乃北道执政安熙予之子安守圭!奉大唐军令有要事求见执政!”

随着安守圭这么一喊,守军中还真的有认识他的军官,这个军官连忙约束手下,剑拔弩张的气氛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安熙予听到儿子呼喊自己的名字,连忙带着手下走过去。

“守圭?”

安守圭也没想到会直接在南浦城见到自己的父亲,他连忙喊道:“父相!”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就如同做梦一样,安守圭脑中闪过了被唐军俘虏的遭遇,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安守圭冲进到了安熙予面前,连忙跪倒说道:“父相,儿子有要事禀告!”

安熙予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连忙拉着安守圭说道:“且慢,这里人多嘴杂,等会儿再说。”

接着安熙予对身边的奉命郎说道:“找个懂汉话的翻译,给那几位大唐军爷安排歇脚的地方。”

安熙予拉着安守圭来到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安守圭这下子忍不住了,他带着哭腔说道:

“父相,我军败了!”

安熙予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是听到儿子说出这个结果,依然愣在了原地。

安守圭一五一十的将作战的经过说了一遍,重点提到了大唐火炮这可怕的武器,又描述了火炮轰垮了营寨的景象。

安熙予只觉得手脚冰凉,唐军原本就比新罗人骁勇,武器装备也先进很多。

不过这些年新罗人搜罗铁匠,发展冶铁,本来安熙予觉得新罗的武器已经能够追上大唐了。

可没想到大唐竟然拥有了大炮,这种威力巨大的新武器!

很快安熙予想到了一种更加可怕的事情,他抓住儿子的手臂说道:“你说战败是几日前的事情,那你怎么今天就到了南浦?难道是乘坐那奇怪的小船来的?”

安守圭绝望的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父相,我是今日清晨乘船,傍晚就到了南浦港。”

“什么?”

安熙予惊恐的问道。

安守圭坚定的点头说道:“千真万确啊!父相我在船上是一刻都没有闭眼,真的是朝发夕至,从大行城到南蒲港只用了半日时间!”

半日!

安熙予沉默了,其实安熙予之所以敢于试探大唐的底线,命令儿子带兵进攻安东都护府,也是仗着新罗北部的群山掩护。

当年唐灭高句丽的时候,大唐可是动用了大唐北部的兵力,也是打了好几年才彻底击溃了高句丽。

更不要说高句丽从隋朝开始就经常和中原作战,早就已经被拖垮了国力了。

可是当安守圭告诉安熙予,唐人的快船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距离平城只有几十里的南浦港,安熙予只觉得全身上下都冷到了极点。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